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火力發電廠二號機、三號機近日重啟,再度引發中央與地方互槓爭議。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隨著氣溫攀升,歷史上最熱的6月剛過,台灣又即將進入夏季用電高峰期,台中火力發電廠二號機、三號機近日重啟。對此,台中市府大力抨擊並表示將提起訴訟,更大動作將台電董事長楊偉甫函送法辦。乍看之下,台中市府有魄力面對空汙議題,但強制中火停機是根本之計還是虛晃一招呢?
空汙是近年來台灣環境議題的顯學,不只在政策上交鋒,更在選舉時成為互丟泥巴的好材料,好像關掉電廠就是政績,送了一瓶空氣就是禮物。
然而,民眾擔憂的空汙紫爆發生,必須有兩個要件同時存在:一是有汙染排放源,二是大氣擴散條件差。換言之,近日中火二號機重啟之後,台中的空氣品質仍維持在綠燈的「良好」,並非中火沒有汙染,而是夏季白天對流混合好,所以汙染物擴散範圍大,簡單來說就是「空汙被吹走了」。
事實上,中、南部的空汙季大多是秋冬之際。為什麼天氣變冷且用電量明顯減少,甚至千夫所指的台中火力電廠關掉超過五個機組以上,秋冬空汙依舊嚴重?最大的關鍵就是「氣候條件」不同。無論台中是哪個政治人物主政,都無法改變冬天的汙染物難以被風吹走的事實。
減少整體燃煤,才能減緩空汙
回到現時爭議的中火二、三號機,一般會以為兩座機組重啟,就會讓中火十部機都全開,但實際上台電必須遵守環保減煤規定,啟用已完成空汙防治改善的二、三號機,仍關掉其他兩座機組(包含尚未做空汙防治改善的機組),必要時才會開到最多的九座機組。讓這些機組有餘裕可以檢修、輪流休息,不見得會增加空汙,卻可以讓電力調度更有彈性。
除了彈性調度外,更關鍵的是整體燃煤量。今年2月中火停機之爭時,筆者曾公開呼籲,機組提前除役不是減少空汙的根本之道,關鍵是在總體汙染排放量或燃煤用量的減少,以及減少空汙季的排放。
中市府廢止中火兩部機組許可證,只是將原本這兩部機組的燒煤量移轉到其他機組,對於中部冬季空汙減量與整體減煤沒有幫助。就如同減肥的人說從此不吃炸薯條,但多吃了一些炸地瓜球、鹹酥雞,整體熱量攝取不變,完全無助於減肥。
6月30日,台中市議員羅廷瑋不滿中火重啟二號機,在現場絕食抗議48小時後遭送醫治療。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沒有人應該是空汙的受害者,減煤政策正在進行
而中火搶著關兩座機組,可能導致其他比中火更老舊的電廠,為了供電穩定而無法關閉。
南部興達電廠位於高雄與台南交界,秋冬季節是高屏的上風處,高屏居民過去數十年已承受嚴重空汙,每年10月至3月PM2.5汙染十分嚴重。而興達燃煤機組空氣汙染排放量極大(在全台固定排放源中,PM2.5第3大,SOx第3大,NOx第2大),為目前全台最老舊的燃煤機組,在備用電力足夠的情況下,應儘速將興達最老舊的一號與二號機組提前除役。但台中市府的政治決定,是讓麥寮電廠與興達電廠的調度空間被影響;更可議的是,若麥寮電廠得因為中火關兩座機組,為了中部地區供電穩定持續燒煤、增加燒煤,造成的空汙風險仍是由中部地區承擔。
台中出身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近日也召開記者會,說中央政府應該尊重每年火力平均減少1%的公投結果。事實上,2019年比2018年火力已經減少了2.67%,減煤是現在能源規劃上加速改善的方向。
對比核電準時除役的政策,煤電更希望能提前除役、提前轉為備用的規劃。在空氣品質考量下,若可能提前當然提前,再生能源布建加速與天然氣的穩定就會是關鍵。但國民黨總批評讓核能準時退役是「過於躁進」,那麼,該黨要求已被規劃提前轉備用的中火現在立刻關兩座,是否更是躁進中的躁進?
