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藻礁公投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日前表態連署後,佔盡媒體版面聲量,得到空前關注,連署數一舉突破門檻。但網路媒體報導內幕,發動公投者主動透過中間人聯繫國民黨,更讓這陣子綠營側翼的非理性進攻,得到合理性,在公投勢必成案、進入8月的投票對決之後,這一罩門恐怕也讓藻礁公投陷入藍綠對決的機會越來越高。
圖片來源:華視新聞頻道Youtube頻道
執政黨面對今年必須投票的「核四啟封、反萊豬、公投綁大選、遷三接護藻礁」四案,並未採取另提公投對案的對決手段,那麼執政者及綠營支持者的因應策略,還能做什麼?
公投題目寫法決定公投結果?
其實早在今年公投送案倒數時刻前,筆者也曾想過若自己是執政黨,由行政院提案或立法院通過反制公投也是方法之一,尤其從公投題目的設計來看目前重啟核四和護藻礁兩個題目:
A.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
B.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
其實這兩題目很有趣,正好與能源息息相關,A案要核四啟封商轉、B案要三接離開目前預定地,而環團可能希望A案否決,B案通過。但投出來會是這樣嗎?兩案的立場,A案是希望已經蓋下去的電廠商轉,B案是希望已經通過環評的接收站不要蓋。兩案的寫法也有明顯的差別,A案強調電廠的「現況」,B案則強調接收站「周遭環境」。
如果,我們把兩案的行文方式,直接倒過來, 把公投目標顛倒過來,希望三接完工、核四離開目前廠址,投出來結果會不會一樣:
C.您是否同意核四電廠應遷離國人居住、教育、遊憩、工業、商業、農漁業、養殖業、畜牧業用地及設施至少二十公里之地。
D.您是否同意已通過環評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依法定計畫興建,提供發電所需天然氣,以確保在發展綠能發電過程中,以燃氣逐步取代污染性較高的燃煤,以及確保北部電力供應穩定。
個人猜想,在「A、B」案這個時空裡,會是否決三接、迎接核四。但在「C、D」案這個時空裡,可能會續建三接、否決核四。如果「A、B、C、D」四案併陳,結果可能就更難猜測。但如果明明同樣的目標,卻因為發動者及主文文字的不同,造成公投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那麼是哪個因素造成的?
公投案主文及規則設計問題,值得後續探討公投法是否要修正。但眼下執政黨除了與環團持續溝通,這是前一階段已在做的事,接下來是與社會大眾,也就是投票者溝通。這當然有一定難度,因為如果明天就投票,走進投票所的民眾看到這樣的題目,恐怕完全不懂什麼是三接、藻礁,直覺上投下同意的機會比較高,包括不了解燃氣比燃煤更加環保乾淨,更不會知道目前的三接規畫版本已是當年國民黨版本的10分之1替代方案。
找上國民黨合作引爆藍綠對決
但其實在藻礁公投發動者找上國民黨、國民黨也順勢跳下來宣傳,造成綠營側翼全面開戰的情況之下,藻礁公投與其他2021年公投案一樣,已陷入藍綠對決的難解題。
確實,原先藻礁公投的連署進度緩慢,可能會像2018年的兩項勞權公投一樣無法通過第二階段連署而成案,讓2021年的公投較單純的剩下三個由國民黨主導的公投案。
不過就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帶頭宣傳連署後,據了解,執政黨上下,從府院黨的態度,一直仍保持低調,避免刺激議題,尤其是考量無論藻礁公投有無成案,核四公投案仍然是執政黨要與環團合作的項目,提前撕破臉對民進黨沒有好處。
只不過這一波從國民黨開始炒熱藻礁公投聲量後,加上並非綠營可控制、完全沒有也不必在乎民進黨接下來策略的側翼,由於所謂「2018PTSD」讓他們加深了對環團攻擊,為公投連署推波助瀾,也是為公投突破門檻添柴火,更造成距離實際投票還有半年時間,兩造立場已陷入劍拔弩張的局勢。
對於綠營選民而言,同意方找上國民黨合作確實是引爆反彈的主因,尤其過去國民黨時期實際規畫是十倍大、232公頃的開發範圍,並且得到黃士修等擁核陣營的刻意連結消費,讓環境/經濟導向的議題,變成藍綠歸隊的政黨對決題。
有人形容藻礁公投找國民黨是與魔鬼交換靈魂,姑且不論這個評論是否過頭,但去年勞團的秋鬥直接讓國民黨帶著前總統馬英九這個以往被抗爭的對象,堂而皇之走入勞工運動現場,佔盡所有媒體版面的殷鑑不遠,無論這次藻礁公投是急病亂投醫、或是相信真的可以策略性與國民黨合作,接下來恐怕是難以切割擁核立場的國民黨。
國民黨號召支持公投的初衷是守護環境嗎?
尤其在8月迎接這個史上第一次公投日,實際要投票時,可以預想,國民黨動員支持者最直接的方式和口號,必定會是號召支持者出來「蓋下四個同意」,越接近投票日,環團「護藻反核」的聲音只會越難以與國民黨抗衡。但試問,國民黨號召投下同意的初衷是守護環境嗎?顯然不是,當然只是為了用公投否決包括非核家園在內的蔡政府決策的正當性。
同樣可以想見,屆時民進黨為了避免2018年慘劇重演,要如何動員?必定需要簡化論述、更快的方式就是簡化立場,擁護蔡政府政策,那麼當然是號召支持者全數投下不同意票。藻礁這一題,若在公投前,公投發起者與執政黨沒能再坐下來談,勢必就走向比2018年更激進的藍綠對決。
至於投票若全都通過,真的就會變成「以藻養核」、「棄氣改核」的局面嗎?事實上只要《公投法》第30條的「兩年條款」撐過,政府的政策方向未必要完全轉彎。
因為無論核四啟封或三接遷址,今年8月若公投通過後要從頭跑程序,一定都會超過2年,公投的制性在2年後就失效,政府仍可按照原訂的非核家園以及三接施工計畫進行。尤其三接若要另找替代方案,還要重新提出可行性評估、環評,甚至將來就算提出任何替代方案,也很可能要再遇到公投,站在政府立場,工程延後兩年,要付出的成本恐怕還比替代方案要花上十年來得簡單。至於這樣做的政治效應?就看是否會比要民進黨廢棄非核家園主張孰輕孰重了。
作者曾任立委助理及政治記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