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我短暫回去台灣,為政大韓文系與師大韓語學程的學生,進行每年一次的「脫北者特講」,向學生們介紹我多年前剛跑新聞時,採訪脫北者的經歷,同時藉由這些人告訴我的一切,盡可能還原出北韓的樣貌。
北韓是世界上僅存的封閉且人員無法自由往來的國家,外界對北韓的情報所知甚少,所以脫北者就是我們能取得的拼圖塊,而對處理韓半島時事議題的新聞工作者而言,除脫北者外,往返中朝邊境的人士、韓美情治單位人士等消息來源,也都是進一步獲取北韓內情的重要管道。
在南韓,更有幾家「北韓專門媒體」,如自由北韓廣播電台,或網媒《每日NK》,在北韓境內佈有線民,透過定期秘密撥打電話的方式,取得各地大小事、物價情報與政情等資訊。
但這幾年,每次我回台灣,在這些課堂上對學生講解時,我都會對先他們說道:「對我講的東西、對你所能看到有關任何的北韓內情,不論是在做研究,還是單純只是看新聞,都得抱持懷疑與謹慎的態度。」
我會這樣告誡學生,是因為當得到北韓情報時,基本上很難聯繫內部去檢驗,唯一較可能做到的,是比對許多消息來源的說法,當發現同一情節內容,多次從不同人說出,我們就會「傾向」認為這情報可信或「較為接近真實」。
但實際上,在北韓消息來源不易尋得、又甚為稀少的當下,基本上要能交叉比對,難度亦相當高,而不同種類的消息來源,也都存在各自的問題。
最容易被媒體引述的脫北者說法,很容易因脫北者歷經飢荒、親人死亡或分離等身心狀況差異,或來到南韓後,需要在媒體上曝光來討生活,而出現部分內容避而不談,或是部分內容誇大的現象。
而主流韓媒常引述「知情人士」或「消息通」來報導北韓,他們或許是情治單位人員,還是北韓及邊境地帶有接洽的專家學者,甚至,根本不是什麼可信的來源,反正他們的名字,不會在報導上曝光,除了報導者外,閱聽眾通常都不知道這些人的來歷。
由於事涉敏感,牽涉到人身安全,在新聞倫理上,報導者是為保護消息來源,而不得不這樣匿名,但也因為如此,讓有心人士操作空間,或淪為各說各話、盲人摸象,甚或最糟糕的情況──出現「翻案」。果不其然,在我回台灣再三叮嚀學生們「注意」後,這樣的問題,就立即發生。
南韓發行量最大的《朝鮮日報》,5月31日就在頭版與第3版,刊載大篇幅的獨家報導,由脫北者出身的記者金明成引述「北韓消息通」的說法,負責今年2月底川金會實務協商的北韓國務委員會對美特別代表金赫哲,以及北韓勞動黨統一戰線部長金英徹,因川金會談判破局被整肅。
5月31日的南韓《朝鮮日報》頭版,引述「消息通」的說法報導,北韓勞動黨統一戰線部長金英徹與國務委員會對美特別代表金赫哲,以及因二次川金會協助不力,分別送往勞改與槍決。截圖自報紙頭版,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根據這則報導,金赫哲已遭處刑,金英徹則被送往地方農場強制奴役;另外,負責在川金會中,擔任金正恩翻譯官的申慧英,也被送往政治犯收容所。
由於相較其他進步派報紙,保守派報紙對北韓內情更為重視,也有比較多深度報導,加上《朝鮮日報》作為全國規模與海內外影響力最大的紙媒,當天早報一出,其他媒體也就紛紛跟進引述,就連台灣與其他外媒也不例外。
就過往處理北韓消息的經驗,我和其他同業,對這樣的新聞是半信半疑。不久,負責報導北韓事務的獨立媒體「NK News」總編輯查德‧奧卡洛,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有消息來源才在本週告訴我,金赫哲最近才在平壤的北韓外交部被目擊到。」
而繼奧卡洛之後,一位經常往返北韓參訪,同時也有眾多消息來源的日本資深記者也回應稱:「我也是聽到金赫哲已經回到原本外交部(的工作崗位)了。」
《朝鮮日報》披露消息後,海內外媒體也紛紛跟進報導,就連台灣也不例外。圖片來源:截圖自《公視晚間新聞》
《朝鮮日報》的「肅清說」引發質疑後,過了3天,北韓中央通訊社(朝中社)就公開了金英徹與北韓領袖金正恩一同觀賞軍隊公演的照片。
一般在北韓,若有高官被肅清,會出現兩種現象:一種是官媒正式宣告該高官的罪行(但也有可能沒有),另一種則是該高官從此不再公開亮相,甚至官媒刊載有該高官出現的資料照片,當事人也會被抹除掉,所以金英徹在北韓官媒中公開亮相,就表示南韓《朝鮮日報》的「肅清說」為子虛烏有。
事實上,這樣的「誤報」並非《朝鮮日報》的頭一遭。1986年11月16日,該報駐東京特派員得手北韓內部有人試圖行刺金日成卻失敗,而逃往中國的「傳聞」,隔天更搶先「披露」當時第一代領袖金日成在列車上「中槍」的消息,還指稱北韓軍營內「降半旗」,軍隊內部更展開嚴重的「權力鬥爭」。
由於17日當天早報已發行,《朝鮮日報》將這些內容,另外印刷成號外發布,隔天更在頭版報導「金日成遭槍殺身亡」,一時舉世注目,結果又隔1天,適逢蒙古總書記姜巴.巴特蒙赫訪問北韓,金日成親自前往平壤順安國際機場迎接,照片與影片透過北韓官媒披露,《朝鮮日報》的「世界大獨家」,瞬間變成「假新聞」。
《朝鮮日報》在1986年11月17日發布號外,搶先報導當時的北韓領袖金日成中槍身亡的「全球獨家」,隔天隨著金日成的現身而「被打臉」。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而在第3代領袖金正恩上台後,2013年8月下旬,《朝鮮日報》又披露,包括著名北韓歌手──牡丹風樂團團長玄松月在內的10名金正恩「舊情人」,因拍攝淫亂影片而遭「槍決」。但隔年5月,金正恩出席平壤舉行的全國藝術人大會開幕儀式,玄松月現身發表講話,打破《朝鮮日報》「被槍斃」的說法。
而隨南北韓關係於去年初回暖,玄松月親赴南韓平昌參加冬奧準備事宜的協商,文金會與川金會舉行時,也公開亮相。每次她一現身,就總會有同業提起《朝鮮日報》的誤報──報紙上的「死人」,如今正在北韓政治舞台上活躍奔走。
不論此類新聞的產製過程有心無心,都顯露出北韓情報的取得和檢驗,非常困難,相關「誤報」,輕則引人莞爾一笑,重則驚動軍方與國際,造成外交往來上的混亂,在消息未獲證實前,甚或提供有心人可用來炒作政治的空間。
所以,記住,不管是我還是其他任何人,不管報導者或消息來源有多資深或權威,只要是與北韓有關的內容,無時無刻,作為閱聽眾的你,都要謹慎存疑!
作者為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