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is site was designed with the
.com
website builder. Create your website today.
Start Now
THINK TANK, THINK FOR TAIWAN.
部落格
焦點精選
專欄作家
講古特區
歡迎投稿
More...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
社會運動工作者的下一步:深化民主,擺脫被動的公民角色
社運團體較有機會對政治人物做長期與近身的觀察,評價政治人物,形成政策看法,並向大眾傳播。但社運工作者的主張,只是海量資訊中的滄海一粟,曝光機會低,就算曝光也可能被轉移焦點,難以影響輿論走向。
鄭曦
May 27, 2019
我的野草莓十年回望
這篇不為懷舊,事實上,野草莓是帶給我巨大創傷的一場運動。一個從未真正涉入社會運動組織及運作,此前只有救過流浪動物,甚至大學是參加「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AIESEC)的「外人」,在各種因緣際會下,竟然成了野草莓初期的深度參與者,運動期間承受的壓力與傷害,至今仍無法完全釋然。(當然
嚴婉玲
Dec 31, 2018
【書摘】街頭精神
必須承認的是,當權者仍會知道他們正在面對反政府的抗議者。畢竟,很難想像不受歡迎的當局可以受到熱情讚揚,如果這些不是出自於嘲諷,還能是什麼原因?但是,警察或維安部隊要如何分辨真正的抗議者,以及那些「名符其實」只是剛好外出、又剛好待在那裡的人?抗議者的動作可以簡單到只是吃個三明治、拍
斯蒂夫.克羅修(Steve Crawshaw)
Nov 23, 2018
一位校園自治參與者看18歲投票權
在現行各種法規中,大多數的「義務」皆是在18歲即需承擔,如兵役、繳稅、刑事責任等等。像是駕照、菸酒等年齡限制,亦都是隨之解禁。但一個成年人,卻無法一同獲得參政權,這樣的年齡差距實需思考是否合理,否則就是對於參政權的不當限制。
陳建勳
Nov 22, 2018
學生自治──個人與集體的社會參與
學生政治參與率的提升並非一蹴可幾,社會結構亦需要世代間的努力,然而筆者有兩項拙見,多少能緩解以上問題,進而提升學生會在社會、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 最簡單的,更加任務性的活動流程。在表態前,視事務的嚴謹程度去調整意見收集的方式,如須以學生會名義參加民間正式連署,可能就需要非常嚴謹
朱震
Nov 4,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