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mage by Steve Howard from Pixabay
牧羊人的社會困境
個人利益有時會和群體利益衝突,此時如果人們只關注自己的利益,可能造成群體傷害,這稱之為社會困境(social dilemma)。在心理學中有一個經典的社會困境故事。
碧綠的草原上住著一群牧羊人,草原供給了牧羊人生存之所需。每個牧羊人都需要草原去餵養他的羊,但草的長成畢竟需要時間,牧羊人們必須有所節制,如果大家都只畜養適量的羊隻,那麼所有的羊都能吃飽、每位牧羊人都能因此得利,而牧草也能生生不息地成長。但樹大必有枯枝,人多難免自私,有少數自私的牧羊人想要得到更多好處,於是開始偷偷地多養了幾隻羊。
一開始由於自私的人不多,草原也還撐得住,但隨著時間過去,多養羊的人愈來愈多,牧草消耗的速度也愈來愈快,終於有一天牧草生成的速度抵不上消耗的速度。草原上的牧草愈來愈少,由碧綠轉為稀疏,最後只剩下荒蕪的黃土。所有的牧羊人,包含那些以為多養羊可以獲益的牧羊人,都因此受害。從此再沒有人能從草原上獲得好處。
這是一個典型的社會困境(social dilemma)的例子—人們為了自利而作出某些可能傷害群體的行動,當人數少時這傷害並不明顯,但是當人數累積到一定數量時,就會對群體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社會困境可以用來解釋許多人類面臨的困境,小自生活瑣事,例如尖峰時刻人們覺得自己稍微搶快一下應該不會怎樣,但當很多人都這樣想就會塞車;大至人類滅絕,例如人們覺得自己不作垃圾分類應該影響不大,但當許多人都這樣想,環保問題就日益嚴重,終於危及人類生存。
塞爆的人潮是防疫的社會困境
台灣目為止的防疫成果,據媒體報導已是世界典範,而從各項客觀數據來看,身為台灣人的確是安全而幸福的。但原本應該帶給人們小確幸的連續假期,卻為防疫注入了不安的因素,四天的清明連假各大觀光景點湧入超乎預期的人潮,疫情指揮中心甚至必須發出國家級警報,來降低未來疫情爆發的可能風險。
在連假時出遊的人,其實就像想多拿一點小小好處的牧羊人:「夜市、風景區,就算多我一個人也不至於對疫情有太大影響吧。」如果只有少數人這樣想,的確不會造成傷害,然而當有一定數量的人因為這樣想而出遊時,每個人雖然在這出遊中獲得小小的好處,但兩週後所造成的後果恐怕就不是所有人能共同負擔得起的了。
重點在於訊息量不足
這樣說來,或許會讓人們開始責怪那些連假出遊的人真自私。但其實這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社會困境肇生的起點的確是人們的自利心態,但真正造成巨大傷害的,並不是這自利心態,而是人們不知道別人和他想得一樣。為什麼在疫情蔓延之際,人們仍然甘冒危險出遊?因為大家並不知道有那麼多人和自己想法一樣。
事實上如果早知觀光景點會攘來熙往、人潮洶湧,多數人應該不會願意讓自己暴露在這種危險之中。連假出遊人潮超出預期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多數人都以為只有自己要出遊,如同每位偷偷放牧的牧羊人,都以為只有自己多養了幾隻羊,其他人並不會這樣作,草原不會因此荒蕪。
因此,造成社會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資訊不足。如果每位牧羊人都知道別人也會偷養羊,而草原負荷量不了,那麼社會困境發生的可能性會低很多,如果每個人都知道別人也打算在連假出遊,那麼很多人可能會取消出遊,不會生出如此超乎預期的人潮及傳疫溫床。因此資訊量是重要的。
試想,如果在連假前曾宣傳:「此次假期,XX夜市預計每日會湧入一萬人。」得知這類訊息後,還有多少人還會願意讓自己曝露在和數萬人共處的傳染風險中?足夠而明確的訊息會抑制人們出遊的意願,於是防疫與假期碰撞的社會困境也就較不易發生。
起於自利,也能終於自利
最後,社會困境的一個弔詭是,那些本來以為自私行為可以讓自己獲得更多利益的人,最終也會成為自己行為的受害者—自私牧羊人的行為最終不只傷害了其他牧羊人,也傷害了自己。社會困境的起點是自利(self-interest),其終點也是自利。雖然我們可以樂觀地期待人們有美善的一面,呼籲大家多為群體著想,但相較之下訴諸於自利動機可能更有效果。
給予牧羊人足夠資訊之所以能遏止過度放牧,並不是因為這些資訊讓牧羊人良心發現,而是因為這些訊息告訴他,他的自私行為最終會反饋回來傷害到自己。如同金庸小說中的七傷拳,告知此招不只「傷人七分」,還會「自傷三分」甚至「自傷十分」,會使人們更避免去採取看似有利,其實害人害己的行動。
社會困境就像芥川龍之介筆下的「蜘蛛之絲」。佛陀為了試煉人性,垂下一條蜘蛛絲到地獄,一開始只有一個人發現而攀爬想藉此脫離地獄,但後來愈來愈多人攀上了這蜘蛛絲,蜘蛛絲終於撐不住而斷裂,所有人於是再度堕入黑暗深淵。
如果在一開始人們就知道大家都像自己一樣會爭先恐後攀上蜘蛛絲,也知道攀附蜘蛛絲的下場,是會讓自己重重摔下,那麼那救命之絲不會斷裂。給予「足夠的資訊量」,使人們能夠得知其他人的行動意向,告知後果,藉此引發的人們的「自利動機」,是將社會困境理論用於防疫時的兩個重要考慮。
作者為政治大學心理學博士,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教授。一個實證科學的叛逃者,一個學術思想的流浪漢。著有《傻瓜也會寫論文》、《傻瓜也會跑統計》、《給少年社會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