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一、教廷利益就是地方教會的利益
從一個小故事說起。神父問教友們,「有天夜晚,教堂關門後突然起火,你們說神父應該保護什麼」?有教友說,「聖體最為神聖,應該是聖體櫃」;也有教友說,「歷史文物很珍貴,能救多少算多少」。神父搖搖頭說,「你們說得都有道理,但神父首要保護的是教友名冊」。在電腦尚不發達的年代,教友名冊記載的每個名字,代表每個堂區有多少教徒;而每個堂區累積起來的名字,又代表每個教區有多少遵奉相同信仰的人們。
教廷(the Holy See)由全球天主教會組成,教宗雖然貴為教廷元首、透過聖統制管轄全球天主教會,然而教會的核心價值,卻是由下而上的基層生存權利。對教廷來說,最重要的核心利益,就是這些堅守共同信仰的人們。2018年教廷和中國政府簽署有關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雖然並未對外公布協議內容,引發多方揣想,不過從教廷的基本原則來說,這份協議定然攸關著中國天主教會的生存。
自1957年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成立起,中國教會在共產黨逼迫下,檯面上切斷與教廷的聯繫,僅保留暗地聯繫渠道。愛國會自主自辦教務的作法,導致中國天主教會長期存在著教區劃分、主教空缺、神學靈修培育不足的問題。數十年來,隨著忠於教宗的地下團體,以及隸屬愛國會的公開團體,兩者矛盾浮上檯面,同教區重複任命主教、主教高齡化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
主教是耶穌門徒(apostles)的繼承人,同時也是教義的導師(天主教法典第375條第1項)。沒有主教的教區,就像缺少牧羊人的羊群。如何從中國眾多神職中,找出年齡適當、信德堅固、明智及人品超群出眾的人來帶領中國各教區的信徒(天主教法典第378條第1項),攸關中國天主教會發展前景;如何制定合乎教會規範的主教遴選與任命方式,則是教廷與中國政府磋商首要面對的問題。教廷的利益就是地方教會的利益,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縱然受到外界批評,但是它仍架起教廷與中國政府溝通的橋樑,並為未來中國各教區主教任命的合法性預先鋪陳道路。
對外界來說,教廷代表的是道德權威,但對教廷來說,它所關切的是地方教會的安全與發展。雖然事事不離政治,有人被選中,就有人落選;有人履新,就有人讓出權力,各種結構性革新的過程定然會遇到不同意見的表達,不過政治固然是教會社會訓導的一環,但是對教會來說最重要的仍然是神修與拯救靈魂的福傳工作,而做出團結全球天主教會、有利地方教會發展的決策,就是教廷工作的目的。
二、教廷決策攸關教會發展,無關政治正確與國際結盟
耶穌把天國的鑰匙交給伯多祿(Peter),羅馬主教成為各地教會爭端的最終仲裁人。伯多祿的繼承人—歷任教宗,既是承繼伯多祿及保祿帶領教會的神聖傳統,更是把耶穌基督所帶來的天國落實在人世間的保證。耶穌是激進的政治家,透過話語和行動挑戰掌權者,然而,耶穌不是暴力革命的革命家,祂既沒有成為奮銳黨領袖,更沒有呼召猶太民族訴諸暴力反抗羅馬統治。宗徒的繼承人們,歷來也是和平的倡導者。
瑪竇福音第五章第九節「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體現在當代教廷與義大利簽署的拉特朗條約第24條「教廷不希望也不會介入其他國家間的暫時性爭議,也不會參與為解決這些爭議而召開的大會,除非這些當事者共同向教廷的和平使命發出呼籲」,這就是當代教廷面對國際爭端的主要原則。教廷面對衝突秉持中立、不會選邊站,教廷也不支持以暴力手段解決國際紛爭,教廷始終呼籲和平、對話、寬恕、諒解、包容、多元的國際社會,並為弱勢國家、弱勢人民的公義發聲。
9月18日美國國務卿龐佩奧在《First Things》期刊發表文章,呼籲教廷與美國站在一起,共同保護宗教自由,並指教廷過去曾啟發反對中東歐共產主義和拉丁美洲及東亞專制威權政府的民眾,教廷應運用它獨特的能力將全球注意力聚焦在中共侵犯人權的問題。
同月29日,龐佩奧訪問教廷,同國務卿帕羅林樞機、與各國關係部蓋拉格主教會晤。雖然會晤內容不公開,然而外界揣測恐與施壓教廷莫與中國續簽主教任命臨時協議有關。只是美國政府究竟是關切中國天主教會發展,或者是為選情所需意圖拉攏教廷激化反中情緒,又或者是為強化以美國為核心陣營圍堵中國對外擴張的正當性?美國的政治盤算,自然碰到教廷深思熟慮的軟釘子。
隨著美中貿易衝突越趨猛烈,而且逐步擴張到軍事與主權爭議議題,除非美中雙方均有意走向和平途徑解決爭端,不然教廷基於中立原則不會輕易鬆口選邊站。從既往教廷面對美國與伊拉克戰爭的經驗來看,教廷意欲促成的是國際間的永久和平,若是美中衝突繼續深化,教廷或許會呼籲雙方克制,應以人民權利及福祉為執政者的優先考量,但教廷為顧及美國天主教會及中國天主教會的安全及發展,教廷不會輕易選擇與任何陣營為伍。
教廷的決策攸關教會發展,既無關政治正確,也無關國際結盟。教會事務就具體表現在兩個核心工作,其一是保持各地教會與全球天主教會聯繫,其二是確保各地教會的存續與安全,二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就是教廷的社會訓導—追求和平的使命(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主教,9月21日,《與教會保持共融》牧函)。
作者為天主教友、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助理、政大東亞所碩士,著有《教廷外交:如何面對分裂與主權爭議國家》、〈韓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天主教政策變化〉、〈從近期美中關係變化看臺灣區域經貿機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