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工業港都的漫長轉型路
高雄的轉型,早期以環境復育及興建基礎建設為主,如壽山、愛河的重現生機,捷運的興建,並引入國際建築師,具有設計感的大型公共工程。後期則是以1999年通過的「多功能經貿園區」,也就是今日的「亞洲新灣區」為主軸,此為經濟功能不再的舊港區及戲獅甲工業區為主要基地,思考如何從工業港區轉型。
御飯糰
Nov 1, 2018


誰在扯後腿?《高雄管線自治條例》的立法始末回顧
總的來說,高雄氣爆發生後,馬政府以「違法違憲」等諸多理由,對《高雄管線自治條例》採取百般刁難的敵視姿態,一路扯後腿。所幸天佑台灣,2016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不僅革新了台灣的政治版圖,也讓經濟部、法務部的法律見解有了如白海豚般的神奇大轉彎。一直延宕到2017年6月底,就在《高雄管
羅承宗
Oct 30, 2018


別再漂了,來談真正的人口遷移議題
最近臺灣掀起一波討論人口遷移的熱潮,然而當中有許多言論逞臆而斷,缺乏科學根據。身為一名研究人口的社會學家與地理學家,自當提供正確資訊,幫助提升公共議題的討論品質。本文依序回答三個問題:南部人口真的流向北部嗎?人口遷移就是「漂」嗎?用勞保資料看人口外移恰當嗎?
葉高華
Oct 28, 2018

哥選的不是市長,是語言統戰
韓國瑜的戰法,神似步步為營地跟隨中國侵略台灣的戰略變招;李登輝時代的對台恐嚇,陳水扁時代的圍堵孤立,馬英九作為內應的經濟併吞,一一失效後,中國如今傾全力嘗試瓦解台灣人的精神與靈魂。依據這個戰略目標衍生的戰術,是大半年以來的假新聞攻勢。而假新聞這個武器本質性的核心,是語言。韓國瑜戰
石牧民(Tsio̍h Bo̍k-bîn)
Oct 22, 2018

簡析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的幾個現象
但或許我們該問的還是,如果高雄對國民黨並非鐵板一塊的選區,為何要找一個台北人來參選?國民黨到底自1998年輸掉高雄市之後,是怎麼對待這塊土地,用什麼樣的視角來看高雄的轉變?又為什麼到2014年國民黨才首度失去議會,民意明明長期穩固,卻連在地從政黨員都無人願戰?那高雄市民不願給國民
林子堯
Oct 14, 2018


令人驚訝又悲哀的台南市長選舉
這樣的疑惑在最近似乎也陸續得到證實,除了拒絕參加給問活動外,林義豐也拒絕對台南在地環團所提出的「撤銷龍崎歐欣掩埋場水土保持計畫」承諾做出具體回應,理由是「無法預測未來」。同一時間,我們看到林義豐上了中天吳宗憲主持的綜藝節目「小明星大跟班」。
嚴婉玲
Oct 8, 2018


世上最遠的距離:那些無能為力的日常在眼前發生,卻只能繼續拍攝
選舉年,我們影視業從業人員總會有段時間投入競選影片的製作,配合不同職位的民意代表與幕僚策略,執行各種競選影片內容,化身成候選人的彩妝師,在民眾面前將各式理念、議題、立場呈現清楚;身為記錄者,同時也是一般市井小民的身分,在這過程中常會在心裡產生思辨,但更普遍的情況是我們就像透...
樂鹿
Sep 27, 2018


英德體制能否繼續走的關鍵戰
選戰進入倒數60天,觀察這場選戰的勝負,除了藍綠與柯文哲的互動,將牽動政局變化之外,六都中的新北、台中、高雄,將會是評斷藍綠勝負的關鍵,勝負結果更將影響「英德體制」是否能夠繼續往前走,一起攜手捍衛2020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
鄭任汶
Sep 27, 2018


我看第一市場改建爭議
我曾應柯市長之邀,擔任台北農產公司董事,以我第一線理解北農及一市營運經驗,跟各位分享我對於一市改建的看法。目前大台北地區有4個果菜批發市場,分別是台北的一市(在萬華)、二市(在濱江),新北的三市(在三重),和新成立的板橋市場。...
楊儒門
Sep 6, 2018


台北市長選戰的一齣穿越劇插曲
話說本週一(3日)早上,正當我吃著早餐配報紙時,忽然看到全版的廣告以及大大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大頭照,仔細一瞧,瞬間以為自己是不是在咬火腿時觸碰了什麼神秘的開關,穿越時空回到2014年。因為眼前的廣告內容,正是當年被國民黨視為至寶,要給柯文哲一刀斃命的法輪功器官仲介疑雲。...
陳子瑜
Sep 5, 2018


尿布與大聲公都不可或缺:「歐巴桑」現身的時代意義
太陽花運動之後,理念的極限? 本次投入大量候選人參選的準政治聯盟「歐巴桑聯盟─生活政治小民進擊」,事實上是從全台各地的「親子共學團」系統轉型而來。圖片來源:「歐巴桑聯盟─生活政治小民進擊」粉專 2014年年初,長期主張美國應協防台灣的現實主義政治學者John...
畢慕瑜
Sep 2, 2018


政治的魅力與除魅──政治家的風範兼紀念馬侃參議員
我對近代大多數國家認同的民主政治其實認識很晚。我在1969年離開臺灣。在那之前,說真的,我對政治的唯一認識就是它非常險惡,政治家非貪即詐,沒有一個是好人。我到了美國以後,起初也是維持這樣的看法,直到季辛吉出任美國國務卿,促成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國,讀了《紐約時報》名記者雷斯頓(...
李弘祺
Sep 2, 2018


政治的顏色,關係到友情的彩度?
隨著今年11月24日的直轄市長及縣市長等九合一選舉的日益接近,政治或公共議題占據媒體的版面逐漸擴大,民眾在日常生活對這方面的議論,往往隨著選舉日期的倒數,熱度也將慢慢加溫。 近年來許多公共議題,從統獨、反核擁核、挺同反同、廢死反廢死……總是在社會上引爆兩方的論戰,有些親友因...
詹鎮宇
Aug 30, 2018


你知道你們里長是怎樣的人嗎?
前幾天在家裡吃晚餐時,母親突然提起我小學時曾去補習過的老師要出來選某一里的里長,我當時聽到的第一個反應是「喔,那可能會被以前教過的學生踢爆常亂打學生吧。」母親隨即輕斥我「不要亂說話!」。 不似議員以上的層級,選里長,黨派絕對不是最重要的選擇考量,多數里長候選人為求得最多支持...
嚴婉玲
Aug 29, 2018


兩岸難以一家親,但政客的利益可以
中國在這二個月來,密集的對台灣政府發動了一場無所不用其極的攻勢,想也知道是衝著年底選舉而來,隨著選舉日子接近,攻勢也只會更為猛烈。但另一方面,中國卻又頻送秋波,發動一連串更軟的「對台數十項措施」,更煞費苦心的營造兩岸親密的外觀,實在噁心至極。然而,國內過去諸多泛藍偽裝無色的...
默聲
Aug 26,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