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鄭順聰

蒙面法引發語言風暴──台文新聞報導之重要


甫入十月,國內外發生許多重大事件,尤以香港特首公布《禁蒙面法》為惡,迅即引發民眾抗爭,國際社會一片譁然。頓時,蒙面的議題與圖像兇猛傳播,不料,意外捅出語言的大簍子。

南韓關於禁蒙面法的報導。圖片來源:香港《蒙面法》上路後…南韓報紙怎麼看?

「蒙面」的台語怎麼說?

你去問老台語人,毫不思索便道出ho̍k-bīn此詞,bīn的漢字是「面」殆無疑義,那ho̍k呢?

黃俊雄布袋戲的藏鏡人,無疑是最著名的蒙面者。電視字幕寫成「覆面」,但覆(hok)變調後不合,且此處要唸hù才對。再談音韻學恐怕幽靈馬車就要出現,反正「覆」是俗字不是正字啦!

香港《禁蒙面法》宣布同時,台語台新聞得上標題與字幕,四處請教台語專家正字。沒想到翻遍文獻資料,從清末傳教士編的文獻到二十一世紀教育部網路辭典,皆未發現漢字標記。而1930年代日本人小川尚義編撰的《台日大辭典》,被譽為最詳盡最細膩,竟然也沒收錄。

怪哉,香港來的大新聞,無意間抖出台文大缺漏!

書寫乃語言的全面測試

嗣後,經學者專家考究,我們日常所說的ho̍k-bīn,音義較符合的漢字有「伏」與「袱」。「伏」有隱藏之義,跟蒙面的特質類似;而「袱」可解釋為袱巾包覆、方便行動,也符合蒙面的功用。

是「伏面」或「袱面」雖仍未定論,但此新聞無疑是台語文字系統的壓力測試。眾多專家學者綿密研究了百多年,竟發生闕漏,可見辭典編撰與文本紀錄仍不足,得用台語文全面寫作新聞,才得增益周全。

現有的台語文書寫,多為主動的文學藝術創作與專家紀錄研究,新聞有個特點是創作和紀錄所沒有的,就是突發性與不可預測。尤其天災人禍,事件之發生遠有地理天文、近在閭里巷聞,無處不新聞,發生了就用口語傳述、文字承載,記者無法控制內容,是被動接受的。

所以,得建立全台文新聞寫作,無論是報紙、雜誌或網路新聞,將時時日日聽聞目睹的事件用文字來詳實紀錄。經此過程,不僅豐富台文書寫,還可做文字系統的隨機測試:事物的定名?狀態怎麼描述?何等議論才公允?角度要如何磨利?

舉南方澳大橋事件為例,突然在某個早晨發生,橋樑斷裂,台語可說「斷去」,或說「斷橛」:橛(kue̍h)是台語的特有詞,指一節一節的部分,用斷橛更為傳神。

而華語的「崩塌」,台語的描述可多了:落(lak)去、輾(liàn)去、崩(pang)去、陷(hām)去、塌(lap/thap)去⋯⋯更有雙音詞崩陷(pang-hām)、崩塌(pang-lap/thap)。

以台文來傳述新聞,當更為真實更真切。

新聞的描述力與創造力

以上所舉,只是程度較淺的新聞描述。若要報導深度新聞,談到橋樑的結構與力學,這就要做更廣泛的研究,台文程度得要鑿深。雖說台灣從事工程建築的專業者,常用台語溝通,但遇到比較新的、外來的名詞,恐怕就直接用華語或外語。若要全台文化,得靠技術專家與語言專家共同合作。

新聞報導非學術研究,不必寫得太專業太深入,卻可以做初步的轉譯,例如南方澳大橋是「雙叉式單拱橋」,雙叉(siang-tshe)台語本來就有,那拱橋呢?

台語人都說:圓栱橋(uân-kong-kiô)或隱痀橋(ún-ku-kiô)。

此外,新聞不只是傳述事件,同時也會創造新名詞、領導潮流。許多記者後來執筆為大作家,如馬奎斯,除以文字為業的共同性,更因新聞千變萬化,既有的文字無法容納,就得要創造,就得要命名,無怪乎《百年孤寂》如是說:「濟濟物件猶未號名,欲講著愛攑手去比。」

舉智慧販賣機進校園的新聞為例,若台文記者來報導,首要遇到的問題就是:販賣機用huàn-bē/māi-ki直譯?或引台語人日常說的橐涼的(lok-liâng--ê)?還是乾脆根據語言邏輯與生活脈絡,定名為賣物仔台(bē-mih-à-tâi)?賣食食機(bē-tsia̍h-si̍t-ki)?

有自己的文化才有諾貝爾

深度追蹤與專題報導除外,新聞記者多為被動,即時事件發生,就要用最快最準確的語言來描述。也在此分分秒秒的搏鬥中,暴露出缺點與不足,同時爆發能量;因匆促而粗糙,卻也急中生智,一代的新語言於焉誕生。

盼望未來有全台文書寫的網路消息、新聞報導、報章雜誌,這是語言創新與推動的核心動力。

十月十日,台灣大事乃雙十國慶,國際間最重要的,為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去年因性醜聞停辦,今年一次公布兩位,分別是波蘭的朵卡萩與奧地利的漢德克。

奧爾嘉·朵卡萩(Olga Nawoja Tokarczuk)。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朵卡萩在台灣曾出版《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等書,當時曾造成文化界的小風靡,得了諾貝爾當然更不同凡響——朵卡萩融合傳說故事與感官描寫,想像力縱肆,氛圍迷人,他是繼詩人辛波絲卡之後,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人。

位於東歐的波蘭,在國力上或許不如美英德法,歷史上曾受外族多次侵襲,GDP或許跟台灣相近,但其有自己的傳統與語言,在科學與文化的成就非凡。別說人人知曉的蕭邦與哥白尼,你知道波蘭人拿過幾次諾貝爾奬嗎?

朵卡萩是第十八位。(照維基國籍統計是12位)

以下瑞典學院贈與朵卡萩的頒獎詞,是我初步的台文翻譯。希望下次諾獎頒給貨真價實的「台灣」得主時,我們的台語文新聞,可即時報導這光榮的大代誌!

敘述的想像力含(kânn)百科全書式的熱情,展現彼伐迒(hua̍h-hānn)界限的生活樣相。

“for a narrative imagination that with encyclopedic passion represents the crossing of boundaries as a form of life”

作者為嘉義縣民雄鄉人,中山大學中文系,台師大國文研究所畢業。捌任《重現台灣史》主編,《聯合文學》執行主編,教育廣播電台全台語節目《拍破台語顛倒勇》主持人。作品有《時刻表》,《家工廠》,《海邊有夠熱情》,《晃遊地》,《基隆的氣味》,《黑白片中要大笑》,《台語好日子》,《大士爺厚火氣》,《仙化伯的烏金人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