用中火減煤來提醒社會要關注空汙,絕對是重要的,但在政策設計上更應循序漸進,以整體台灣人的空氣品質改善為最優先考量,而非落入區域之爭、政治意識形態的攻擊,錯失台灣減煤的絕佳契機。
中火搶著關兩座機組,可能導致其他比中火更老舊的電廠,為了供電穩定而無法關閉。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空汙來源不只中火,多管齊下才有效
此外,另個重大爭議便是「中火到底占台中空汙多少比例」?無論是期刊論文、學界研究、甚至民間團體自己委託的研究各有不同的答案。
有研究顯示,中火占台中空汙比例不到3%,但也有在火力全開加上無風時期,中火占汙染比例20%的研究。需強調的是,上述的研究都是以整體中火的十部機組為對象,而今我們卻被轉移焦點,聚焦在中火十分之一的機組上,甚為可惜。
無論如何,汙染源絕對不只有中火,這是肯定的。且對於中部地區的空品來說,其他汙染源的影響更是大於中火,也幾乎是共識。如有研究指出,改善台中巿的交通汙染,比改善台中火力發電廠的汙染對於台中巿PM2.5的改善更有效。
在上述條件釐清之後,明理且真正想改善空品的人都會知道,關掉中火萬萬不夠,甚至聚焦中火而忽略其他汙染源改善,無助於吸一口好空氣的訴求。
楊瓊瓔提案降稅,變相補助燃油機車
台中盧市府的前副市長,也是現任台中立法委員楊瓊瓔,日前在立法院為了減少空氣汙染,提出貨物稅修正,希望可以減徵新型燃油機車的貨物稅來提高買氣。而台中市府的汰舊換新機車補助,2019年未補助燃油機車,卻在2020年加碼補助3000元,都因為新型的七期機車比現有燃油機車「環保」。
究其實,雖然燃油機車業者高舉七期車比30年前出產的第一期燃油機車減少96%的空汙排放,但若跟電動車相比,最新的七期燃油車在空汙的重要項目PM、CO、NOx、NMHC上,都是倍數甚至百倍以上的差距被電動車海放。且放諸世界,幾乎找不到任何國家補助購買燃油機車,因為「運具電動化」才是通往減碳、減空汙的正確方向。
不只歐洲,擁有一億九千萬台機車的印度,將在2026年禁售燃油機車。而僅有印度十分之一不到,一千三百多萬台機車的台灣,說要改善空汙的台中立委、台中市府,居然希望修法讓燃油機車更便宜,提升汰換買氣好「改善空汙」。
根據研究顯示,交通(移動)汙染源在環保署的統計中,大概佔整體空汙的三分之一。盧市府若真的想改善空汙,提升大眾運輸、減少私有運具,同時加速個人汽機車的電動化,才是真正給台中好空氣的政策展現,而不是成天與中火對峙搶新聞,卻未能從各種汙染源一起下手努力。
而前台中市長的現任交通部長林佳龍,若真要對台中空汙持續盡力,他所職掌的交通部門也占有重要角色。在後疫情時代,全球提出的振興經濟方案中,對於交通部門與減碳有諸多規劃,讓布建大眾運輸路網優先,同時推動交通運具電動化成為振興經濟的一環,振興之餘還能改善空汙,絕對是上上之策。
給台灣人一口好空氣,是朝野政治人物的共識。看病我們都知道要對症下藥,改善空氣品質也同樣如此。環保署統計台灣整體空汙來源,所有發電廠加總的電力業占不到10%,此並非為電力業汙染護航,但社會過度聚焦在發電廠,卻錯失對交通汙染源、其他工業源、餐飲、營建、道路揚塵、焚燒、鋼鐵業、金屬製造業,甚至違章工廠等等空汙來源的關注,一口好空氣的訴求,恐怕更難以達成。
作者為1986年生,花蓮人。畢業於台北大學社工系,立志當一個捍衛環境正義、土地倫理的翻轉社工。長期在花東發展議題間穿梭,希望可以一直住在沒有花蓮王的花蓮。台灣綠黨黨員,現為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