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日前有旅美台灣學者在美國華府智庫「詹姆士頓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發表研究報告1,探討中共影響新加坡的現況,警惕中共正在逐步加強新加坡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恐已影響新加坡利益。中共對此報告所描述的現象嚴加否認。
華府時間7月16日所發表的這份研究由「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執行長蕭良其(Russell Hsiao)所撰,內容指出,中共透過商會、媒體、宗親會、文化組織等途徑,影響新加坡輿論與政策,加強新加坡華人的「中國人」身份認同,並且促使新加坡政策傾向中共。
報告揭露,中共以取得合約、許可、貸款等條件,向新加坡企業人士施壓,新加坡商會則淪為中共的政治遊說管道,中共統戰組織也公然透過華僑聚會、祖籍尋根之旅等等,持續強化新加坡華人的「中國意識」。
同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積極以政策模糊「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界線,已經引起新加坡高度關注。而隨著美國與中國競爭加劇,新加坡也面臨選邊站的壓力。
對此,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7月19日發文譴責該報告「內容荒誕」,強調中星交流合作是「體現友好國家關係」,宣稱「中星獨特的歷史文化淵源,是推進兩國關係的天然優勢,卻被一些人當成了攻擊的口實。」「離間兩國人民的感情,阻礙兩國的正常交往。」
中共藉親緣關係,拉攏全球華人「共享中國夢」
習近平曾經在2017年的一次海外華人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將世界各地華人——180多個國家的6000多萬華人——聚集在一起,共享中國夢。
習近平提出「中國夢」,並且要和海外華人「共享此夢」,中共去年也特別將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併入中央統戰部,顯示中共積極加強對僑民的統戰,不論天涯海角第幾代的華人都是其對象。
去年8月《紐約時報》報導,中共利用「血肉相連」的親緣關係拉攏新加坡以及全球華人,多年來持續加強中星兩國交流,不僅舉辦海外華僑聚會、補助新加坡華人祖籍返鄉之旅,甚至為新加坡年輕華人舉辦「尋根營」。
許多新加坡網友對中共統戰相當反感,紛紛諷刺「先跟李家打一架」、「說中國多好多棒很親共,輪到自已也可能是被統的一省時,就躲得要命XD」、「發現台灣很難統,轉向親共的星國,讚讚讚XD」、「很多中國人稱呼新加坡是『坡縣』」。
根據報導,中共在先進國家積極動員「代理人」,包括企業、學生、媒體、組織,為中共進行宣傳統戰,並且反擊異見。長期關注中國因素的前新加坡外交部常任秘書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表示,雖然「中國崛起是每個人都必須接受的地緣政治事實。」但是「風險非常大。」
考斯甘擔憂,從「喜好中國文化」到「中國優越感」,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我們國家歷史只有53年,不能保證每個新加坡華人都不會不經意走上這一步。」
新加坡並非華人國家
新加坡於1965年自馬來西亞獨立,當年幾乎像是被馬來西亞踢入絕境的棄兒,領導新加坡建國的李光耀曾在電視前落淚演說,表達傷慟。1959年的新加坡是一窮二白的彈丸之地,並且備受共產主義赤化威脅,人均GDP僅400美元,到了2000年成長至22,000美元,2015年則達到53,000美元,高居全球第6,成為舉世矚目的富裕城邦國家。
新加坡如今長住人口大約560萬,華裔居民(國民與永久居留者)大約佔七成五,其他還包括了馬來、印尼、印度、北亞、非裔、歐美等族裔,是多種族移民國家,也因為長期落實種族平等教育與政策,大眾對多元族裔文化抱持尊重的態度。
新加坡公民人數只佔長住人口的七成左右,官方語言有四種,通用英文,國歌是馬來文,軍隊口令使用馬來文與英文,而新加坡現任總統哈莉瑪.雅各布(Halimah Yacob)也是一位馬來裔的穆斯林女總統,顯示新加坡對多元族裔的重視已經博得舉世尊重,且它並不是一個華人國家。
生存之道:大國之間的折衝樞紐
為何中共積極佈局統戰新加坡?從戰略與政經層面來說,新加坡具有高度價值,麻六甲海峽控制了中國大量海外能源與商務運輸,而且新加坡各界對中國瀰漫綏靖氣氛,加上多年前的寬鬆移民政策吸引了數十萬中國移民,兩國商務往來密切。
如果再考慮新加坡在南海區域的戰略地位,以及得以介入美星兩國聯盟關係,對中共而言,控制新加坡的成本效益極高。
此外,中共早在十多年前就將澳洲規劃為中國的「大後院」,積極滲透澳洲;相對而言,富裕而戰略地位特殊的新加坡,彷彿是澳洲這個大後院的關鍵門戶,中共覬覦已久。其實,與美國及澳洲軍事合作密切的新加坡,也比澳洲更早警覺到中共的圖謀。
不過,在南洋戰略要地作為許多大國之間折衝的樞紐、利益的交集、談判的平台,一直是新加坡這個城邦國家的生存之道,即使明知中共積極施壓,甚至駭取國家資訊,新加坡政府似乎只能微妙而謹慎地拿捏妥協的藝術。
當今過度受制於中國局勢,加上貿易戰等國際政經角力的衝擊,已經迫使新加坡各界尋求更多不同的發展方式。樂觀而言,中共的進逼,會不會反而是年輕卻專制的新加坡擴大公民參與,強化民主制衡的轉型契機?
本文原題〈全球華人血肉相連?美國智庫揭中共滲透新加坡〉,圖文經鳴人堂授權轉載。
作者為管顧公司與趨勢論壇創辦人,前網路與投資高管,曾旅讀波士頓、新加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