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莫讓中火撤照延遲臺灣能源轉型進程
台中市政府於12月25日以台電違反生煤自治條例為由,三度開罰台中電廠900萬元,同時廢止二號機與三號機兩部二部機組的許可證。面對中市府的動作,台電立即的新聞回應中,則以此舉極有可能造成夏季某個期間的備轉容量率從目前10%以上的綠燈(供電充裕),降至10%以下的黃燈(供電吃緊),說
趙家緯
Dec 29, 2019


展現氣候政治意志,擺脫減碳後段班
圖片來源:Pixabay 每年氣候變遷締約國大會之時,對於臺灣氣候變遷主管機關、相關智庫與公民團體而言,重頭戲之一乃是德國看守組織(Germanwatch)發表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趙家緯
Dec 15, 2019

急速減煤中的城市責任──談台中火力電廠
面對當前爭議,中市府強調是中央的能源政策問題,導致中火無法如期減煤。亦有支持核能者表示,若可續建核四,就可讓中火發電量減少一半。但續建核四工期至少需要七年以上,顯非中火減煤解方。
趙家緯
Dec 1, 2019

韓陣營的能源政策不合時宜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陣營於11月13日召開名為能源政策的記者會,但綜觀記者會論述內容,除批評當前的能源轉型政策之外,強調將在「人民同意,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會重啟核四」,並未提出任何完整的政策規劃。本次記者會把核電視為萬靈丹,對比國際能源轉型討論焦點,顯得不合時宜。
趙家緯
Nov 17, 2019


誰說綠色新政是空想?──兼談臺灣能源轉型想像
前些日子,臺灣媒體多有報導高齡81歲的知名老牌影星珍芳達連續三週於美國國會大廈前面參與”Fire Drill Fridays”氣候抗議行動,而被綁上束帶逮捕未能參與影展頒獎典禮一事,但多數的報導中,並未提到珍芳達表示她是受到知名作家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新書的啟
趙家緯
Nov 3, 2019


臺灣循環經濟大聯盟的行動備忘錄
三年多前,蔡英文總統於就職演說時提及「循環經濟」一詞之後,這三年共有250場左右的循環經濟相關活動,包括論壇、商展等。而經濟部與環保署在十月中旬,更合作推動了循環經濟週,在副總統見證下,成立了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藉此時機檢視過往三年「循環經濟」推動的不足之處,方可形塑具體的行動議
趙家緯
Oct 20, 2019


把握改革良機,方能世代共贏
民進黨此次的決議文,納入不少國際上重視,但臺灣政治場域稍嫌陌生的字眼。若進一步發展下去,其實可具有美國民主黨眾議員亞莉珊卓.歐加修─提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常被稱為AOC)拋出「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衝擊與影響了美國民主黨主流
趙家緯
Oct 6, 2019


臺灣不可輕忽的戰役—氣候戰
面對國際上對氣候變遷議題關注的激升,甚至促使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過程中,CNN 安排了場長達七個小時的氣候政策政見發表會,讓十位初選參選人,有完整時間說明其氣候政策。
但在同樣面對總統大選的臺灣,此議題並未獲得政治人物關注,然而依據2018年時的全球氣候風險指數,臺灣氣候風險指數
趙家緯
Sep 22, 2019


亞馬遜雨林大火,臺灣有啥責任?
依照最新2018年「森林500強」(Forest 500)報告,國際大品牌雀巢、瑪西、金百利克拉克等,在該評比目前都在取得四顆星(滿分為五顆星)。臺灣2018年時被列入評比的企業,卻最高只有一顆星的表現.......
趙家緯
Sep 8, 2019

請給我一場總統級的能源論辯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市長與國政顧問團成員張善政、杜紫軍與黃士修等於8月22日的網路直播,說明其能源政策。但在三十分鐘的討論中,多僅聚焦於核四推動,並批評現行綠能推動過於躁進。但此兩論點從國際趨勢以及國內政策發展上,並不切合實情。
趙家緯
Aug 25, 2019

莫拉克風災十年省思──擺脫枉死國惡名
「699人死亡及失蹤」、「51萬668人受災」、「1998.3億元的損失」,這是十年前莫拉克風災挾帶的極端豪雨下,在臺灣留下的印記。防災國力的衡量指標,絕非只是衛星圖像解析度與水利工程發包率,而是該回頭檢視這十年來臺灣是否已重整了國土秩序,以因應極端氣候的風險。
趙家緯
Aug 11, 2019


自由民主永續之旅,想像臺灣2030
蔡英文總統於7月21日結束「自由民主永續之旅」,國內輿論多關注小英總統在美國的過境行程,凸顯的自由民主價值,而「永續」對於「加勒比海友邦」的意義,則鮮少獲得重視。但若從出訪時機、行程以及實質合作內容上,「自由民主永續之旅」真正的關鍵字乃為「永續」一詞。
趙家緯
Jul 28, 2019


「能源轉型」將是 2020 大選決勝關鍵?
依據沃旭能源2017年的民意調查,臺灣民眾認為全球最重要前三大挑戰分別為氣候變遷(有86%受訪認為其為全球挑戰)、老化(74%)、能源供應安全(67%),顯示臺灣民眾極為關注氣候與能源政策。
趙家緯
Jul 14, 2019

反轉暖化的循環經濟
如何降低經濟體對於物質的需求,關鍵在於如何改變過往「開採→生產→消費→丟棄」的線性經濟模式,建構一具修復性(restorative)與再生性(regenerative)的工業生產與消費系統,也就是循環經濟模式。
趙家緯
Jun 30, 2019


中美貿易戰與氣候變遷
中國與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分占全球的29%與15%。中美貿易戰除將重寫全球政治經濟版圖以外,亦將對氣候變遷此全球關注的鉅變挑戰,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分析中美貿易戰對台灣利弊得失之時,亦須帶入環境視角,方可全面性的研議臺灣的因應對策。
趙家緯
Jun 16,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