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國際傳播不等於大外宣
近日公共電視籌備「國際影音平台」(又名「國際數位傳播計畫」)引起爭議,許多人在討論此事時使用中共「大外宣」一詞。然而翻閱公視內部相關文件並沒找到這詞彙,可見是以訛傳訛,或為求聳動而刻意為之,一方面也顯示仍有人不清楚中共大外宣與國際傳播之差異。
雖然昨日文化部宣布終止給公視的「國
羅慧雯
Jul 30, 2020


罷韓後更需要媒體政策
媒體政治的可怕之處,因為很容易讓人麻痺而失去警覺。由此可見,民主的防衛與鞏固在當代網路政治與惡劣媒體環境中,是艱鉅且真實的挑戰。
媒體是社會公器,之所以擁有採訪、報導等一般人所沒有的新聞自由,是為了滿足民眾知的權利,並促進社會溝通,促成不同立場、不同群體間的相互理解。如果媒體濫
羅慧雯
Jul 2, 2020


金鐘獎盛會後的一抹陰影
這陣子電視界最引人注目的消息非金鐘獎莫屬。如往年般公視是金鐘獎最大贏家,耗資四千三百萬的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拿下六個獎項,表示公共投資有了具體的成果,可喜可賀。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商業電視台的節目表現,也顯示其對優質內容的產製和人才培育的投入都不足。讓人不禁質問,這產業究竟出了
羅慧雯
Oct 10, 2019

向全媒體轉型的台灣公視
「公視P#新聞實驗室」五月中旬上線後,即陸續推出兩部名為「記者真心話系列」的網路短片,兩部都是甫推出就被網友瘋傳,短短幾天就創下上百萬觀看數的紀錄。第二部還因為主題是「紅色滲透」,推出沒多久就遭片中指涉的媒體以頭版的大版面來批評。
羅慧雯
Jul 4, 2019

轉台運動為何無法真正抵制中天?
任何社會中出現濫權與無賴行為時往往背後有其結構因素,但人們傾向看到眼前的惡行就憤憤不平,而忽略背後更大的結構問題,「中天」新聞台的爭議就是典型例子。
羅慧雯
Jun 21, 2019


記憶六四才能正確認識媒體統戰的可怕
在有關六四的各種論述中,缺乏正視該事件對台灣當代民主的潛在影響,反而只著重在紀念三十年前的悲劇,彷彿眼前國內政治的喧囂與六四的紀念是兩條平行線。
羅慧雯
Jun 6, 2019

當新聞自由成為媒體亂象的藉口,更深度檢視背後操弄的力量就是義務
假新聞在台灣的氾濫和台灣被扭曲的新聞自由環境有極大的關係,即使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多年來認定台灣新聞自由的程度是亞洲第一,這樣的榮銜仍掩蓋不了台灣媒體對社會造成的傷害。該組織主要根據記者是否擁有採訪自由、媒體的獨立性、新聞自由的法律架構……等指標為世界各國的新聞自由打分數。
羅慧雯
May 23, 2019


「你知道你媽媽在看中天嗎?」從法規增訂到全民動員,一起防堵紅色滲透
基於有部分的小吃店、學校餐廳被鎖特定新聞頻道而不能轉台的現象,最近有網友發起「新聞頻道轉台運動」,呼籲消費者自主使用遙控器,對抗媒體洗腦、奪回閱聽權。也有大學生發起抵制和拒看某新聞台的運動。這些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顯示台灣閱聽人對於目前電視新聞品質和整體視聽環境的不滿。
羅慧雯
May 9, 2019

沉迷於說故事的台灣媒體
說故事的力量有多大,媒體人都知道,但新聞倫理要求的是用故事呈現背後的真實,而不是用造假資訊來編故事,讓新聞遠離事實。在此同時,台灣還是有一群人以有限的資源,不用說故事而是用純粹的事實來說話。雖然內容有點枯燥,但卻是新聞的本份。例如網路媒體「沃草」推出「即時Fact Check」的
羅慧雯
Nov 22, 2018

這不是韓國瑜的選戰
韓國瑜本非政治素人,為何媒體從未針對他擔任立委期間的表現稍加檢驗?為何被國民黨捨棄後勉強去北農當個總經理,還能直攻高雄市長大位?如果這場旋風全是因他鋪天蓋地的媒體策略奏效,那麼媒體是因為無腦而被韓國瑜陣營操弄,或是背後有著更大的政治計劃在進行中?且讓我們試著以中共角度來看待這場選
羅慧雯
Nov 8, 2018


整併推出《公共媒體法》,所為何來?
其實公共電視成立20年來,曾經有4度修法,但都只是小修,或修改其中一條(例如:2004年6月和2009年6月)、或兩條(2001年10月)、三條(2009年12月),但這些小修並無助於改善公視的治理困境,也沒有激起太多公共媒體的相關討論。這次文化部的《公媒法》草案可說是這20年來
羅慧雯
Oct 25, 2018


京都大學的榮光經得起世變嗎?
然而,不過幾年,在京大卻越難感受到人們的意氣風發。京大指導教授批評:日本政府的大學改革政策顢頇、京大不再是個以教授治校自豪的學校、以及學校經費不足等等問題。才幾年的光景,日本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一切要從日本的國立大學法人化談起。
羅慧雯
Oct 11, 2018


假新聞,真實暴露了台灣的脆弱
筆者日前受邀參加一場在台北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是「對話與蛻化」,受邀發表的場次則是關於科技如何賦權(empowerment)社會運動的主題。這是個學術界長久的命題,似乎也有些學界的共識。筆者從網路科技與社群媒體如何促成太陽花學運的成功談起,並在結論中提醒,科技的賦權作...
羅慧雯
Sep 27, 2018


對紅色暴力集體麻痺的台灣
最近,國際媒體半島電視台製作了一個名為「台灣:間諜、謊言與兩岸關係」的專題,揭露了在台積極活動的愛國同心會、統促黨等組織的背後是中國的資助與支持,而中國的用意就在製造台灣社會的動亂與衝突。 最近,半島電視台製作了一個名為「台灣:間諜、謊言與兩岸關係」的專題,揭露了在台積極活...
羅慧雯
Sep 13, 2018


大家都愛小丸子
日本的國民電視動畫《櫻桃小丸子》作者櫻桃子於本月中旬乳癌病逝,其事務所於8月27日晚間才在官方部落格宣布消息,由於櫻桃子從未對外公開說出病情,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日本社會各界,成為各大媒體的頭條。台灣在有線電視合法化初期即引進該部動畫,幾乎與日本社會同步,櫻桃子的去逝令人傷感...
羅慧雯
Aug 30,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