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小笠原欣幸

解讀台灣九合一選舉(上)

▋作者前言:

本文原刊於日本PHP出版社的《Voice》雜誌2019年2月号(1月10日出版)。原作主要是為日本讀者解釋台灣的地方選舉,對台灣讀者來說或許略為顯淺,敬請理解海涵。


台灣選舉聚焦議題複雜


「蔡英文政府的敗由自取!」――2018年11月24日舉行投開票的台灣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總結而言,可以用這句話一語道盡。2018九合一地方選舉在台灣全體22縣市同時舉行,這次的大選不只是台灣每四年決定地方政治的選舉,更是具有推動台灣政治本身的重大意義。


下次的總統大選預定在明年2020年1月投票,但是台灣的選舉活動通常很早就開跑。今年2019年春天左右,就會開始運作總統競選活動。從九合一選舉開始,到總統大選之間只有很短的時間,一旦敗選的話,不只難以重新站穩,而且總統大選崩盤的可能性很高。因此,與其說九合一選舉是總統大選的「前哨戰」,毋寧稱之為「前半戰」,更加符合實際狀況。


在如此「非常重大的選舉」中,蔡英文所率領的民進黨吞下了慘敗。以縣市長選舉來看,22縣市中現有的13縣市對半減少為只剩6縣市。相對地,國民黨則從6縣市躍升為15縣市,增加了一倍以上。而無黨籍縣市長則從3縣市減少為1市。台灣全體縣市合計總得票率為:民進黨39.2%、國民黨48.8%、無黨籍及其他12.0%。民進黨和國民黨竟然差了將近10個百分點。


2018年大選民進黨吞下了慘敗。圖為開票結果出爐後,總統既黨主席蔡英文率領選務核心發表談話,並宣佈辭去黨主席一職。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民進黨陷入苦戰,這是選戰前該黨自己就預料到的。但是,這次卻遠遠是壓倒性的大敗。國民黨就地方而言,可說是一口氣恢復了過往的勢力。距離2016年歷史性的選舉,也只不過是經過了兩年半,這可以說是台灣政治出現了重大的關鍵轉折契機。


但是,如果要說是國民黨自2016年敗選開始,做出了什麼重大的變革?也不是如此。這次的選舉結果,與其說是國民黨的勝利,毋寧應該說是「蔡政府的敗由自取」。民進黨至今依然震驚於被台灣社會潮流所甩棄的茫然之中。


那麼,民進黨為什麼會大敗呢?日本國內的一些報導中,提出了「蔡英文是因為無法對中國的威脅採取有效的對策,因此才落敗」的論調,認為就是因為對中國「姿態軟弱」,所以失去了台灣獨立派民眾的支持。或是說,由於蔡政府對改革的躊躇猶豫,失去了年輕人的支持,也有出現這樣的說法。


這樣的見解,以選舉結果分析來說並不正確。觀察台灣的各種民意調查的話可知,主張台灣獨立的「台灣民族主義者」只佔全體選民的二至三成。另一方面,主張與中國統一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則只有一至二成。也就是說,兩者合計根本遠不及半數,有六成民眾是中間派、主張維持現狀。即便如此,日本對於台灣的認識,無論如何卻依然停留在「獨立vs.統一」的框架下,因為這樣的說明比較容易理解。


當筆者被要求解釋台灣情勢時,提及「在台灣主張維持現狀的中間選民其實才是多數喔」,感到驚訝的日本人卻也並不少。就日本而言,要能掌握台灣民眾心理的微妙之處相當困難,或許是因為日本所關心的,不論如何還是被引導到以大國中國為主這樣的背景吧。


在台灣,認為自立自主的台灣主體性最為重要的人存在,那麼認為應該拉近和中國的距離並且致力於經濟繁榮的人也所在多有。再來,當然也有人在這兩種立場之間擺盪不定。重視民生議題,這對民主主義來說是極為自然的事情。


儘管有明確的統獨兩派存在,但在台灣,主張維持現狀的選民居多,在主權自立與親中發展兩種立場之間搖擺不定者也大有人在。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隨著政治以及國際情勢的變化,最重要的莫過於是根基於現在自己的生活上,時時去加以判斷衡量:「果然是和中國保持距離比較好~」「喔不,為了經濟發展,兩岸關係非常重要~」,這就是所謂中間選民的維持現狀派。他們戀戀不忘展現出對台灣有愛、抱持著溫和的「台灣認同」,但是又時時煩惱著「台灣自主」與「經濟繁榮」兩方如何平衡的難局中。


當然,選舉的聚焦議題並不只有在台灣和中國的關係。民進黨大敗,可以說是「選舉戰略失敗」、「蔡政府的施政不得民心」與「在台灣政治中民進黨的定位」等短、中、長期三大問題錯綜複雜所交織而成的結果。


僅僅兩個月民進黨戰線崩壞


說到選戰的過程,一直到去年(2018年)初為止,還是民進黨占有優勢。雖然蔡政府的滿意度已經持續低迷中,但是國民黨也沒什麼引人注目的敗部復活表現。整體觀察來說,民進黨現任的縣市長與代表民進黨的候選人,較之國民黨而言更為強勢。


局勢翻轉的時間點是在六月,從民進黨決定對抗台北市現任市長柯文哲,自行推出台北市長參選人開始。四年前,民進黨提攜支持無黨籍的柯文哲,台灣民眾對於「新政治」抱持著期望。但之後民進黨與柯文哲決裂,民進黨轉身揮刀向柯文哲砍去,批判其猶如為「中共同路人」。這個結果,造成支持柯文哲的中間選民背離民進黨。但是,國民黨在那個時候也還沒有匯聚令人期待的人氣。一直到八月為止的階段,看起來是非藍非綠的柯文哲獨秀之「無黨籍風潮」時期。


