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進入倒數60天,觀察這場選戰的勝負,除了藍綠與柯文哲的互動,將牽動政局變化之外,六都中的新北、台中、高雄,將會是評斷藍綠勝負的關鍵,勝負結果更將影響「英德體制」是否能夠繼續往前走,一起攜手捍衛2020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
雙北、台中與高雄,歷年來的首長選戰,此幾大都會區原本藍綠基本盤差距就不大,藍綠勝負最後取決於候選人本身、大環境變遷與非都會區的結構性因素。圖片來源:林佳龍臉書
六都中,如果民進黨攻下新北,其他均能守住,即算中贏或小贏,但如果輸掉新北,僅守住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四都,大致維持現狀,那就只能算平盤,若不慎丟掉台中,可謂小輸,但如果高雄或桃園出現巨變,大輸的局面出現,若再加上其他縣市的結果不如預期,英德領軍的綠色執政團隊將面對極大的壓力。反之,若選戰結果差強人意,英德體制獲得喘息,只要趁機微調執政團隊即可化解壓力。
雙北的戰局,府院黨高層心裡有底,外在環境並不利於民進黨,但至少得讓綠色執政團隊保留元氣,持盈保泰,以備戰二年後的總統大選與國會改選。地方政治的重要性的確存在,但攸關中央執政權的2020年總統大選才是更重要的政治目標,因此,台北政壇不斷傳聞,部分綠營高層思考,即便姚文智無法衝到第二,也要設法拉下柯或讓柯難看,此推論有其合理之處,畢竟柯文哲的威脅不一定只侷限在首都圈,無法「被控制」的柯文哲怎麼看未來的總統大選,才真正讓綠營政要們芒刺在背。
先讓基本盤歸隊,再視議題操作搶攻游離票,再加上應付偶發性質的游擊戰,以戰養戰或以戰止戰等,以上這些都是很常見選戰的節奏。從過去民調的實證經驗來看,越接近投票日,基本盤就會逐漸歸隊,表態率較為提高,這也是越接近選戰,民調越來越拉近的原因之一。特別是雙北、台中與高雄,歷年來的首長選戰,此幾大都會區原本藍綠基本盤差距就不大,藍綠勝負最後取決於候選人本身、大環境變遷與非都會區的結構性因素。
對於民調的結果,基本盤的判定不難,但影響民調預測準確度的關鍵,在於如何判斷未表態或表達「中立」者的投票傾向,最後階段刻意操作的議題發酵,其戰略目標,很多時候就是針對這些二到四成(或更多)不願表態的選民,進行挖牆腳或鬆動對方的選戰策略。
相對於充滿理想與熱血的年輕選票,有著產業背景的中產階級選民,很高的比例具有經濟投票的特性,亦即,經濟好時投給執政黨,經濟不好時就拉下執政黨。以產業結構特殊的台中為例,精密機械工業群聚在近60公里的產業廊道內,中小企業呈現輻射狀散佈,經濟選民的比例相當高。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雙北、高雄、桃園等都會區,因此,民調的變化也會跟著經濟選民最後的選擇或流動,進而產生起伏變化。
當然,民調的變動有太多複雜的推論,各方解讀也不一。不過,最弔詭的是,民進黨執政後整體經濟表現不差,若以最敏感的股市為例,2017年5月股市上萬點之後至今,萬點快變成常態,但這樣的執政評價,竟然沒有完全投射在執政黨、總統或行政院長的支持度上,一般社會大眾對政治的無感似乎無法徹底解釋其原因,不過,是否因為綠色執政團隊負面消息太多,用人不當,財富分配依然過度集中,部分執政團隊成員缺乏核心價值與方向,或者與「中國因素」的干擾有關,尚待選舉結果與後續的政局發展告訴我們答案。
以「英德體制」為核心的民進黨執政團隊,已經沒有再犯錯的本錢,接班梯隊的未來,可能就視2018、2020年兩場大選的結果而定;至於國民黨,總是試圖重整旗鼓但卻找不到施力點,原本應該將這場地方選舉視為是培養未來政治領袖的戰場,但卻看不出有任何的規劃或佈局,若宮廷內鬥的慣性不變,死抱黨產與舊價值、不知改革的心態不除,國民黨要再度重返執政,就只能等待對手的自然衰敗了。
總之,選戰結果一出爐,「英德體制」的未來前途也會有初步的判定,雙方是繼續攜手合作走向2020年?或者,有各自的政治算計?目前看來,外在環境越不利,「英德」越有不能分開的壓力,畢竟在同一艘掛著綠色旗幟的船上,只有讓船繼續順風前進一途,只是,若年底選戰綠營的選舉結果太難看,甚至大輸,那雙方可能就會重新思考彼此的戰略關係了。
作者為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