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宣布不選2020總統大位。圖片來源:截自郭台銘臉書。
終於,在一片紛紛擾擾中,郭台銘宣布不選 2020 總統大位,由於其他的黨派或獨立參選人影響力微乎其微,藍綠對決的態勢已經大致底定,即便柯文哲想要中途參戰,當選的機率也極低,但郭台銘「辭鴻海、選總統」這場戲卻足足讓媒體跟了五個月,到底郭台銘葫蘆裡賣什麼藥?
一則 SDP(Sakai Display Product)發佈的公告讓謎底揭曉,原來在這五個月中,郭台銘已經悄悄的將他個人 SDP 的持股出脫,順利將廣州的面板廠個人投資撤出,算來算去,還是為了商人自身的利益!
上週,日媒首先揭露,SDP 12 日發布聲明指出,郭台銘所持有的 SDP 股票已因個人因素進行出讓,廣州 10.5 代廠的營運已與郭台銘無關,但 SDP 未明說郭台銘出售 SDP 股票的具體時間、數量和對象,反而是強調廣州廠與郭台銘無關,極力讓郭台銘與這個中國投資案切割。而這個聲明中的廣州 10.5 代廠,正是八月初被路透社報導,郭台銘亟欲出脫的燙手山芋。
2017年,郭台銘是透過個人投資公司「SIO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旗下的「Sakai Display Product(SDP)」和廣州市政府合資興建這個 10.5 代廠,但大陸面板廠如京東方等早已量產在先,這座 10.5 代廠勢必面臨剛量產就價格滑落的割喉戰,傳出郭台銘要脫手的消息其實業界並不意外。
當時外界揣測,此案若能順利出脫,這將成為鴻海在陸設廠以來,最大的撤資案之一。果不其然,就在郭台銘猶豫到底選不選總統的期間,被業界視為極難脫手的廣州廠順利出清,「選總統」儼然成了郭台銘與中方談判的籌碼與煙霧彈。
很顯然的,這場初選只是郭台銘向中國顯示自己具有人氣、具有匯集中間選民的能量,也是足以撼動台灣政壇的關鍵少數,接著藉由這樣的支持度,向中國爭取最大的談判空間。
試想,如果郭台銘參選,勢必造成國民黨實質的分裂,讓蔡英文連任的機率大增,這必然是中國不樂見的結果,但如果郭台銘是玩假的,那麼這場選舉只是他撤資中國的一步險棋,挾他的高人氣逼著中國讓他撤資,眼下觀察這步棋,還真給他下對了!
但出清 SDP 的股票並不能達到完全撤出中國的目的,更不能達到與中國全面切割,因為鴻海的發展,本與中國政府有密不可分的關聯。鴻海在大陸的富士康集團,本就享有各地方政府的補貼及獎勵。
當年在連環跳自殺案件後,富士康將生產基地自沿海地區大舉遷往河南、山西等內陸省份,當時河南鄭州廠光靠當地政府補貼就超過 15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470 億元),其他像是建廠設施、稅負減免、人員聘僱等,無一不是跟地方政府要補貼。更別提最初的大本營深圳龍華廠,根本是當年深圳改革開放的樣版工廠!
除此之外,鴻海在香港上市的富智康、上海掛牌的工業富聯,根據公開財報資料,香港上市的富智康,其2007年至2018年度的累計政府補貼收入約達人民幣 14.71 億元(約合新台幣 68 億元),而在A股上市的工業富聯2017年及2018年的財報顯示,光是兩年來自大陸政府的補助金約人民幣 8.97 億元(約合新台幣 41 億元)。
由以上的數字可知,鴻海集團近十幾年在中國大陸大肆擴張,主要得力於大陸各級政府許多的補助和優惠措施,不論是實質的補助還是圈地蓋廠的優惠,都有中國政府支持的身影。但要補助簡單,要抽身談何容易,必須得要有籌碼在手上,而成為能夠牽動未來台灣政局發展的關鍵人物,就是郭台銘最好的籌碼。
仔細觀察郭台銘的不參選聲明,其實還隱約藏著「可能參選」的空間。他的聲明裡提及,「因為我再三思考之後,希望讓社會在關注國家領導人的選擇時,能夠回歸理性思考與政策層面的討論,於是,我決定不參與2020連署競選總統。」他講的很清楚,「不參與2020連署競選總統」,但參選總統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政黨推薦提名。在上一次選舉跨過門檻的親民黨和時代力量,都具有推薦提名總統候選人的門票,即便到11月登記,都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當然,以政治上的光譜來說,親民黨是比較適合郭台銘的選項。也就是說,從現在到 11 月透過政黨推薦提名登記的兩個月內,郭台銘能夠一面與中國談判,該如何讓自己的物業能順利遷廠撤資,一面和親民黨保持穩定而良好的溝通管道,維持自己參選的彈性空間,畢竟除了SDP的個人投資以外,他還有相當多的產業需要逐漸撤離中國。
還記得郭台銘在初選時大言不慚的說「搞清楚,是他(中國)怕我,不是我怕他,要我關廠?給我幾個月,我一定搬到更有競爭力的地方。」如今看來,他的搬家原來得靠著選總統這齣戲才能搬得成,這不是怕,而是靠參與政治舞台的實質影響力,郭台銘的老謀深算會不會成功,就看他遷廠撤資順不順利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政治國會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