時序到了九月,選舉情勢激烈轉變。蔡政府定位這次的九合一選舉為「是否支持改革的選舉」,開始了大規模的選舉造勢活動,而這正是決定性的「選舉戰略失敗」。與此同時加上後面會論述到的「韓國瑜現象」,民進黨的選情就如跌落山坡一般持續急轉直下。


為什麼打著「這是場支持改革與否的選舉」名號是下了一手壞棋呢?其背後有民進黨大敗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蔡政府施政不得民心」的問題。


蔡政府持續一一進行著年金改革、勞基法改革、廢核電、轉型正義等各種重要改革。此外,蔡政府也展現出全力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態度。雖然這個理念在國外獲得較高的評價,但卻在最關鍵要緊的台灣社會中出現各種強烈的反對聲浪。


台灣選民期待蔡政府能致力於經濟政策、打破馬英九執政時期的「停滯感」。但是,蔡政府卻給人一種只持續熱中於政治議題的感覺。台灣經濟在2018年的成長率為2.6%上下,絕對可以說是不壞。但是,正如同民進黨在馬英九時代批判主張「一般民眾的所得沒有成長」一樣,國民黨也攻擊:「就算蔡政府上台了,生活也一樣沒有變好」,漸漸地「台灣景氣很差」的感覺就逐步擴散了。對於蔡政府期待越高的民眾,失望也就越大。


蔡英文上任後推動多項改革,但並未打破經濟的停滯感,又在不少議題上遭遇反對,遂給人一種只持續熱中於政治議題的感覺。圖為去年11月公投投票日前,反同團體在高雄的集會。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在這種情況下,蔡政府硬是要把改革的大是大非作為選戰對決的焦點。已經知道結果的我們,很容易下如此之評斷:「本來改革就很難得到充分的支持了,為什麼會下這步棋呢?」但是,當時的蔡英文卻是考量到:「自己是因為以改革為政見當選總統的。如果能充分地說明具體的成果與改革計畫的話,選民應該能夠理解的。」這和目前法國陷入困境的馬克宏(Emmanuel Jean-Michel Frédéric Macron)政府的狀況相同。馬克宏也是以改革為名備受期待、因而上任的總統,但是在推動改革伴隨著苦痛的同時,受到了極大的反彈。


這時候發生了就連在日本也大加報導的「韓國瑜現象」。這次,韓國瑜出馬角逐高雄市市長並當選了。眾所周知,高雄市是台灣第二重要的都市,也是民進黨的根據地,國民黨市長候選人在高雄勝選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韓國瑜痛批民進黨執政下的「高雄又老又窮」,在網路上吹起了「韓流」旋風。就這樣產生的「韓國瑜現象」,刺激了對民進黨潛在的反感,無處可去的中間選民選擇了支持國民黨敗部復活。然後,所產生的副作用就是:柯文哲所代表的「無黨派風潮」的支持也隨之到頂不再成長。


各縣市存在著種種在地的地方議題。儘管如此,蔡政府還是由上而下、強行決定將「支持改革與否」作為這次選戰的焦點,此舉等同於將對改革有疑慮的中間選民趕到反對方去。如果是「狡猾聰明」的政治家的話,才不會在選舉期間去碰觸評價不好的改革政績,應該是先選贏地方選舉,再來藉此宣示「我們的政府和改革得到人民信任」吧?蔡英文作為政治家也太正直了些。


在此,筆者想要提出來的是,民進黨大敗的第三個原因,就是「在台灣政治中民進黨的定位」這個長期以來的問題。


民進黨原本就是對抗威權體制的「反體制」政黨,但是不管是地方、還是中央都已經是成為握有權力的「當權派」(Establishment)了,因此一直高舉著對過去民主化居功厥偉的大旗,也造成了反感。但是,民進黨這樣的自覺卻相當薄弱。民進黨於2016年不管是總統大位,或是國會過半數,均已在其掌握之中。實現到達了「完全執政」的那個時點,卻只是深信「我方的主張、政策完全受到信任」,對於各種改革的議題,並沒有進行充分地說明,就強勢地推動。韓國瑜等國民黨候選人就針對這一點,廣泛地散佈「民進黨非常粗暴」的印象。


更糟的是,選舉情勢越惡化,蔡英文益發進一步加碼「改革不能停」的選戰主調。因此,民進黨各個候選人的選舉情勢持續陷入了泥淖。到了選戰後期的民進黨候選人造勢集會上,最後登場的蔡英文總統演說一開始,台下坐的支持者陸續起身出場。民調結果顯示,台中市與高雄市等民進黨最初領先的縣市中,民進黨候選人的支持率都被國民黨候選人超越。民進黨的大敗,正是九月中旬開始的這兩個月攻防所決定的。


蔡英文總統領導下的民進黨中央,無視改革推動過程中產生的疑慮,將「支持改革與否」作為這次選戰的焦點,面對局勢的惡化,更加持續強化此主調,導致9月以後,原先領先的台中、高雄等地,民調皆被國民黨超越。圖為11月蔡總統偕同前市長林佳龍參訪花博后里森林園區。圖片來源:總統府flickr(CC BY 2.0)



作者小笠原欣幸(OGASAWARA, Yoshiyuki),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兩岸關係研究小組成員。


譯者鄭凱榕,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副主任、《思想坦克》副總編輯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