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楊泰興

中美貿易大戰,對台灣利大於弊?-中美貿易戰下,台商回流的真相


5月10日美國對200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產品新的25%的關稅稅率生效了,關稅大戰硝煙再起。圖片來源:Pixabay

毫無懸念,5月10日美國對200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產品新的25%的關稅稅率生效了。關稅大戰硝煙再起。

大家預期中的中國退讓、開放市場、放棄補貼,並沒有發生,反而在習近平一句:「我將對所有可能的後果負責。」出現了翻天覆地的結果。我們不免有兩個疑惑,第一、習近平政府明知貿易大戰必敗,為何不趕快清理戰場,而持續堅持打這場戰爭;第二、這一場戰爭禍延整個世界,在戰爭持續當中,對台灣方面的影響為何?優、劣、如何因應?

針對這兩個問題,中國為何執迷不悟,堅持打這場戰爭,媒體或言中方不想結構性改革,利用拖延來爭取美方退讓,但在時間不站在中方的情形下,也看到美方以強硬態勢回應,這種說法必然無稽。

又《華爾街日報》稱北京之所以態度強硬,是因為誤判形勢,認為美國豆農和工業界對川普的強硬立場已感不滿,白宮內部鬥爭也出現路線分歧,美方或者會退讓,明顯地這個看法也是經不起推敲。

中美貿易戰情持續升溫,有媒體甚至認為習近平過於「天真任性」,該文稱習不但沒管理好中美關係,還想學毛澤東挑戰蘇聯般地挑戰美國。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更甚者,有媒體甚至認為習近平過於「天真任性」,美國《紐約時報》直指「貿易戰暴露習近平的領導能力不足」。該文稱習不但沒管理好中美關係,還想學毛澤東挑戰蘇聯般地挑戰美國。

以上的推估都是建立在習近平在判斷上犯了錯誤的前提,如果站在中共「理性」的角度來看,則會有不一樣的可能。

例如政治評論家汪浩認為,一方面「美國要求的結構性改革和市場開放將從根本上損害國有企業和中共對經濟的控制。」貿易戰的結果對於國企傷害有限(私營企業和外國投資企業佔中國出口的80%多,貿易戰對他們傷害較大),「如果這些私營和外國企業被貿易戰打垮,國有企業或太子黨可以便宜的價格接管這些企業。」兩權相衡之下,中方勇於選擇打貿易戰。

但是,這個說法有一個漏洞,在貿易戰持續之下,一來將會對中國「就業」產生嚴重衝擊,這對以「維穩」為最重要執政目標的中共,是不可承受之重。何況這些在貿易戰中敗北或者撤出的出口型企業,面對的是激烈競爭的全球市場(就如同台灣的電子五哥),追求的是不斷的「COST DOWN」。這種企業並非權貴、國企眼中的大肥肉,權貴、國企追求的應該是壟斷的超額利潤,例如特許的金融、礦產、能源、航空等產業,出口為導向代工業在他們眼中比雞肋還不如。

在中共理性前提推論下,個人認為最有說服力的是歷史學家劉仲敬的說法。劉在5月8日的訪問當中提到「習近平爲什麽要在這個時候撕毀承諾呢?那說明他的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劉舉出繼中共政治局前常委曾慶紅返鄉引發關注後,92歲的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現身位於江蘇揚州為例,認為此事非比尋常,這是改革開放派準備奪取革命鬥爭的領導權的徵兆。

已逝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趙紫陽。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他以89民運趙紫陽下場打比方,「鄧小平本來已經退休,李鵬和楊尚昆把鄧小平摟出來說了幾句話以後,名義上的總書記趙紫陽就垮下去了。趙紫陽如果當時反擊、發動反政變的話,可能還能成功;但是鄧小平活動了幾個月以後,黨內幹部就突然發現,法皇已經出來了,天皇不過是一個皇太子罷了,皇太子算個屁,皇太子是隨時可以廢掉的,於是廣大幹部一旦形成了這點共識,那麽趙紫陽就完蛋了。」劉仲敬說。

劉仲敬論斷:「他(習)經不起中外反動勢力的合作,把他架空。如果廣大技術官僚和改革開放幹部依靠美國人的勢力把自己變成了共産黨必不可少的人,那麽習近平的用處在哪裏呢?他以前做的事情就全部落空了。」換言之,習必須不惜一切社會經濟代價,撕毀承諾以確保自身權力。

如果我們接受劉仲敬的推論,那麼可以預見,這一場貿易戰爭在中國內部權力未穩固之前將不會平和收場,中國今年的因應美方態度再次越來越強硬(抗美援朝的黑白片又在播了)也就合理了。

我們釐清了這次中方撕毀承諾的理由,回歸自身,在中美博奕之下,台灣的處境如何?該何去何從?

對台灣的衝擊我們可以切成兩方面,一為台商,一為台灣本島衝擊。而台商的衝擊又可以分為兩塊,一為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的代工廠,其次是以中國為市場的內需型台商。

經濟部長沈榮津喜上眉梢,四處提及大陸台商回流投資資金已達2700億元,投資案已達52案,今年度總金額上看5000億元。圖片來源:經濟部

近來經濟部長沈榮津喜上眉梢,四處提及大陸台商回流投資資金已達2700億元,投資案已達52案,今年度總金額上看5000億元,此等榮景會持續嗎?還是只是一次性現象?我們首先辨明,台商在中國,只要是出口型企業,特別是以美國為主要市場者,在面對25%的關稅下,必然蝕本而不得不思考轉移生產基地,是以目前電子五哥均有回台投資計畫,但哀矜勿喜,這個部分我們必須視為一次性行為。

