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討論陳同佳案前,先學點管轄權
具體來看陳同佳案的內涵,無法被簡單劃分成應還給被害者家屬公道的「司法正義問題」、台灣是否放棄自身司法管轄權的「國家主權問題」或是中港台三方政府間相互角力的「政治問題」,自是不在話下。也正是因為本案涉及至少三種層面的議題,民眾在討論時,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也相對複雜許多,否則很容易
劉家丞
Oct 28, 2019


韓國瑜為什麼不敢去美國?
美國對於台灣的重要性,兩句話講完,第一句話是:沒有美國就沒有兩岸關係。1949年中華民國退守台灣時,美國政府宣佈放棄國民黨政府。如果不是爆發韓戰,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巡航台灣海峽,哪來的兩岸關係?第二句話是中共常講的:沒有美國的話,中國早就統一台灣了。證諸7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史,不得
董立文
Oct 27, 2019


吳介聲/「新聞工作的使命是什麼?」——史無前例的習思想大會考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RSF)指出,中國是拘捕記者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至少仍有60位記者身繫囹圄。今年4月該組織公布全球新聞自由指數,中國排名與去年同比下跌,落到第177名,全球倒數第4。
鳴人堂
Oct 26, 2019


柯市長看藏人自焚,彷彿納粹醫生
按照往例看來,要求自視甚高的柯市長真心誠意道歉,難度恐怕不低。然而,柯文哲市長就算道歉,可能心中也會感到不服氣,覺得「自己只是說實話」,為什麼要被譴責?然而,為什麼圖博倡議團體會如此憤怒?藏人又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自焚會成為一種「流行」?
李芃萱
Oct 25, 2019


陳同佳案是特區不肯處理
引來香港大亂的《逃犯條例》其實是中國對國際展示的威脅,通過設立香港這個「國際要人捕捉網」,為大國較勁增加籌碼。不過中國想不到的是,香港各界的反應會如此熱烈;抗爭不只為香港解除了一大難,也為世界摘除了一個「要人捕捉網」。
陳同佳現在出獄,拉開了送中鬥爭的下半場......
盧斯達
Oct 24, 2019


陳同佳案我們要謀定而後動
最近,香港送中的問題持續延燒當中,而這個送中案的起源其實跟中國沒有關係,反而是與臺灣有關。
去年2月8日香港女生潘曉穎與男友陳同佳自香港來台旅遊,但卻在17日晚上被男友殺害最後棄屍在竹圍捷運站外的草叢,之後男友就匆匆返港。他的男友陳同佳在3月13日被香港警方逮捕,最終他承認殺害
胡博硯
Oct 23, 2019


抵抗無所不在的校園統戰
台灣受到中國的統戰滲透與收買,已經是無孔不入,在校園中更形嚴重,而且校園中的統戰滲透往往包裝著「教育學術交流」的外衣,卻充滿政治意涵,也輸送政治經濟的利益,以及打造在地協力的組織網絡。因此,從校園中出發,抵抗這樣長期持續且系統性的交流活動,成為青年世代當前的重要課題。
凃峻清
Oct 22, 2019


從納粹奧運到中國NBA(上)
1989年,也就是天安門六四大屠殺的同一年。NBA在全世界譴責中國屠殺學生的聲音中,悄悄與中國簽訂合約,授予中國央視NBA籃賽的轉播權。從此世界上水準最高的籃球賽,透過中央電視台進入中國人的客廳。而中南海也深刻了解到,保持人民賺大錢的希望與鼓吹全民逸樂取向的政策,才是維穩最有效的
李中志
Oct 22, 2019


美中新冷戰
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一路蜿蜒曲折初期。許多人以為可能只是短期的貿易逆差之爭,關稅談妥後自然會落幕。然而美中貿易不只是貿易數字上的針鋒,而是美中衝突對立的大盤點,並且開始往不可逆的方向脫鉤(Decoupling)......
張博洋
Oct 20, 2019


【書摘】《迅猛的力量》
六個月後,一九五○年六月的最後一週,杜魯門回到獨立城老家,預備和家人輕鬆地休息幾天。星期六晚間,用過晚飯後,全家人移動到圍了紗窗的後陽台,杜魯門的女兒瑪格麗特日後回憶,「大家閒聊,也沒談什麼特別的事。」天氣轉涼,大家又移動到屋內的書房。幾分鐘後,電話響起,杜魯門去接電話。瑪格麗特
事務所主持人
Oct 18, 2019


川普大獲全勝的魔鬼細節
筆者觀察,這次的中美貿易談判結果,是川普政權大獲全勝。這個勝利有三重意義,且其中的魔鬼細節是,中國極有可能將川普推向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勝選。而這個勝選將會拉長中美貿易戰的戰場,讓中國最大的夢魘,在2020年之後也將持續下去。
郭永興
Oct 17, 2019


面對中國義和團,台灣能做什麼?
以嘲諷時事與名人著稱的美國卡通《南方四賤客》(South Park),近日因播出中國集中營和諷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內容,引發中國舉國強烈反彈,遭到中國政府禁播並且要求道歉。大約與此同時,美國NBA休士頓火箭總管莫雷(Daryl Morey)一則堆特貼文,一樣引起中國舉國譁然
黃涵榆
Oct 16, 2019


川普通烏門,讓中共喘了一口氣?
美國時間上周五,川普再度在白宮接見中共貿易談判代表、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劉鶴,並召開記者會,強調美共雙方將會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經歷了一年多、十三回合談判之後,終於有了一點正面的曙光。為什麼美國這時候硬要營造一個皆大歡喜、談判成功在望的氣氛?中共真的靠屢次出爾反爾的拖延戰術,換到了美
趙君朔
Oct 16, 2019


香港之夏,台灣之春
一個月前回到普羅旺斯和朋友聚會時,過去三個月在香港的我們免不了成為話題中心。即使多數人對中國政權並無好感,他們的疑問總是:「放火破壞地鐵沒有必要吧?」「不是已經撤回送中條例了嗎,為什麼不能好好跟政府談呢?」我不厭其煩像錄音帶一樣一遍又一遍告訴不同的朋友,不是這樣的。
孟買春秋
Oct 14, 2019


論東亞極權主義的起源
地緣政治對民族國家的影響力是相當強大的。比方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原本將隨著政治和經濟的民主化,而漸漸淘汰於公眾的視野。但中國的崛起卻讓即將溺死的國民黨抓到政壇的浮木,好讓其有機會重新執政,並以中國代理人自居。中國的強大牽動著周圍國家的政治生態,作為弱小國家的台灣感受更加明顯。
陳智豪
Oct 13,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