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意象」作為電影的解讀策略——看《蒙上你的眼》
電影名為「Bird box」,其中將「鳥」的意象貫穿全片。從一開始馬洛里到醫院做檢查時,他身穿的藍色上衣和大衣,正同於他飼養寵物鳥身上的青藍色。馬洛里本身,就是一隻自我囚困的鳥。在末日發生以前,他幾乎是與外界斷聯繫,唯一接觸外界的管道就是透過他的姊姊。馬洛里倔強的待在自己所搭建的
黃彥瑄
Jan 25, 2019


張藝謀的偽娘美學:評《影》
他的新作《影》在金馬獎拿下了最佳導演、美術設計、視覺效果和造型設計等四個獎項,然而整體成績卻令人十分失望。《影》不只有著張藝謀近年玩弄形式而缺乏內涵的明顯缺點,甚至變本加厲。原著劇本《三國,荊州》改寫大意失荊州的著名故事,張藝謀則又加入黑澤明《影武者》的替身概念,且增添武俠與情慾
迷走
Jan 11, 2019


沒有離開的香港人:《分域大道》與雨傘運動後的香港
杜浩綸在媒體訪談表示,本片的英文名稱是受到六○年代著名小說《通往布魯克林的最後出口》(Last Exit to Brooklyn)的啟發。Kai Tak即是已經停用的殖民地時期的啟德機場,因此「通往啟德的最後出口」似乎意味著主權移交前最後一次脫離香港人身份的機會。片中的主角都是這
何明修
Jan 9, 2019


《私人戰爭》,烽火下的玫瑰
《私人戰爭》(A Private War)描述美國知名戰地女記者,瑪麗科爾文(Marie Colvin)生前最後10年的真實故事。2012年2月,科爾文深入戰火猛烈的敘利亞霍姆斯,為了直播敘利亞政府軍殘殺百姓的畫面,冒著因訊號而曝露位置的風險,當臨時新聞中心果然遭受政府軍的攻擊後
詹宇
Jan 4, 2019


燃燒與獻祭:《燃燒烈愛》中的人類學儀式
該片改編自村上春樹早期的短篇小說〈燒柴房〉,保留了文本中最具儀式感的「撥橘子」表演,並將這個形而上的概念反覆的進行操演。電影中的女主角海美說:「重點在於,不要拼命想那邊有一堆橘子,只要把沒有橘子這件事徹底忘記就行了。」於此將「存在」的意義化為一種表層的觀感,真正要去做的是去忘卻「
黃彥瑄
Dec 28, 2018


台灣陰暗面的浮世繪:評《小美》
如同片名一般,《小美》乍看是部小品,但卻令人驚豔連連。《小美》的劇情架構很簡單:在服飾店當店員的一個年輕女子失蹤了,片子情節便是一連串針對相關人士的訪查,試圖找出她的下落與事情的真相。
這是犯罪懸疑電影的基本老梗,預告片所呈現的詭異氛圍則容易讓人以為這是部類似《紅衣小女孩》的靈
迷走
Dec 21, 2018


拼圖攻略,一種解讀《大象席地而坐》的路徑
關於行銷,暫且先讓片商自己去傷腦筋吧!如果真要(沒有行銷壓力的)筆者在社群網站,快速地介紹這樣一部似乎難以被歸類的電影給同溫層的朋友(並適度地勾引他們觀影的興致)時,我可能會這樣形容:這是一部多線敍述的電影,概念上可以說是《偷拐搶騙Snatch》(2000,蓋·瑞奇導演)的「憂鬱
洪浩唐
Dec 7, 2018


《誰先愛上他的》-愛裡誰是小三?誰是小王?
《誰先愛上他的》劇情編寫貫連流𣈱,細節獨俱巧思,概念完整,是一部相當棒的作品。導演與編劇並未藉著哪個角色去批判這個社會的不正當,而是透過宋呈希獨特的口白陳述這個故事,帶領觀眾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理解每個角色的心理轉折。他們每個人的愛,沒有對錯,沒有好壞。
九號球
Nov 24, 2018


在孤絕的未來驀然回首:談談《幸福城市》
《幸福城市》描繪主角張冬陵人生三個不同階段的轉捩點。第一部曲的地點是2049年某個景觀很像台北但天候卻像北國的城市(氣候變遷的結果?)。這是個極端高齡化的社會,連二十四歲的女生都算是未成年雛妓,而人們的日常生活則倚賴生物辨識、自駕無人車等高科技的輔助。年老的張冬陵住在名為「幸福城
迷走
Nov 16, 2018


掌中乾坤的哪吒人生──《紅盒子》
片名《紅盒子》是陳錫煌在表演時的必帶之物,裡頭供奉戲神田都元帥,這是他離開父親所創立的亦宛然掌中戲團,僅帶走的一個重要象徵器物(Symbolic thing)。導演說田都元帥是主角精神上的父親,我聯想這與哪吒故事的太乙真人角色,有異曲同工之妙,協助哪吒起死回生。
紀錄片將「紅盒
劉韋廷
Nov 2, 2018


這可能不是一本魔法書,而是青少年使用手冊──《滴答屋》
大人常常覺得因為年紀,覺得小孩不用知道太多,只要「聽話」、「服從長輩的規定」,有趣的是,長輩眼裡的小孩永遠都長不大,不管到幾歲,依舊是小孩。好奇心殺死一隻貓,愈是被禁止,就愈好奇。但這樣不溝通的下場,往往都造成更大的反彈,就如同電影後續的發展。
再來,電影裡對於青少年的校園生活
小影
Oct 26, 2018


《北極上學趣》──看見教育的另一面
《北極上學趣》(A Polar Year)為法國導演山繆.科拉戴(Samuel Collardey)的新作。山繆.科拉戴曾獲得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大獎,這次上映的作品為揉合紀錄片與劇情片兩種要素的「Docufiction」(劇情式紀錄片),這類作品在台灣戲院裡不常見,...
小影
Sep 28, 2018


風格的鍛鍊:《范保德》觀後
看完《范保德》,第一個感想是:這部片子應該會是黃仲崑留名台灣影史的代表作吧。這不只是因為他的外型極為適合這個角色,更重要的是他的表演微妙生動地呈現出倔強的初老硬漢背後的脆弱。圖片來源:范保德 Father to Son 粉專...
迷走
Aug 31, 2018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的主軸討論
繼2017年底上映《與神同行》後,終於在2018年父親節全國首映續集《與神同行:最終審判》,掀起一股觀看熱潮。圖片來源:采昌亞洲電影世界 CAI CHANG Asia 繼2017年底上映《與神同行》後,終於在2018年父親節全國首映續集《與神同行:最終審判》,掀起一股觀看熱...
郭明修
Aug 25, 2018


《小偷家族》裡的聖者們
圖說:《小偷家族》的主角們,正是一群對生活最沒有掌控力的人。貧窮、失業、一無所有。但這樣的他們,卻在生活中處處的微小時刻,做著主動的選擇。圖片來源:采昌亞洲電影世界 CAI CHANG Asia 粉專 《小偷家族》上映以來,應該可以說是零負評的一部電影吧。尤其最後的那場安藤...
張惠菁
Jul 27,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