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參選曾增額立法委員的郭國基。圖片來源:李志銘提供。
音樂不僅反映政治(意識形態),它本身其實就是政治。
根據橫跨當代法國文壇與政界的音樂學者賈克.阿達利(Jacques Attali,1943- )指出:「所有音樂與任何聲音的編制,都是締造或鞏固一個社群與團體的工具」、「今天所謂的音樂常常不過是權力獨白的偽裝」。
有趣的是,最近口口聲聲說要「丟掉意識形態拼經濟」、「經濟一百分、政治零分」的國民黨高雄市候選人韓國瑜,前陣子剛從媒體鎂光燈下一轉身,似乎就完全無視於「軍歌」本身就是一種意識形態,所以才在造勢場合大唱〈夜襲〉。
與此同時,「人本教育基金會」旋即站出來抗議,指控〈夜襲〉的歌詞內容是在散布仇恨意識,是在違背(刺殺)台灣的民主等語。但我認為類似這樣駁斥的說法,其實也是不太高明,並且太過粗糙。
當然,利用「軍歌」來助選,對昔日以軍系立委(黃復興黨部)出身、於今卻刻意塑造「素人色彩」的韓國瑜而言,就只是一種炒熱氣氛的手段,主要目的乃在台灣內部「劃分敵我」、「製造分裂」,藉此凝聚「自己人」的士氣(這裡的自己人當然不是指台灣囉)。至於戰爭實際上原本就是殘酷的、血腥的,有關這方面的描述,我認為在教育的過程中反而不應該刻意迴避、閃躲,而是要去勇敢地面對、正視它。
除此之外,當年在國民黨政府高唱「反攻大陸」、「反共復國」的戒嚴時代,〈夜襲〉一曲歌詞原先是唱「鑽向『共匪』的心臟,只等那信號一亮.....」,之後因為兩岸開始通商通航,因此把『共匪』二字改為『敵人』。而且每個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唱完之後還要呼口號:「奉行領袖遺志,服從政府領導,消滅萬惡共匪,解救大陸同胞」!如此一來,這樣的軍歌早(晚)點名儀式才算是完整。
回顧過去,台灣民主選舉史上最先使用「軍歌」作為助選音樂背景者,委實早有其人,那就是1969年投入台灣省第二選區(彰化縣以南及澎湖、台東、花蓮三縣)立法委員增補選舉的郭國基。當時郭國基因問政風格強悍,人稱「郭大砲」,後來他乾脆就直接在競選的宣傳車上設置了一尊大砲。而砲身上面還貼有「反攻大陸」字樣,並且沿途播放一首著名的日本軍歌〈軍艦進行曲〉(現在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指定禮儀曲),為其塑造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競選形象,從此之後亦有政治人物開始模仿、競選時以該曲配樂。但由於這首歌曲內容帶有濃厚的日本軍國主義色彩,近年來(約莫90年代以後)幾乎已不曾出現在選舉造勢的公開場合了。
郭國基因問政風格強悍,人稱「郭大砲」,後來他乾脆就直接在競選的宣傳車上設置了一尊大砲。而砲身上面還貼有「反攻大陸」字樣,並且沿途播放一首著名的日本軍歌〈軍艦進行曲〉(現在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指定禮儀曲),為其塑造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競選形象。圖片來源:李志銘提供
軍艦行進曲(中日字幕)
及至1996年台灣首度舉行總統直選,台海關係一度緊張。對岸的中共解放軍正在基隆與高雄外海進行飛彈試射演習,企圖以武力威脅台灣來影響選情。基於對中共「文攻武嚇」的強烈抵抗,羅大佑特別用台語歌詞譜寫了一首風格雄壯昂揚、充滿濃濃戰鬥意味的〈台灣進行曲〉送給李登輝作為競選主題歌。
1996年台灣首度舉行總統直選,對岸的中共解放軍企圖以武力威脅台灣來影響選情。羅大佑特別用台語歌詞譜寫了一首風格雄壯昂揚、充滿濃濃戰鬥意味的〈台灣進行曲〉送給李登輝作為競選主題歌。圖片來源:李志銘提供
「陣陣的號聲響起,從墾丁一直到基隆,踏著先人的血汗,破浪乘風欲開航,喲伊喲伊出征東西南北,敢死無退沒投降,咱是英勇的好漢,創造出時代的希望…」,選戰火熱期間,這首〈台灣進行曲〉以MTV的形式密集地出現在有線電視中幫李連配造勢,儼然就像是李登輝總統選舉出征時的戰歌。
〈台灣進行曲〉
其後,來到1998年,馬英九競選台北市長期間又使用了一首羅大佑的〈風神的歌詩〉作為電視廣告歌曲,但由於〈風神的歌詩〉歌詞疑似描述日本神風特攻隊,曾引發立法委員李慶華強烈批評。
所謂民族和國家認同,乃是一種想像的共同體。而作為競選輔選工具的歌曲重點則是在於,如何透過聲音(旋律)與文字(歌詞),涉及我們如何想像今天的台灣,該由誰來擔當執政?以及我認不認同這個政治人物的意識形態和其政黨所治理的國家理念等等。
純就音樂而論,創作一首廣受人們喜愛而歷久傳唱的競選歌曲並不容易,它不只是作詞作曲者的想像力展現,還必須具有通俗的感染性、能夠簡明扼要地替候選人傳達清楚的政治宣言或想法,除了符合未來該執政團隊對主流民意的想像,亦可抒發大多數民眾普遍的心聲,乃至於對國家當下面臨生活、教育、宗教、種族等種種問題的立場表達,同時賦予一些新時代引領新潮流的氣息和希望。
就像這首今年(2018)基進黨的競選歌曲〈咱徛出來 Lán khiā--tshut-lâi〉歌中所唱:
「明知路歹行 勇氣承擔
看著日頭上山 未來 tiō tī hia
明知路歹行 但我志氣滿滿
Lán khiā--出-來 Lán khiā--出-來」
然而,今年選舉最弔詭的是,以往各黨派參選者,或多或少都會藉由製作競選歌曲專輯,來訴諸某些政治理想、國族認同或政策宣言,比方四年前(2014)柯文哲以無黨籍的身份參選台北市長,便曾透過公開招募創作歌曲《台北調》專輯,信誓旦旦聲稱要以「開放政府、全民參與」作為他的施政理念,孰料卻在選舉結束、事過境遷之後,很快便淪為一種聲音的包裝及謊言,如今聽來只顯得格外諷刺。
2014年柯文哲以無黨籍的身份參選台北市長,便曾透過公開招募創作歌曲《台北調》專輯,信誓旦旦聲稱要以「開放政府、全民參與」作為他的施政理念。圖片來源:李志銘提供
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