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劉李俊達

青春,青春之後


陳為廷、蔡博藝,這兩個人不到二十歲時,都分別投入了台灣的社會運動。《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這部花了六年拍攝的紀錄片,捕捉了他們過去幾年參與社會運動的經歷。圖片來源:台北電影節官網

陳為廷,1990年出生,來自台灣苗栗。

蔡博藝,1992年出生,來自中國浙江。

這兩個人不到二十歲時,都分別投入了台灣的社會運動。《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這部花了六年拍攝的紀錄片,捕捉了他們過去幾年參與社會運動的經歷。將這兩個人串在一起的,則是導演傅榆對於華語圈的民主想像。透過旁白,導演揭露了自己作為一個「非本省人」,如何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感受、思考到進入社運的心路歷程,形成了這部片的主軸。

隨著兩名「主角」,我們可以看見台灣這幾年發生過的大小抗爭,以及他們所參與的團體。不論是反對旺中合併案的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或者是關注淡江大學校園及週遭社區議題的淡江大學五虎崗社,或者反對陸上風機不當設置的苑裡反瘋車自救會,以及反對台灣與中國簽訂服貿協定的 318運動。

在拍攝過程中,導演也反覆地思考,自己作為一個長期關注族群與民主發展的紀錄片導演,到底還可以做些什麼?過去曾經拍攝《藍綠對話實驗室》、受到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影響的傅榆,決定規劃了一次旅程,讓這兩個人一同前往中國與香港,與所謂「兩岸三地」的同世代年輕人對話,思辨民主與自由的問題。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黃之鋒與學民思潮的夥伴,也可以窺見中國年輕人的一些想法。但隨著兩岸政治局勢升高、兩人的知名度上升,想創造台港中之間的良性互動,並非總能如願。

318 運動讓陳為廷成為家喻戶曉的「學運領袖」,決策黑箱與造神運動的批評接踵而至。高知名度也讓他成為北京政府的黑名單,讓他無法入境香港聲援雨傘運動。蔡博藝參選淡江大學的學生會長選舉時,希望能透過民主選舉來參與校園公共事務,其中國人的身分卻被特別放大檢視,甚至遭遇到不符程序規範的惡意操作。而後,陳為廷返鄉選舉卻因為過往的性醜聞退選,預備前往美國進修;蔡博藝大學畢業後進入研究所,也可能由於家庭因素變得低調許多。兩個人的社運參與似乎戛然而止,不僅讓拍攝工作遇到瓶頸,也讓導演質疑自己作為紀錄片工作者的存在意義。

不僅「兩岸三地的民主想像」這個主題受挫,在受訪者與導演都因為「運動傷害」而淡出的狀況下,,連兩位年輕人的主題難以發展下去。最後,導演把既有的拍攝成果放給兩位主角看,並加入大量的自我揭露後,完成了這部作品。片末,導演以幻燈片的形式,讓天安門事件、劉曉波、李明哲、雨傘運動、318 運動,以及習近平、馬英九、蔡英文都呈現在大屏幕上作為結尾,扣連回原初的發想。

透過長期跟拍兩位青年,這部紀錄片十分赤裸地展現了社運參與者所面對的處境。但是這個形式,也讓本片的視角受到一定的限制,畢竟兩個社會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遠遠超過兩個人身上所能觸及的;這兩個人的沉潛也不代表社運動能的終止。

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自由廣場舉辦的的六四晚會、導演安排的中港之旅或赴中經營讀書會的李明哲。這只是台港中之間互動交流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看到,有中國環境運動者,經歷了台灣的美濃反水庫運動而受到啟蒙(陳為廷在片中唱的〈風神 125〉也是這個運動的產物);中國的公共環境研究中心推出的「蔚藍地圖」,刺激出了台灣的「透明足跡」。2005 年 WTO 部長級會議在香港召開時,台灣有許多團體前往參與;香港菜園村與天星碼頭的反迫遷運動,也與台灣的樂生保留運動有所交流。雖然程度不一,但同樣都是面對北京政府的壓迫、經濟活動導致的環境汙染、城市發展導致的居住困難……,這些共同困境促進了彼此的連結,不會因為少數幾個人無法入境而終止。

早在 318 運動之前,早有許多人已經在環境、能源、人權、勞動、性別等議題耕耘多年。在 318 之後,即便並非所有政策都有著正面進展,但這些團體依然持續地推動改革,並不隨著街頭人數的消散而停止,而是進入到具體政策的辯論與落實,關注公共議題的社會大眾也持續增加。這也是《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比較可惜的地方,一方面是對「過去社運的積累如何影響當代青年參與者」少有著墨,一方面是陷入「兩名主角的狀態」而導致某種惘然與枉然的情緒當中,這其實也是這部片指出的問題之一:太過把運動的成敗與決定,聚焦於個人身上。

即便我認為這部片呈現的氣氛太過悲觀,但在實踐路上的社運工作者,確實還有著許多課題要面對。除了許多未竟的改革與運動目標之外,像是片中暴露出 318 這種大規模的社會運動當中,缺乏有效的民主與溝通機制,也是一項價值實踐的考驗。作為其中的參與者,片中也多次出現我主持工作會議的鏡頭,必須要承認,雖然當時嘗試透過工作分組來形成一個決策機制,讓有參與現場分工的人,都有管道來掌握資訊與參與決策,但是成效相當有限。畢竟,除了投票之外,我們日常生活有過的民主經驗與實在少之又少。社群媒體形成的同溫層泡泡,又讓公共議題的論辯難上加難。

這些事情都不會在一時半刻解決。正如台灣能夠脫離威權而進入民主時代,或者是反核運動有機會夠目睹核四終結,都是不同世代的人,投入青春與青春之後的歲月,才能夠實現。雖然這部片沒有照著原本的構想,能夠勾勒出一個兩岸三地或華語圈的民主想像,但是誠實地檢視青年運動者的處境,同時暴露運動過程民主實踐的困境,也都具有相當的價值。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在台北電影節還有一個場次, 7/12(四)16:30(光點華山電影院 1 廳,含座談)

2018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獎—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Our Youth in Taiwan預告片。

影片來源:TaipeiFilmFestival YouTube頻道

作者島國台北出生,山海花蓮長大。劉是母姓,前幾年才加了上去。先前在外雙溪唸哲學,現在是個環境運動工作者。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