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mage by Michael Gaida from Pixabay
隨著時間推移,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臺灣的確診個案逐漸升溫,臉書上多數社群媒體也幾乎被「新冠肺炎」的事件佔據版面,從大眾交通運輸系統的乘客幾乎都戴上口罩的現象來看,人們似乎已無法再輕視疫情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說整個社會都已身受其害。
臺灣在3月18日新增23名病例後,總數已達到100例。當天晚上,社群平台上就有不少網友PO出群眾在大賣場搶購衛生紙及物資的照片。其實不只臺灣,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全世界都陸續傳出瘋搶衛生紙的行為,甚至為此大打出手而出動警察、保全的怪誕現象。
先前,臺灣也曾發生過幾次搶購衛生紙的現象,而在政府介入調查後,也查獲惡意哄抬價格的廠商或刻意帶風向的傳播媒體。至於這次的搶購行為應無明顯的惡意商業操作,國內媒體也未將焦點放在群眾的搶購現象。我們或許可以從幾個觀點嘗試理解「群眾搶購」背後的真實意義。
從生物演化的角度觀之,人本來就有社會群聚的習性,而社會生活的特徵之一就是代間的相似性(intergenerational similarity),例如嬰幼兒時期學習父母的語言及溝通;從學校習得知識及同儕互動,亦或在公司學會逢迎奉承等,人始終都在不同團體間形塑自己以適應社會,也就是社會化的歷程。模仿他人的行為或思維邏輯是人的天性,社會證明原則(social proof)也說明,人們會參考他人的行為調整自己的行動,並降低自己的錯誤決策,也就是我們常有的心態:「反正大家都這樣做,我照做應該不會錯,即使錯了也不是只有我這樣」。因此,也就有了從眾(bandwagon effect)的現象。
在消費行為上,當大家都說某樣東西好吃時,就會有人想去試試看,因而造就了餐廳外大排長龍的現象。搶購物資也是如此,當人們在網路上看到其他人都在買某樣商品時,也會認為自己應該不落人後。
另外,群眾的不信任感常常反應在各種社會現實,像是不相信居家隔離的人沒有出門、不相信政府公告的確診人數及各項措施,甚至是因為嗆到而在公車上咳嗽,卻被其他乘客投以集體注視禮的那種坐如針氈,都是資訊病毒引起的負面心理反應。
恐懼本身就是具有傳染性的心理焦慮,不信任感可能源自於人們對病毒的恐懼,而恐懼又是來自於人們對病毒的無知,就好比新冠肺炎產生的集體恐懼感導致群眾透過搶購物資的集體行為。或許,當我們看到囤放在家裡的食物與日常用品時,就能因此尋得心理上的慰藉。
搶購物資到底對不對?從現實面來看,臺灣目前應無民生物資短缺的情形。然而,群眾得以透過購買民生用品這種未雨綢繆的「超前部署」行為,讓自己得到些許的平靜,應無不可。再者,戴口罩、集體搶購的種種行為也可能是源自於臺灣人對於疫情過度謹慎的心態,從防疫的角度來看,這些行為或許是利大於弊(話雖如此,也應盡量避免群聚購物,否則再多防疫作為也顯枉然),畢竟減少出門的機會就可能降低被傳染的風險,倘若有隔離之必要,家中也有足夠資源。
至於為何每次搶購物資都有衛生紙?或許是因為衛生紙是日常使用的必需品,也代表著文明生活的底限;又或是看到貨架上明顯空蕩的衛生紙專區時,不安感受更加明顯的錯失恐懼現象(毛遠揚,〈肺炎疫情:衛生紙如何成為搶購物資?〉),都可能是人們購買衛生紙的原因。如果這個現象反映了集體社會的行為,我們也該關注不肖業者囤積商品哄抬價格,或是媒體散布不實訊息製造社會恐慌等不法情事發生。
目前任職於法務部司法官學院,並擔任助理研究員一職。以前的興趣是毒品犯罪,近來則樂於關注臺灣社群平台的網路生態,並著手進行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