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各自歸隊,中間緊縮──「台灣民眾黨」的可能效應
有些政治人物,開口閉口「藍綠一樣爛」。藍綠真的一樣爛嗎?即便這是真的,也未必意味著第三種顏色(譬如白色)一定會或應該崛起。因為,第三種顏色,可能跟藍綠一樣爛,或甚至比藍綠更加爛。
陸之駿
Aug 12, 2019


從心理學看「台灣民眾黨」的後續發展
細看「台灣民眾黨」的組成,除了原台北市政府的局處首長,幾乎都是非第一線的政治人物,另外在黨員組成上,除了賴祥蔚這個泛藍色彩極強的媒體人,還有林富男這位可說是兩岸旅遊代言人的韓粉,甚至還有張鈞凱這位曾因詐欺而被判刑的前議員候選人,使得台民黨從成立到現在,正面聲量一直都沒有起色。
史塔克
Aug 11, 2019


張宇韶/台灣民眾黨組黨效應:柯文哲的盤算,韓國瑜的焦慮
柯文哲積極引戰了藍綠兩黨幾星期後,隨即拋出組台灣民眾黨的議題,阿北似乎找回了媒體鎂光燈與網路聲量的主動權,再加上極具想像空間的「郭王柯」鐵三角儼然在建構中,對明年選情勢必造成衝擊與挑戰,而韓國瑜顯然首當其衝。
鳴人堂
Aug 10, 2019

台灣民眾黨的議題空間有多大?
假如統獨這議題已經站滿了,新政黨想要進入政局該怎麼辦?
一些小黨採取的策略是創造新的議題維度。在歐洲,一些小黨就是衝特定議題,例如綠黨、海盜黨等。而從柯文哲的發言來看,他也在做類似的事情。
創立新的議題維度聽起來很直覺,但實際上要執行很困難。
王宏恩
Aug 8, 2019


柯文哲正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跨越時空地設想,如果蔣渭水先生今天仍在世,他會以「不要對中國惡言相向」來回應香港人接二連三的返送中和反國家機器暴力的抗爭行動嗎?當台灣面臨中國無所不用其極的打擊台灣民主制度,壓迫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蔣渭水先生會認同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不要理他就沒事」嗎?
黃涵榆
Aug 7, 2019


想選總統,得先回答這些問題
兩岸關係的處理奠基在對國際現勢的理解,從李、扁、馬到小英政府,有關兩岸政策的判斷是基於這個理解。即使有所出入,也往往是因為對國際現勢或是何謂應持守的台灣價值,在判斷上有出入。而韓國瑜和柯文哲呢?
賴怡忠
Aug 6, 2019


一個蔣渭水,多方表述
儘管蔣渭水的早逝,讓他無論在政治和思想各方面論述都還來不及完全成熟、定型,致使身後留下許多分歧的模糊空間猶待後人詮釋,但我們仍然可從蔣渭水當年幾個較為鮮明的言論主張,用來檢視今日柯文哲在不久前的一些言行表現......
李志銘
Aug 4, 2019


「保衛中華民國」保衛了誰?──國民黨的種族歧視罪行
韓國瑜代表國民黨競選總統的口號是「保衛中華民國」,指民進黨執政等於改國號實質獨立,等於亡國,而國民黨是保衛現狀獨立的。這句國民黨數十年來的競選口號,定義了中華民國的敵人是民進黨,不是共產黨。
盧郁佳
Aug 4, 2019


別把台灣歷史當成選票提款機?
2008年馬英九在競選總統時在國民黨黨部高掛李友邦、莫那魯道與蔣渭水的圖像,目的不外乎是想要延續戰後國民黨歷史教育的遺緒、收割民族抗日史觀的遺產,而無視三位「台灣人」在歷史中所具備的豐饒樣貌。然而,台灣歷史是否只能成為政治人物的選票提款機?或者說,政治人物對於台灣歷史是否應該有更
藍士博
Aug 1, 2019


老人一團亂,信心在青年
8月1日,早上柯文哲證實組黨,黨員有誰還不知道,要不要參選總統九月上旬公布,倒是先嗆了這個黨名創造者的後代。這個宣布炸開了原先只有要不要支持蔡英文的這個第三勢力難題。柯文哲的台灣民眾黨成了容納各種可能性的新出處,對於黃國昌、郭台銘、王金平接下來的動向猜測通通被納入這裡變出各種組合
嚴婉玲
Aug 1, 2019


柯文哲醫師,分不清補品和毒藥?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近日的媒體專訪中,暗批蔡英文為了選舉升高兩岸對立,「若惹毛中國切斷紅色供應鏈,台灣撐的住嗎?」
這番有如國台辦例行性恐嚇台灣的質問,不僅再次昭示了柯文哲白裡透紅的意識形態,也暴露了柯文哲不只國安方面無法令人放心,面對經濟問題的態度也是令人搖頭。
張博洋
Jul 21, 2019


從賽局回推柯文哲幕僚的宣傳文
在國民黨即將舉行總統黨內初選民調的前幾日,PTT論壇上橫空出世了一篇柯文哲幕僚的文章,宣稱自己找了朋友做了四次民調,根據自己的民調結果計算,要求大家不要反串、不要在初選讓韓國瑜出線。這篇文章在炒作整天後就刪除了。
王宏恩
Jul 11, 2019


展望臺灣新民族主義
美國媒體《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於六月二十六日刊登〈中國網軍拉抬臺灣爆紅候選人聲勢〉(Chinese Cyber-Operatives Boosted Taiwan’s Insurgent Candidate)一文,詳實呈現相關事證,指稱中國網軍在去年臺灣大選
黃涵榆
Jul 10, 2019


柯文哲的魄力,只剩傲慢的幹話
香港人為了反對逃犯條例修正案,在酷熱的六月天接連百萬與兩百萬人上街頭抗議。與此同時,臺灣的首都市長柯文哲以類似「不需要對中國惡言相向」、「不會因為一點小風小浪改變立場」、「統戰在中國很正常,在台灣被污名化」做為回應。
黃涵榆
Jun 23, 2019


蔡英文的敵人不在南高雄
這陣子常常造勢的韓粉讓人注意,也引諸多方家分析。但在我看,韓粉性質無論是牽涉保守威權或遺民反噬,這群人基本上都是無法位移、至少是絕對不會投給民進黨的選民。所以說,去分析韓國瑜支持者屬性與容留上限,這雖有實質意義,但就整盤而言......
Raphael Lin
Jun 14,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