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李尚仁

從紐時報導看台灣與新加坡防疫方針差異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最近《紐約時報》刊出一篇回顧台灣防疫成果與展望的報導,文中過去曾大力讚賞台灣防疫成果的史丹佛教授王智弘擔心在全球疫情嚴峻的情況下,尚未施打疫苗的台灣是否還能再守六個月?國立新加坡大學傳染病學教授費雪(Dale Fisher)則質疑台灣嚴格邊境管制的作法能否持久,並帶點挑釁的宣稱:「我們覺得就算有境外移入,也未必會擴散,如果你對你的防疫系統沒有信心,那你就會把邊界封得很嚴密。」接著質問台灣能忍受這樣的孤立多久?一年?五年?報導一出立刻引發台灣輿論的反彈。

事實上在紐時報導出現之前,台大醫學系暨防疫科學研究中心黃韻如教授的團隊在ETtoday就發表長文〈新加坡也有機師趴趴走,他們如何堵住防疫破口?〉除了更詳細的介紹新加坡的防疫作法,對台灣防疫也有批評建議,但或許因為分量很重且學理討論頗多,此文多在專業圈流傳。這兩篇文章的台、新比較,不只凸顯出台灣防疫政策的走向特色,也引出不少值得思考的議題。

去年底國際疫情升溫,指揮中心實施秋冬專案推出一系列加強邊境管制為主的措施,除了要求本外國籍所有入境者都需有登機前三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另一個較少受到評論的改變是移工除了必須到檢疫所集中檢疫,期滿還須接受核酸檢測。這個做法後來又擴及到從英國入境的旅客。去年八月彰化因為採檢無症狀檢疫者,驗出一陽性案例而引發風波,當時指揮中心的立場是檢疫十四天後沒有出現症狀者不需要再做檢測。

政策調整是否基於新的研究發現,這點筆者不太清楚,但此舉明顯提高了入境檢疫的強度。接下來不論是暫停印尼移工入境、英國航班減班(後來航空公司決定停飛),禁止外國人入境,以及飛行員群聚感染案之後將機組員居家檢疫時間延長為七日,都在強化邊境防疫管制。

相較於台灣加緊邊境管制,根據黃韻如教授等人的研究,新加坡的做法是將其他國家按照疫情狀況做風險分級,積極使用核酸檢測來減少低風險國家旅客的檢疫天數,並且透過電子追蹤、數位防疫與強化疫調等手段來因應本土群聚感染。這樣的做法讓新加坡在爆發相當規模的社區感染之後,能夠將疫情壓制下來,同時也是新加坡邊界較為開放的防疫政策基礎。這是費雪讓台灣人聽來覺得刺耳又從疫情數據看不出根據的那幾句話的背景。

有些專業人士盛讚黃韻如等的投書學理精深知識內容豐富,但也有類似對紐時報導的反彈之聲。對兩者的批評大致是確診與死亡人數皆遠高於台灣的新加坡有何資格做台灣的榜樣,乃至這種批評是在讚揚新加坡的威權主義。網路還出現「三十名要來教第一名怎麼讀書」、「台灣已經被國際孤立了幾十年,五年算甚麼」等留言,甚至有人質疑紐時是否親中以及記者的出身等。

撇開情緒反應,台灣和新加坡防疫政策的差異,不僅在於確診與死亡人數差異和學理之辯,還涉及更廣的層面。十九世紀末鼠疫大流行,在殖民政府防疫政策遭遇困難之後,衛生官員有以下感慨:「醫學可欲者,或許在實際上不可能,而政治上危險」。防疫政策往往不只是醫學學理的應用,還牽涉到實務條件(醫療資源、人力、行政組織),以及種種的政治、經濟考量。

就經濟而言,由於新加坡經濟倚重國際商務、金融服務與觀光,加上該國需要大量國際人力,不論是填海造陸、建築營造的工人到專業經理人與高教研究人才皆然,因此嚴格的邊境防疫管制對該國經濟造成相當大的衝擊,自然急於放寬邊境管制,防疫政策也朝這方向規劃。

相較之下,台灣經濟倚重製造業出口貿易,疫情以來更因各國遠距上班、教學的需求,對台灣生產的資訊電子產品需求大增,歐美民眾避開大眾交通工具也讓台灣生產的自行車供不應求。在大多數國家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台灣反而逆勢成長。既然貨出得去就好,人進不來沒那麼重要,放鬆邊境管制對台灣而言就沒那麼急迫。

再就環境因素來說,台灣是海島,在疾病地理學上有著利於防堵與撲滅(eradication)的防疫優勢,二十世紀中葉的撲滅瘧疾成功是如此,防堵非洲豬瘟入境也是。台灣嚴守邊境的防疫取向並不令人意外,這次疫情地理位置孤懸的紐西蘭和澳洲也採取嚴守邊界的防疫政策。

新加坡倚重篩檢來減少檢疫天數,對應於鬆綁邊境的防疫措施是境內廣泛使用電子追蹤在內的嚴格防疫監控。相較之下,台灣之前要求國人入境前要有陰性證明,馬上因為可能牴觸憲法保障國人遷徙自由的疑慮而引發爭議;指揮中心使用天網監控的消息一出,也出現侵犯隱私權的批評。即便兩國都使用類似的電子監控技術,在政治上台灣還是受到較大的制衡。新加坡境內疫情管控的做法,在台灣未必可行。

這一年來不斷在媒體看到各國疫情的慘烈狀況,台灣民眾對COVID-19的恐懼,並沒有因為疫情低與相關知識增加而降低。防疫寧嚴勿鬆是常見的心態,名嘴、網紅乃至一些網路聲量大的臨床醫師也常宣揚這樣的立場。反倒是部分防疫專家與傳染科醫師有時會有不同見解,例如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的李秉穎醫師曾在談話節目上公開表示,他認為秋冬專案某些措施沒有必要,也在個人臉書宣稱英國變種病毒的威脅被誇大,反對目前這種「半鎖國」的做法。但目前這種意見並非輿論主流。

台灣這一年來的防疫成績贏得民眾相當大的支持和信任,秋冬專案實施以來的管制措施雖引發一些不便和爭議,但受影響者和持反對意見者還不足以構成實質的挑戰。過去國民黨常指控民進黨「會搞政治但不會治國」,這次台灣拿出讓國際注目的防疫成績還保住了經濟成長,對於把防疫當成重大政績與治理能力證明的執政黨來說,若在放鬆任何防疫措施之後出現本土群聚感染,哪怕是可控制的有限疫情,都可能被媒體放大批評並被在野黨大做文章。

在經濟沒有太大壓力卻有政治風險的情況下,政府並無誘因更張嚴守邊界的防疫取向。國際疫情若有風吹草動,寧嚴勿鬆是政治上安全的選擇。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是現代西方醫學史與科學史,尤其是英國熱帶醫學史與傳教醫療史,並致力推展西方醫學史的研究與教學。代表作是《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