top of page


新歐盟如何看待美、俄、中
日前歐盟選出新的執委會主席,前任德國國防部長烏蘇拉.范德賴恩(Ursula Gertrud von der Leyen)出任這個相當於歐洲總統的職位。媒體上多以七個孩子的媽來形容烏蘇拉.范德賴恩,好像這個人除了育兒外沒啥建樹。但烏蘇拉.范德賴恩可以出線,這個發展背後的歐洲政治背景
賴怡忠
Jul 23, 2019


從一封信看華府的政策世代差異與政治氛圍
在G20川普與習近平達成貿易戰暫時不升級的共識後沒幾天,一封有近百位美國的中國研究學者聯名的公開信主張中國不是敵人,呼籲美國川普政府應改變對中政策。由於連署者多為美國中國研究界望重士林的學者專家,遍布智庫、學界,並有多位前官員在內,引發外界注目。
賴怡忠
Jul 9, 2019


法國的印太戰略與東協的徬徨──2019香格里拉對話觀察(下)
此次「香格里拉對話」除了預期的美中對抗外,東協國家的立場,以及部分歐洲強權與紐、澳等國的態度,也是觀察焦點之一。
賴怡忠
Jun 26, 2019


美中防長首度海外公開叫陣──2019香格里拉對話觀察(上)
「香格里拉對話」,現在已經成為印太地區至關重要的防務安全論壇。2019香格里拉會議結束給人的感覺卻相當特殊。簡單來說,會議主辦單位為了不讓中國感到不開心而下了不少功夫,但結果中國還是一樣很不開心。而且不僅中國不開心,中國不開心的舉動讓亞太周邊國家也跟著不舒服。
賴怡忠
Jun 25, 2019


改變東亞局勢的印度大選結果──莫迪王朝華麗出場
今年印度舉行五年一次的下議院大選,由於結果會決定這個地表最大民主國家的總理誰屬,外界對這個印度選舉的動向無不密切關注。
賴怡忠
May 28, 2019


台美關係新紀元──從《台灣關係法》到《台灣保證法》看台美關係發展
《台灣關係法》立法至今已歷四十年,與冷戰(1950─1990)同壽,「一中政策」歷史更久遠,當時立法的國際與兩岸背景與今天大相逕庭,其能否應對今天的挑戰,過去一直有質疑的聲音。
賴怡忠
May 14, 2019


法國公然挑釁中國?從法艦通過台海,探討歐盟在印太戰略下角色變化的可能性
馬克宏上任後無論是其在推歐盟軍隊,或是在歐盟軍事能力建構上的「永久合作架構」(PECSO)倡議等,無論是哪種作為都引起千堆雪。當承擔歐盟一半軍事任務的英國可能脫歐而帶來更多不確定感後,形式上更弱化的歐盟會使強勢會員國的說話更大聲,當梅克爾有可能退出德國總理之際,未來幾年出現法國強
賴怡忠
Apr 29, 2019


四十年不變的《台灣關係法》,四十年應時而變的美台關係典範(下)
現在的川普政府出現了將美台關係與美中關係de-couple的變化,將美台關係從美中關係下解放出來,強調美台關係有自己的發展邏輯,是美台關係出現躍升趨勢的主要原因。當然中國改變現狀,意圖推進新的國際治理體系,挑戰自由與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也是導致美國重新估計美中與美台關係的重要原
賴怡忠
Apr 2, 2019


四十年不變的《台灣關係法》,四十年應時而變的美台關係典範(上)
《台灣關係法》本文關注的是美國(人民)與台灣人民的各種關係。坊間有人認為美國以國內法規範美台關係,因此認為美國主張台灣是美國的一部分。這實際上是誤解。首先,美國有種種規範對外(人民)關係的國內法(如《香港政策法》、《緬甸法》等),但不意味著立了這些法律就表示美國就主張其為美國的一
賴怡忠
Apr 1, 2019


歐亞大陸兩端的大國對決:從複雜變得更複雜的歐中關係
這兩個月中國與歐盟關係很熱鬧:除了18日外交部長王毅赴布魯塞爾出席歐中戰略對話,再來將有習近平在三月底去法國與義大利展開中法與中義峰會,接著李克強總理去布魯塞爾開中國─歐盟峰會,李克強之後還要繼續前往克羅埃西亞與克國開雙邊峰會,以及本年的「十六加一峰會」。由於先前傳出習近平去完歐
賴怡忠
Mar 18, 2019


美朝無協議不是世界末日
川普在記者會高唱獨角戲解釋為何沒有協議,金正恩則匆匆上車返回北朝鮮。南韓股市當時聞訊應聲大跌,中國則處於震驚狀態,日相安倍第一時間表達支持川普的決定。東北亞似乎深受衝擊,但對台灣來說,這就是現狀再多延續幾個月,不是末日來臨。
賴怡忠
Mar 4, 2019


為什麼兩岸和平協議是個假議題?
乍看之下,與中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不是可以幫兩岸和平建立更具制度性的保障,且吳敦義要簽協議的過程,還強調要根據台灣自己的法律框架約束,因此這有何不可呢?
但是台海現狀不是台灣對中國宣戰,而是中國宣稱要以武力解決與台灣的爭議。因此是中國單方面對台灣採取武力恫嚇,還以低於直接戰爭
賴怡忠
Feb 18, 2019


沿著五眼五強與CPTPP開展的印太戰略新局
CPTPP正式生效,對於現在還處於混沌階段的亞太區域自貿秩序有重要影響。本身與CPTPP有競爭關係的RCEP(全面區域經濟夥伴協定)立馬處於下風。復因東協已將重心放在東協經濟共同體(AEC)的建構,以及中國也把重點放在「一帶一路」上,RCEP因此更處於下風。
這些變化,導致日本
賴怡忠
Jan 22, 2019


習五條向維持現狀宣戰、2019美中印太對決在台灣
但同樣的,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傷,也讓中國先前營造的高科技大國泡沫被戳破。美國對中姿態沒有最硬只有更硬,美國還積極策動其盟邦採取對中制約作為,即便川普上台後美國與盟邦關係不睦,但大家在對中立場上卻異常的一致。加上美國支援台灣的力道日益加強,如果不積極有所動作,台灣勢
賴怡忠
Jan 7, 2019


2019─台灣的國際機會高於中國風險
相較於中國公開認定此次選舉顯示北京已掌握對台主動權的態度相比,未來的區域局勢與美中關係都對中國相當不利。由於中國的做事慣性就是柿子挑軟的吃,因此一個感覺對中示弱的台灣,是很容易被中國找來進一步霸凌。這是因為中國霸凌不了別人只能拿台灣出氣,同時他也相信(基於台灣的自制)霸凌台灣不會
賴怡忠
Dec 26,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