怎麼說呢?首先是簡單的經濟學原理中廠商理論很清楚地說明,成本包括了變動成本跟固定成本,當平均收益大於平均固定成本時,然而即便是虧本狀況(收益低於成本),只要這是短期現象,廠商仍然有誘因持續生產,除非課稅變成為長期現象或者低於平均固定成本。

換言之,儘管被課25%關稅的台商,因利潤不及一成而進入虧本狀態,只要這關稅推測是短期現象,台商仍會持續在原地生產。明顯地,現在貿易戰長短未定,廠商有誘因繼續觀望留在中國,現在回台灣的僅僅是大型廠商分散投資風險行為而已。

其次,產業有產業聚落,特別電子產業更是如此,這涵蓋了協力廠商與產業的上中下游,特別協力廠不可能單一廠商回台,只要聚落沒一起搬,回台可能性不高。

就算台商有高度意願回國投資,台灣地狹人稠,也無空間容許這些台商展佈,台灣一直號稱「五缺」,缺地、缺人最為嚴重,缺地原因明顯,至於缺人,要知道在中國做大做強的台商,他們大多是勞力密集型的大廠,規模動輒上萬人,這也是為何鴻海有所謂百萬大軍,即便中國的勞力成本上漲,但普遍成本還是低於台灣。

根據中國人社部今年公布最新最低工資資料,中國的最低工資按照地區最高的上海可以高到2420元人民幣,台灣電子產業密集的江蘇省最低也要1660元人民幣,換言之,加上5險1金,大陸用工成本一人至少要2000元人民幣,折合約10000元,遠不及台灣的最低工資(23000元)除非是高附加價值的生產線,遷回來台灣根本划不來,也無法一次找到那麼多勞工。除非台灣引進外勞同時本外勞薪資脫勾,但這短期暫無可能。

這也是我們論斷富士康(鴻海)絕無可能遷離中國的原因,想要複製一個擁有全方位政府配合、補貼、水、電、土地、人力都到位的地方,在全世界幾乎全無可能,儘管郭台銘信誓旦旦給他幾個月,他就搬給你看,但也只是大話而已。

再者,這些代工業者也不需要全部回流,前面所述,大型台商返台也僅僅是分散風險,主要生產基地還是根植中國不會變動,畢竟這些全球性大廠,出口不會只有單一美國市場,就以仁寶為例,就宣稱美國市場僅佔其總業績的四成,仁寶越南廠足以因應。

我們按照前面分析就可以知道,大廠不好搬回來,中小型台商更是如此,中小型台商當年出走,就是拒絕產業升級,同時生產品項單一且欠缺高附加價值的產線,這樣的廠商即便搬回來也無力技術升級,在台灣發展出有競爭力的企業。

至於論及切入大陸市場的台商,不論及貿易戰,台灣的品牌在中國發展就是有逐漸萎縮的態勢,以之前發展不錯的百貨業者,近年結束營業泰半,甚至食品業的康師傅、旺旺、統一等等,也都在大陸外賣、快遞盛行,逐漸萎縮。近年大陸內需市場主要看電商市場,迄今也沒有任何一家台商在此領域做出成績,此次貿易戰必然打擊國內消費信心,中國社會消費總額四月份成長率僅達7.2%,遠不如預期,內需型台商勢必雪上加霜。

圖片來源:經濟部

最後我們要看看對此次貿易戰對台灣本島的直接衝擊,目前的確出現轉單效應,近期中國對美出口額度的確下滑,與此同時,台灣對美出口上升,此種轉單效應也是短期現象,影響有限不宜過度樂觀。

台灣對中國的出口順差,貿易戰之後也是如此,一直以來以生產中間性財貨及機器設備為主,這些訂單不會因為貿易戰而消失,只是會移轉成出口到其他國家生產基地,所以對台灣經濟影響不大。

正面看待大規模的資金回流的確有望拉動台灣的經濟成長,但這些資金僅僅為一次性利多,效益也僅限於少數高附加價值的資通產業(ICT)。根據要素均等化價格理論,過去台灣工資受到大陸影響被拉低,台灣工資現在有機會提高,這是好事。但也必須注意這些回來的資金無處可去,灌入投機性市場,例如股市、房市,造成台灣經濟的波動甚至物價高漲。

如何看待來年的經濟成長率呢?日前德意志銀行出了一份報告稱在貿易戰下,點名「香港與台灣的經濟成長折損最大」,估計分別將少了3.9與3%,而亞洲整體GDP成長率也將大幅下滑。我認為這屬危言聳聽,暫且不論數字正確與否,要知道過去台灣經濟成長率往往是虛好看,在中美台三角貿易之下,創造出來的經濟成長率並不能回饋給民眾(台灣勞工並沒有在這些台資企業就業,受益的是中國勞工)。除了台灣的轉單效應,而回流資金的投資是實打實地會拉動台灣人就業與消費,這是實際的經濟成長,即便台灣經濟成長率加總還是下滑,還是要正面看待,因為這是沒有膨風的經濟成長率,國民都獲得實惠。

至於德銀報告提到熱錢將會抽離亞洲市場,「亞洲各國將面臨貨幣貶值的沉重壓力。」誠然在人民幣即將貶破7的壓力下,各國將面臨一波競貶,但這對於金融貨幣體質良好的台灣,無須過慮,只要是外匯充沛的國家,貶值都對國內影響不大,頂多出國旅遊手頭緊一點而已,無傷大雅。

綜歸以上所言,這一波貿易戰之下,台灣將會出現匯率貶、薪資上升、就業增加、房價漲、物價上漲、經濟成長率略下滑的情形,總體而言,對台灣還是利大於弊。

作者為財經媒體工作者,專攻大陸經濟研究中美貿易大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