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後疫情狀態下防疫共同體
去年一月二十日,因應疫情,臺灣啟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人們面對不確定性,全心防疫,交出「臺灣經驗」好成績。尤其連續253天無本土病例的承平狀態,一旦面臨紐西蘭機師到近來的桃園疫情,啟動了許多人防疫經驗的負向記憶,認為他們破壞靜好歲月,擔憂又要重複限制生活...
林耀盛
Jan 25, 2021


徐子軒/新冠疫苗爭奪戰(四):重建國際信任,疫苗免疫護照可行嗎?
近來紐約時報出了一篇與台灣防疫有關的報導,受到島內各方熱議與各取所需的解讀。除去好運因素、專家不看好能再守六個月等搏版面的字句,該文確實點出值得深思之處,那就是台灣能封鎖多久?
鳴人堂
Jan 23, 2021

史詩般的抗疫回顧
回顧過去這一年台灣抗疫的奇蹟,最早的關鍵就是那位不睡覺的疾管署醫師。他在Ptt上看到中國不明肺炎資訊的警覺性,讓疾管署即時啟動了針對武漢班機的檢疫,緊接著就是更全面性的邊境管理及防疫措施。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海人
Jan 21, 2021

全球防疫已經邁入後半場,全民互信是安全的唯一道路
台灣於此次防疫的成果,各國外派在台記者,以及各國返台僑胞,可說感受最深刻,《紐約時報》雖然酸溜溜的諷刺台灣能撐到幾時?但其實這種心情,來自於嫉妒台灣「簡直是另一個世界」:在紐約疫情持續擴大導致街上冷冷清清的同時,台灣人仍能看電影、看音樂劇、在餐廳飲宴,簡直是天堂。
藍弋丰
Jan 18, 2021


從紐時報導看台灣與新加坡防疫方針差異
最近《紐約時報》刊出一篇回顧台灣防疫成果與展望的報導,文中過去曾大力讚賞台灣防疫成果的史丹佛教授王智弘擔心在全球疫情嚴峻的情況下,尚未施打疫苗的台灣是否還能再守六個月?國立新加坡大學傳染病學教授費雪(Dale Fisher)則質疑台灣嚴格邊境管制的作法能否持久,並帶點挑釁的宣稱:
李尚仁
Jan 10, 2021

移工與防疫──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了嗎?
近日來,因為國際疫情持續升高造成境外移入個案快速增加,特別是備有入境前三日陰性檢驗證明之印尼移工在14日集中檢疫結束且PCR採檢陰性後離開檢疫所,卻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自費採檢時呈現陽性反應之事件(案714,12月6日確診),造成部分民眾之恐慌,甚至質疑該名移工在印尼國內採檢報告之
周兆昱
Dec 11, 2020


防疫與經濟的角力──以英美為例
近來歐美隨著疫情的升溫,是否要採取更為嚴格的防疫手段來因應,再次成為媒體、政界乃至醫學界熱烈討論與激烈爭辯的議題,而不少國家也出現民眾反對封城與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在美國由於適逢總統與國會議員的大選,加上川普非典型的政治作風,使得防疫立場出現高度黨派對立的分歧。
英國首相強生疫
李尚仁
Oct 18, 2020


防疫到中場,新局的開端
到520當天,台灣已經連續13天零確診了(521當天新增一移入確診案例),相較於許多國家出現醫療體系難以負荷的大量重症病患、數以萬計的死亡人數,以及醫護人員因為缺乏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而感染甚至死亡的慘烈畫面,尤其考量兩岸人流往返之密切,台灣的防疫成果確實難能可貴。
關於台灣的防
李尚仁
May 24, 2020


疫情時代我們與棒球的距離
照往例,每年一、二月,各國職棒陸續春訓,球迷也有自己的春訓過程,觀察自己支持球隊選手的狀況,許一個下個球季的願望,然後,興奮等待開季那一天的到來。
球季時,很多如我一般的球迷,一早會把電視機打開,跟著美國職棒轉播的聲音,慢慢清醒。或者晚上時,即使是忙著其他事,那臺電視,還是鎖定
謝仕淵
May 15, 2020


五二○後兩岸關係深水區:暗潮洶湧還是驚濤駭浪?
隨著中國疫情似有趨緩趨勢,中國在台灣周遭的軍事挑釁日益猖狂。除了一月二十三日武漢封城當天中國派遣軍機騷擾台灣外,二月九日、二月十日、三月十六日、三月十七日、四月十日、四月十二日、五月八日分別有中國軍機、軍艦等持續騷擾台灣週邊的空域與海域。與過去兩年每月一次,以少量軍機為主的作為不
賴怡忠
May 12, 2020


遮蔽的福爾摩沙──台灣防疫如何被報導?
東方主義不只是西方在意識形態上對當前政治熱點區域的地理東方之假設、影像及幻想,也在於兩者間本應流動但卻被固化的歷史及文化關係,以及在研究方法上隱藏研究位置,作勢「中立」的知識取得及生產。
陳慧蓉
May 3, 2020

政府帶頭防疫的穩定民心效果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台灣衛福部每日開記者會,至今已經開了滿一百場,更別提背後無限加班的眾多醫護,無疑地是這次防疫的最大英雄。現在每天開的記者會,更被人說是台灣收視率最高的帶狀節目。
王宏恩
Apr 30, 2020


後疫情時代的美中關係與台灣的戰略角色
中國的對台騷擾並未止歇。隨著台灣受到的國際稱讚越多,見不得台灣好,巴望台灣變成鬼島的中國共產黨政權,其發動的軍事侵擾與網路攻擊反更猖獗。而其活動不止於台海周邊,現在可以看到一個相當明顯的模式,就是中國利用歐美與印太區域各國忙於對抗疫情時無力他顧時,反而頻頻軍事出擊
賴怡忠
Apr 28, 2020


重啟經濟下的貧富差距與階級對立──看看美國的實例
美國因為防疫起步過晚,截止本週,已經有超過80萬人確診,死亡超過4萬5千。為了不讓醫療體系崩潰,拉緩感染人數的成長曲線,許多州從3月底開始進行大封鎖(lockdown)迄今,已經長達一個月,有的州例如加州,更即將進入到封鎖的第8週。
林志潔
Apr 26, 2020


時代之疫:對「克勞斯─褚威格」命題的初步思考
「每個時代皆得其應得之病」(every age gets the diseases it deserves) 。這句驚人之語可以做很多解釋。如果純粹就字面來瞭解這句話,那或許會像動保人士說新興傳染病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反撲」一樣,給疾病賦予了太多道德意味。每個時代都有其獨
李尚仁
Apr 26,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