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民Dec 4, 2018多數決才民主嗎?沃準並不質疑個人基本自由和權利的重要性。他認為我們必須聚焦的問題是:當大家都同意個人基本自由和權利非常重要,但對於某項法律是否侵犯了個人基本自由和權利,我們存在不同看法、發生爭議時,為什麼不是尊重每一個人的看法,採取多數人的意見來解決,而是讓沒有民意基礎的少數人來裁定?簡言之,這
曾稚驊Dec 4, 2018讓公共住宅成為居住文化的民主前線都市政治並不只是領導者的舞台;如知名的研究者Clarence Stone晚近(2015)對都市政治研究的反省,多層次分析(multi-level analysis)才該是都市政治研究的重心,以此揭露都市政治之中更為深層的秩序生成過程,而不只是靜態的治理聯盟分析而已。蓋房子相對不難
趙君朔Nov 25, 2018當微紅韓流滅頂太陽花當然這次民進黨出人意料的慘敗還有其他許多無法詳談的原因,然而追根究柢,最關鍵的還是經濟長期低迷這個結構性因素,讓不分藍綠的兩大政黨先後被選民狠狠教訓,同時也惡化族群對立等問題。因此,若要讓最晚陷入民粹狂人腐蝕民主的陷阱的台灣能最快脫離這種死亡螺旋,不要像法國一樣折損了兩任總統才看
胡博硯Nov 25, 2018公民投票落幕後,我們的直接民主要往哪走呢?公民投票修法的時候,很多人都歡呼還權於民,我們終於可以自己去決定事情,不過當初這些人所未預料:相同的制度,也可由其他國民來使用。而這一點我們在未來修法之際都必須要思考清楚。再次強調,我們住在一個國家裡面,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推動任何的公民投票案或者是公民運動的時都必須思考達成的
謝世民Nov 20, 2018什麼問題需要公民投票?公民投票不見得產生契合多數人偏好的政策,但卻更契合政治平等的理想。這似乎是一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個兩難呢?就重大問題而言,即使我們不需要考慮方便和效率因素,我們有什麼理由說:「政治平等」優先於「滿足多數偏好」,因此我們必須透過公民投票來決定,而不能交由
王丹Nov 19, 2018余英時先生的「擇善固執」每次去余先生家跟他聊天,我都有一種強烈的感受,覺得自己從小看歷史,看了那麼多的中國古代士大夫的故事,而余先生,就是典型的,甚至是中國最後的一批士大夫。什麼是「士大夫」?為什麼說余先生是典型的「士大夫」?其實我也無法清晰說明。這說起來有點玄妙,但是我必須說,他內在的氣質散發出來形成
黃兆年Nov 18, 2018抵抗中國「銳實力」,台美應倡議「人類安全」不論從權力運作的手段或目的來看,中國銳實力都涉及個人或群體能否自由選擇其生活方式,亦關乎基本人權與民主原則是否受到侵犯,故不只是傳統意義上個別國家所關切的「國家安全」( national security )問題,同時也是全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人類安全」( human secur
陳智豪Nov 13, 2018台灣會走向極權主義嗎?「台灣人的淪亡」來自中國的威逼利誘,台灣人民必須要能夠分清楚什麼是個人利益,什麼是國家集體的利益。人民必須要學習認識政治、要能分辨怎樣的訊息與政策才是對整體國家有利,怎樣是對國家主權發展有害。面對接近的選舉,台灣人要選的政治人物不能夠只是會不會做事、會不會宣傳、能不能夠教訓民進黨
顏擇雅Nov 13, 2018做該做的事,講該講的話「做該做的事,講該講的話」這十個字我不只常聽Monica說,也親耳聽余先生說過。也就是說,他聲援哪一種行動,參與哪一種連署,取捨都是自己的獨立思考,不是看接洽者是什麼人。講話是否有人聽,做事是否馬到成功,他並不放心上。 許多別人覺得重要的事,他都不放心上,我想這是為何我每次看到
顧忠華Nov 5, 2018從余英時的志業看價值的定錨其次,余院士引用了陳寅恪對於中西文化優劣的評語,認為中國即使實現了「實業發達」、「經營商業之長技發揮」,乃至成為「世界之富商」,但在「學問、美術之造詣」方面「則決難勝人」,就此,余院士感嘆今天中國比陳先生一九一九年發表議論時不但未有改進,反而更落後了。這段文字令我想起自己唸大學時
黃武雄Oct 15, 2018公投與深化民主「選事」則不一樣。每個選民有完全的自主性。你的判斷、你的選擇,直接在形塑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的面貌。所以選事的公民投票,不只是權利,更是責任。 例如,當你投下要不要恢復核能發電那張票,你是國家的主人,總統及行政院長都要聽從投票的結果,聽從你與其他選民共同做成的決定。投下那張票之前
吳易澄Oct 1, 2018你敢有聽着他們也在唱?──遠觀《悲慘世界》上海公演看到《悲慘世界》在上海上演,報導說觀眾結束後唱起了”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其實有好多感觸,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