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王丹

老調重彈背後的見獵心喜——談習近平「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講話


1月2日,中共舉辦「《吿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在此之前,中共官方媒體一再預告,習近平將在會上,針對台灣問題發表「重要講話」,這讓外界對習近平講話充滿好奇和關注,想聽聽習近平在兩岸關係上是否提出新論述。帶著同樣的好奇,我收看了習近平講話的直播。我想,絕大多數收看的人應當都跟我一樣,會非常失望。因為習近平一番有氣無力,草草結束的講話,基本上就是老調重彈,並沒有提出任何重大的新的政策宣示。然而,在這一番老調重彈的背後,仔細梳理習近平講話的內涵,我們還是可以多少揣摩到一些,在台灣去年年底的地方選舉之後,中共在台灣問題上的微妙心態。


首先,在習近平講話的前半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他把「祖國必須統一」與所謂的「民族復興」反覆緊密連結在一起。「偉大復興」這個詞被反覆強調,其中的涵義非常清晰,那就是把「統一台灣」這件事正式列入所謂「中國夢」的清單中,把是把收回台灣作為「中國夢」的重要指標。換句話說,習近平講話傳遞出的訊號就是,未來中共在意識形態上,將會把「統一台灣」作為中國是否能夠成為崛起的大國的重要內涵,來進一步煽動民族主義情緒,作為鞏固中共統治基礎的手段之一。台灣問題對於中共來說,已經不是兩岸關係那麼簡單,而是成為中國內部政治發展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這個論述,恐怕會更貼切一些。


其次,習近平的講話始終圍繞著一個概念展開,那就是「兩岸一家親」。他說,「家裡事,要家裡人商量」,這是「兩岸一家親」的概念;他說要讓「台灣同胞」分享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的成果,這也是「兩岸一家親」的概念;他反覆強調要依靠「台灣人民」,也無外乎要彰顯「兩岸一家親」的概念。看來,在未來的兩岸互動中,「兩岸一家親」將成為中國方面宣傳的主軸。


眾所周知,「兩岸一家親」是以柯文哲為代表的非藍非綠的政治力量提出的主張,習近平講話如此強調這一點,可以隱約看出中共對台灣2018年11月的地方選舉的結果的某種判斷,那就是:在他們看來,這次地方選舉的結果,是綠營的失敗,但是也不是藍營的勝利,而非藍非綠的力量將是未來台灣的主導性政治力量,中共對柯文哲的看好,幾乎可以說是呼之欲出。


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表「習五條」談話。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第三,在老調重彈的前提下,習近平的講話也透露出一些新的提法。例如,他在講話中發出「倡議」,呼籲台灣各個黨派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與中方進行「民主協商」。這樣的主張,算是這次習近平講話中罕見的新論述。這裡,「代表性人士」指的是誰,就頗堪玩味了。按理說,長期以來,能夠被中共認可為可以對話,可以協商的「代表性」力量就是國民黨和泛藍陣營;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這次講話提出「代表性人士」這樣的新概念呢?


我認為,習近平口中所謂的「代表性人士」,指的就是韓國瑜。只有韓國瑜,才是區隔舊的「代表性政治人物」的所謂「新民意」的標竿人物。換句話說,習近平的講話,反映了中國方面對於台灣去年的地方選舉的見獵心喜的心態,反映了他們對於所謂「台灣新民意」的期待。正是出於這種期待,才會有這次習近平講話中對於台灣的「代表性人士」代表台灣與中國談判的「倡議」。從這樣的定調可以判斷,未來中國方面的台灣政策,將會向以韓國瑜為代表的地方縣市首長傾斜。


最後,綜合分析這次習近平的講話,我們可以感受到態度上的「溫和」而不是「強硬」。在講話中,習近平不斷地直接向「台灣同胞」喊話,說統一後「台灣民眾將安居樂業」,台灣將「更加安全,更有尊嚴」。這明顯是受到去年11月的地方選舉的結果的鼓舞的證明。與此前中國不斷進行武力威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習近平講話試圖釋放出善意。這說明,中方對於這次台灣的選舉展現的「新民意」充滿期待,他們認為這次選舉的結果,證明台灣人更在乎的是經濟利益而不是台灣的主權與尊嚴,因此才會不斷地用「分享中國經濟成長」這樣的口號來對台灣人發動軟性攻勢,這也是一種見獵心喜的表現。


從這次習近平講話可以看出,台灣的地方選舉的結果,讓中共對於「和平統一」重新產生了期待。對於從政治到經濟都焦頭爛額的中共來說,完成與台灣的統一根本就是他們的救命符,而他們也心知肚明,武力統一的方式絕對是兩敗俱傷,甚至可能斷送他們的政治前途。而現在看到台灣的政治鐘擺開始搖動,「和平統一」的希望再一次出現,這是他們必須珍惜的機會。老調重彈,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重新對「和平統一」抱有期待的表現。只是這樣的期待,是否會實現還是最終會破滅,這,就是台灣人民要做出選擇的事情了。




作者是1989年北京學生運動領導人之一,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現為華府智庫「對話中國」創辦人兼所長,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合作研究員。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