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光復高雄」針對的是韓國瑜們
經歷一年多的努力,高雄終於迎來六月六號的罷免投票日,回顧一年多以來,高雄人所經歷的,是當初投票給韓國瑜,皆始料未及的。
如果要問高雄人,韓國瑜應該被罷免的原因,一百個人,有一百零一種答案。
許多人不解,如此荒誕的政治人物,當初究竟是如何坐上高雄市長一位的呢?
筆者認為,
黃柏翔
Jun 4, 2020


給下一位高雄市長的忠告
為了反制罷韓,日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支持者們據稱「自發性」地購買室內各公車站牌廣告空間,刊登韓國瑜擔任市長的種種政績美談。其中一幅刊登張韓市長於下水道視察清淤英姿,並讚揚有清廉好市長韓國瑜「高雄不淹水」的廣告,最近尤其備受關注。
廣域直轄市「不淹水」,只是畫虎濫
如所周知,受到
羅承宗
Jun 2, 2020


罷免韓國瑜─防衛民主的新典範
罷免並不是與選舉對稱共存的權利,罷免制度的出現遠早於選舉制度。早在兩千五百年前的雅典,便有稱為Ostracism的制度。雅典公民在約定的時候來到投票所,檢起事先準備好的陶片,在上面寫下他認為有害雅典的政治人物名字,不記名投入木桶。統計之後若某名字超過一定門檻,這個人必須離開城邦,
李中志
Jun 1, 2020


韓國瑜罷免案,哪些投票所換了?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剩下十天,如今也無法討論民調結果。但也就在這幾天,高雄市民開始收到了投票通知單,許多人也發現了自己的投票所跟四個月前的總統選舉不一樣。才過四個月,為何投票所不一樣?又有那些地方不一樣呢?有沒有特殊的脈絡可循?
先從總數來看,2020總統選舉在高雄市的投票所共
王宏恩
May 28, 2020


張宇韶/韓國瑜透過「兩手策略」,挑戰罷韓群眾的底線
韓國瑜在祭出韓粉「以監票取代投票」的主張後,其背後的政治算計已經昭然若揭,就是在「非友即敵」的二元對立邏輯下,初步造成區別對待、和戰兩手與軟硬兼施的操作基礎。這種複製中共統戰的策略,其實就是挑戰人性的恐懼與軟弱面。
鳴人堂
May 23, 2020


韓國瑜罷免案會過關嗎?
韓國瑜罷免案即將在二十幾天內投票,最近也看到罷韓團體各種打帶跑,而韓市長動用行政資源到處滅火的光景。依據中選會規定,要罷韓成功,需要至少同意票佔全體選民25%以上,而且贊成要比反對多,才會過關,有兩大門檻。
過去兩個比較著名的罷免案,蔡正元案是門檻還有50%,而最後投票率接近2
王宏恩
May 14, 2020


「韓國瑜們」的五月焦慮
距6月6日罷韓投票,僅剩1個月光景。對於高雄市長以降的局處首長、機要約聘來說,這場罷免乃攸關薪水與前途的終極之戰。尤其局勢演變至此,罷韓呼聲呈現越形高漲趨勢,「韓國瑜們」的焦慮,可想而知。
總統大選甫於1月落幕。「總統未遂」的韓國瑜,理論上應該把握黃金時間來修復與高雄市民間的緊
羅承宗
May 5, 2020


用三小動作反罷免,韓國瑜徹底激怒高雄人
第二階段連署突破55萬,可說是創下台灣地方自治史紀錄的高雄市長罷免案,在高雄市政府最新的小動作干擾下,再一次引發高雄市民的怒火。
張博洋
Mar 29, 2020


台灣有這樣的政客和藝人,哪裡還需要武漢病毒?
防疫如作戰,對任何一種傳染病與病毒的防護都需要政治權力、空間、人員、物質與資源的部署,讓病毒失去滋長和擴散的環境條件。然而,正當台灣舉全國之力對抗武漢肺炎的重大時刻,一些政治人物和藝人偏離現實的言行若不是刻意阻撓防疫作戰,也都打擊了台灣集體意識和士氣,令人感慨台灣有這樣的政客和藝
黃涵榆
Feb 5, 2020


政黨都是輸家,人民有智慧──2020大選雜感(上)
這次大選,國民黨表面上看來沒輸,民進黨某個角度甚至還獲得超乎預期的勝利,但在我看來,兩黨都輸了,都沒掌握到該大贏而未能贏的難得契機。勉強能算贏的,大概只有柯P。而真正的贏家,則是有幸蒙天眷顧,但本身也充滿智慧與能動性的台灣人民。
湯志傑
Jan 19, 2020


韓粉父母無助會:長期默許家暴後的兒女出櫃潮
電影《陽光普照》裡有一個考生,明明考上醫科,卻因為不是第一志願就不念,寧願進補習班重考一年。太奢侈了吧。他在補習班很有名,長得體面,個性體貼,這種天之驕子應該沒有煩惱吧。前途似錦等著當醫生,也交了知心女友。家裡因為弟弟砍人坐牢,搞得爸媽很煩,只有他還是很沉穩,除了有一次在課堂上走
盧郁佳
Jan 19, 2020


吳介聲/松田康博評台灣大選:習近平失策、民進黨靈活應變
台灣2020大選吸引全球關注,蔡英文總統成功高票連任的脈絡與意義,成為國內外許多專家評析的主題。在諸多評析中,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的一場專訪,從台灣民主發展脈絡以及美中台局勢變化,務實剖析習近平之失策,相當值得參考。
鳴人堂
Jan 18, 2020


林運鴻/一字不提國民黨?從敗選感言看韓、蔡的「政治修辭學」
這兩位歷練與氣質均南轅北轍的政治領袖,看來在台灣政壇上,都還要活躍好一段日子。從民主深化的角度,除了我們已見證韓蔡各自春風得意的競選時刻,也該回憶他們選擇怎樣的態度與發言,去面對失落低潮的政治難關。
因此,2020年韓國瑜的敗選感言,以及2012年小英首次競選總統失利後所發表的
鳴人堂
Jan 18, 2020


引信暫時拆解,但到處仍是火藥──2020台灣大選觀察
韓國瑜的經濟政策是在兩岸架構下開展。從加入RCEP、與中國的貨貿與服貿協議,到農產品銷售大陸以及自由貿易經濟特區,都是以中國為主要經濟合作對象。儘管韓國瑜也提及CPTPP,但是不像蔡英文將重心放在CPTPP、與美國簽訂FTA以及南向政策等,更強調鑲嵌在美國為主的國際經濟秩序。
沈榮欽
Jan 15, 2020


2020選後雜談─韓國瑜崛起帶給台灣的反思
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果揭曉,蔡英文總統以史上最高票成功連任,民進黨雖然在立法院席次減少7席,仍保住過半多數地位,而且許多艱困甚至原被視作「不可能贏」的選區,都意外獲勝,頗有斬獲;韓國瑜市長則是在多處嚐到敗仗,更在自己主場高雄市「崩盤」......
楊虔豪
Jan 15,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