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人堂Aug 10, 2019張宇韶/台灣民眾黨組黨效應:柯文哲的盤算,韓國瑜的焦慮柯文哲積極引戰了藍綠兩黨幾星期後,隨即拋出組台灣民眾黨的議題,阿北似乎找回了媒體鎂光燈與網路聲量的主動權,再加上極具想像空間的「郭王柯」鐵三角儼然在建構中,對明年選情勢必造成衝擊與挑戰,而韓國瑜顯然首當其衝。
王宏恩Aug 8, 2019台灣民眾黨的議題空間有多大?假如統獨這議題已經站滿了,新政黨想要進入政局該怎麼辦? 一些小黨採取的策略是創造新的議題維度。在歐洲,一些小黨就是衝特定議題,例如綠黨、海盜黨等。而從柯文哲的發言來看,他也在做類似的事情。 創立新的議題維度聽起來很直覺,但實際上要執行很困難。
藏紅花Aug 5, 2019郭台銘賣廠不是悍然拒中,而是斷尾求生!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國民黨初選民調中,灑大錢買廣告,舔盤、吃草、幫記者綁鞋帶,甚至在選情告急的時候,情意懇切的向高雄市長韓國瑜喊話「大哥拜託你」,仍舊大幅落後韓敗選。他避走國外將近一個月,才下飛機第二天,外電就傳出他個人投資的廣州增城面板廠求售,震驚外界。
鳴人堂Aug 3, 2019張宇韶/登堂不入室?國民黨與韓國瑜的政治危機國民黨在週日舉行了堪稱選前最重要團結大會,在韓國瑜挾初選大勝的氣勢與黨中央強力運作下,並未上演彼時「抽樑換柱」的鬧劇,完成提名程序後,韓國瑜正式成為國民黨2020年總統候選人。
默聲Jul 22, 2019初選結束,階段性路線革命開始中國國民黨終於完成了總統黨內初選,確定由剛就職高雄市長半年的韓國瑜出馬。而民進黨經歷了三個月纏鬥,也確定提名蔡英文總統爭取連任。暫且不論國民黨或民進黨是否會分裂出其他候選人,但就此時此刻而言,兩黨都產生了各自不符其傳統黨性的候選人,實際上是兩黨路線革命的盤整。
鳴人堂Jul 20, 2019張宇韶/韓國瑜贏得國民黨初選已成事實,然後呢?國民黨總統民調揭曉,韓國瑜以極為懸殊的領先贏得初選,在意外中存在必然性。這個結果其實脈絡可尋,吳敦義的私心自用、初選制度的詭異設計、韓粉的內聚力、郭台銘初選犯的戰略錯誤,都是一連串路徑依賴的過程。
藏紅花Jul 17, 2019差很大?郭台銘繼續選下去救鴻海?深夜郭台銘就發文,「無論任何時刻,人生不該氣餒,要對自己選擇負責,就算全天下的人會笑你傻,揶揄你,也不要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一個勇者無懼的人生,不容易做,但可以努力做」,不放棄三個字,似乎也意味著他並沒有放棄競逐總統大位的野心。
陳方隅Jul 16, 2019辣台派對決韓流明年的大選無疑地是台灣的重大路線抉擇。 這個路線選擇比過去幾次選舉都還要意義重大,因為中國和美國之間關係已經由原本的合作轉為競爭關係,大國爭霸的戲碼正在上演。現在全世界也都對中國深入自由民主體制各個層面的「銳實力」提升警覺。
沈榮欽Jul 15, 2019韓國瑜將如何考驗臺灣民主?韓國瑜出線帶給台灣總統大選前所未有的考驗,偏偏又正值美中冷戰世界大變之際。每一次時局的變化都帶來機會,正如每一次價值鏈的改變都帶來台灣改變位置的機運,但是台灣是否會因此而錯失良機,終將在明年的總統大選中揭曉。
吳學展Jul 15, 20192020大選正式進入下半場國民黨初選結果公布,可說是不太意外的由高雄市長韓國瑜出線。此初選結果公布後(但可能稱不上是底定?),代表2020總統大選正式進入下半場。以下則簡要回顧「上半場」,以及提出幾項「下半場」的觀戰重點。
趙家緯Jul 14, 2019「能源轉型」將是 2020 大選決勝關鍵?依據沃旭能源2017年的民意調查,臺灣民眾認為全球最重要前三大挑戰分別為氣候變遷(有86%受訪認為其為全球挑戰)、老化(74%)、能源供應安全(67%),顯示臺灣民眾極為關注氣候與能源政策。
鳴人堂Jul 13, 2019張宇韶/迎合中共「打台灣不如買騙台灣」,是美國不信任國民黨的關鍵要害今年適逢台灣關係法立法40週年,台美關係在習五點談話、美中經貿大戰、香港反送中這些熱點下更突顯了雙邊關係的重要性,這可從近日美國在台協會官員關注台灣政情發展得到解釋。
王宏恩Jul 11, 2019從賽局回推柯文哲幕僚的宣傳文在國民黨即將舉行總統黨內初選民調的前幾日,PTT論壇上橫空出世了一篇柯文哲幕僚的文章,宣稱自己找了朋友做了四次民調,根據自己的民調結果計算,要求大家不要反串、不要在初選讓韓國瑜出線。這篇文章在炒作整天後就刪除了。
黃涵榆Jul 10, 2019展望臺灣新民族主義美國媒體《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於六月二十六日刊登〈中國網軍拉抬臺灣爆紅候選人聲勢〉(Chinese Cyber-Operatives Boosted Taiwan’s Insurgent Candidate)一文,詳實呈現相關事證,指稱中國網軍在去年臺灣大選
林啟耀Jul 9, 20190-6歲兒童國家養/郭家養-選民到底買不買單?郭台銘董事長提出0-6歲兒童國家養的政見,這個政見在過去一週的網路社群引發廣大回響,因此蒐集網友在看到相關新聞報導或社群討論後所發表的意見,或許就能了解到底大家對於這個政見是否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