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監院提名如下棋,不是只看一子而已
監察院正副院長及監察委員提名案,因副院長人選黃健庭引發爭議,黃健庭主動退出提名,而委員提名人選陳伸賢及陳景峻等人資格也部分遭到質疑,故陳伸賢也主動退出。此一政治風波可大可小,小的部分可以說只是溝通及權力分配問題,但長遠來看,卻是凸顯了民進黨「部落聯盟」本質上的困境,若提名案...
江昺崙
Jun 28, 2020

給「報復式罷免」玩家的入門指南
關於罷免,原本以為隨著本月6日高雄市長韓國瑜遭93萬票罷免事件後,會在迅速滾動的新聞洪流裡消逝。豈料部分支持韓國瑜前市長的人士揚言發起所謂「報復性罷免」或「複製式罷免」。
根據報載被點名鎖定的民意代表包括:高雄市議員黃捷、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台北市議員梁文傑,立委陳柏惟…等,且名
羅承宗
Jun 16, 2020


高雄人的「氣口」
2020 年 6 月 6 日,台灣人宣告兩波積極防疫行動告一段落,開始進入「防疫新生活」階段:一是已在全世界造成 700 萬人感染、40 萬人死亡、難以計算的經濟損失的武漢肺炎,另一則是 2018 年夏末起,橫掃島嶼南北的「韓流」。高雄人以跌破所有人眼鏡的近 94 萬超高票數,通
劉燕玉
Jun 15, 2020


給下一位高雄市長的忠告
為了反制罷韓,日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支持者們據稱「自發性」地購買室內各公車站牌廣告空間,刊登韓國瑜擔任市長的種種政績美談。其中一幅刊登張韓市長於下水道視察清淤英姿,並讚揚有清廉好市長韓國瑜「高雄不淹水」的廣告,最近尤其備受關注。
廣域直轄市「不淹水」,只是畫虎濫
如所周知,受到
羅承宗
Jun 2, 2020


為了香港,回家罷韓
去年開始,香港爆發一連串大規模反送中運動,港警在多場示威活動拘捕超過9000人,並有數百人被控暴動罪,只因為上街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直到五月,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壓倒性通過《全國人大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簡稱港版《國安法》);香
鳳山人
Jun 1, 2020


張宇韶/韓國瑜透過「兩手策略」,挑戰罷韓群眾的底線
韓國瑜在祭出韓粉「以監票取代投票」的主張後,其背後的政治算計已經昭然若揭,就是在「非友即敵」的二元對立邏輯下,初步造成區別對待、和戰兩手與軟硬兼施的操作基礎。這種複製中共統戰的策略,其實就是挑戰人性的恐懼與軟弱面。
鳴人堂
May 23, 2020


用三小動作反罷免,韓國瑜徹底激怒高雄人
第二階段連署突破55萬,可說是創下台灣地方自治史紀錄的高雄市長罷免案,在高雄市政府最新的小動作干擾下,再一次引發高雄市民的怒火。
張博洋
Mar 29, 2020


罷韓的意義與江啟臣的偽善
由公民團體Wecare高雄、公民割草行動以及政黨台灣基進所共同發起的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行動,從1月29第二階段連署開跑後,法定要在3月28日前蒐集到約23萬份門檻數量,沒想到才經過短短十八天,罷韓團體在2月15日下午即宣布連署破30萬,最後比法定期限提早20天(3月9日)送件,最
張博洋
Mar 16, 2020


「光復高雄」絕不僅是高雄人的事
12月21日的高雄有些躁動,同時有罷免韓國瑜為主要訴求的「光復高雄、保衛台灣」遊行,還有另一場支持韓國瑜選總統的「高雄光榮週年慶」。
張仁瑋
Dec 27, 2019


為何會有五十萬人上街—從背景脈絡到後續看群眾心情
五十萬人走上街頭,這是繼2014年太陽花學運之後,台灣規模最大的社會運動,更令人驚訝的是,地點並非在政治中心台北,而是南方的高雄。一場以罷免市長為訴求的遊行,即使扣除外地聲援的群眾,也有高達數十萬的在地人走上街頭。這般人潮,已經不是傳統政黨動員所能成就的數字,背後蘊含的群眾心情,
大港子弟
Dec 24, 2019


當挺韓民眾與罷韓民眾在美麗島站短兵相接
我是台南人,嫁到高雄27年,2019年12月21日的高雄打破我印象中兩項紀錄:第一次在高雄街頭同時看到這麼多人;第一次在高雄出門叫計程車,打了四五家計程車公司的電話都叫不到車。
王南琦
Dec 23,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