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年輕的台灣,莫跟極端路線走!
台灣是個年輕的民主國家,非常年輕,只有34歲,對許多人而言不難想像台灣民主化之前是什麼樣子吧?民主不是免費的,有時甚至是犧牲許多生命而來,而最珍貴的是,民主允許各種進步或是倒退的聲音,不論好壞。 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粉絲專頁...
Phil Smith
Jan 31, 2021

在野黨算計下的荒誕大戲——談王浩宇罷免案
2020年高雄市長韓國瑜遭到罷免,成為第一個被罷免的直轄市長。2021年1月16日,才剛從綠黨轉籍到民進黨的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則在同意票8萬4582票,不同意票7128票,投票率僅2成8的情況下遭到罷免,成為第一位遭到罷免的直轄市議員。...
藍士博
Jan 16, 2021


張宇韶/中共高調扭曲台灣光復節,國民黨卻無法掙脫「一中泥淖」
中共中央22日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主題為「紀念台灣光復,推進祖國統一」台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政協主席汪洋致詞時表示,「台灣光復無可辯駁地證明,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有和平的一線希望,大陸都會做到仁至義盡,但對台獨保留一切必要手段,絕不允許台獨分裂勢力。」
鳴人堂
Oct 31, 2020


張宇韶/民族認同勝過民主價值?國民黨論述貧乏與組織同質化的實情
雖然立院黨團日前透過「美軍協防台灣」與「台美建交」兩項提案試圖試水溫,若從北京氣急敗壞的反應看來,江啟臣的嘗試似乎得到了某種指標性的驗證,亦即中共就是台灣民意典型的「反指標」象徵:台灣哪個政黨做了什麼事,可讓國台辦發言人或胡錫進跳腳,就意味大抵往真實民意移動或做對了些正事。
鳴人堂
Oct 17, 2020

吳介聲/多國政界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抗中,台灣宜爭取合作
為聯手制衡中共在國際社會日益專橫、威脅民主自由,來自8個民主國家以及歐盟的近20位國會議員及政界人士,於6月4日成立「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成立之後短短一週,已有13個國家的百餘位人士參與
鳴人堂
Jun 20, 2020


吳介聲/反對港版國安法,末代總督彭定康遭戰狼外交控「帝國主義」
中共當局為加強對香港控制,全國人大5月22日宣布「香港版國安法」草案,並將於5月28日審議該授權案,通過之後,人大常委會最快6月底開始立法,明定在香港設置中共「國安機構」。國際質疑中共侵犯香港自治,更加無所忌憚,香港「一國兩制」已敲喪鐘。
鳴人堂
May 30, 2020


吳介聲/香港418大拘捕:「趁疫打劫」再度激起抗爭?
4月18日,香港警方對民主派領導人進行突襲式大拘捕,被譽為「香港民主之父」的李柱銘,以及吳靄儀、黎智英、梁國雄等十餘人被捕。這是港府對民主人士規模最大、層級最高的拘捕行動。國際輿論抨擊港府在疫情肆虐下趁火打劫、秋後算賬,冷卻一季的香港抗爭恐將再度升級。
鳴人堂
Apr 25, 2020


從憲法角度思考撤僑的法律爭議
在武漢肺炎疫情肆虐蔓延的全球危機中,各民主國家均面臨「限制人員移動、防止疫情擴散」與「優先保護本國國民生命與健康」的政策兩難。當政府關閉國門,禁止疫區旅客入境時,亦須兼顧本國國民返鄉的權利。而政府基於防疫必要採取之國境管制、資源管控、人員管理等作為,除直接影響個人旅行與行動遷徙自
姚孟昌
Feb 24, 2020

禁止醫護出國,挑動了什麼神經?
陳時中指揮官透露,為了因應疫情,避免因為由疫區返國後被強迫隔離,減損醫護人力,因此即日起限制所有醫事人員出境。消息一出,引起軒然大波,許多民眾紛表贊同,相對之下醫護人員叫苦連天,接連抱怨出國費用無法退款、政府怎能限制人身自由?頃刻,官方態度隨即轉彎,表示目前僅有方向,會以指引的方
陳亮甫
Feb 24, 2020


防疫作為國家意識的啟蒙──從施密特重估主權、民主與政治
連日以來的武漢肺炎疫情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願感染者能夠早日康復、逝去者能夠安息之餘,疫情所引發的各種爭論,對台灣人而言亦不失為一次難能可貴的政治教育。因為它能幫我們釐清,為什麼此時劃定同胞的界限是重要的,而違反這樣的界限讓人深感憤怒的情緒又為何是正當的。
陳信仲
Feb 23, 2020


【書摘】《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
不僅僅只有那些關於歐巴馬的傳言被證實為非,其他不實的流言,像是九一一攻擊事件的主謀為海珊等,也一一被戳破是假的。生於現代的我們,輕易就能查證事情真相,無知的現象卻持續蔓延,令人不解。那麼,為何這些假消息不但繼續流傳,還有數以百萬計的人願意相信?為何人們會如此無知愚昧?
人文社群
Dec 13, 2019


談《蘋果日報》的《美麗島》40周年特刊
吳乃德日前發表一篇文章,提醒我們縱使歷史記憶不是歷史,但是歷史記憶卻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更是每一個民族之所以存在的重要資產。12月10日的《蘋果日報》以「民主之春」為題,隨報附贈厚達40頁的《美麗島》雜誌40周年復刻本,在這座島嶼的民主與自由面臨危機之際,以這種復古而開新的方
藍士博
Dec 12, 2019


從「被鄙視的民主」到「民主成功的故事」──東亞地緣戰略變遷與台灣民主認知的曲折過程
四十年前因著美麗島事件出現反對菁英一批批前仆後繼,不畏犧牲,以及台灣社會當時展現出對公義與正直的堅持,蔚成龐大的民主浪潮,導致原先在美麗島事件訴諸軍警鎮壓以肅清反對勢力的蔣經國,之後也被迫向國際媒體承認自己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蔣家人不能也不會參選總統、以及解除持續四十年來的戒嚴
賴怡忠
Dec 10, 2019


美麗島事件四十年:有終局之戰嗎?
網路流傳押解大批被綁青年列隊入火車北上的影片。倖存者身心嚴重受創,兩位藏匿理大者,被社工發現時,精神狀態已無法言語。犧牲慘烈,人稱「終局之戰」。 但世上真有終局之戰嗎?
盧郁佳
Dec 8, 2019


【書摘】《妖風:全球民主危機與反擊之道》
這本書嚴徵博引,揭發了中國如何用一系列驚人的手法操縱澳洲政治與社會。《無聲的入侵》原本預計如同作者的其他著作,由獨立出版社愛倫昂溫(Allen and Unwin)出版。但在付梓之際,愛倫昂溫卻因為害怕北京政府或其代理人的報復和法律行動,決定喊停。(根據報導,另有兩家出版社也拒絕
八旗文化
Dec 6,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