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鄭力軒

日本失敗學(2):金融的暴走



1980年代後期日本的泡沫經濟以及破裂之後所導致的金融危機,一直是學界與媒體高度關注的焦點。儘管日本在金融體系崩潰並重組後仍然在世界經濟保有一席之地,然而與1980年代如日中天的情勢已不可同日而語。本文要將視角從政府角色轉到金融體系,從較長的時期來看日本金融體系如何從1960、70年代催生了高速成長後,在1980年代之後促成了泡沫經濟,更在1990年代之後衍生成為全面性的金融危機。


日劇《半澤直樹》,劇中所刻劃銀行員相較於一般企業較高的社會與經濟地位,可以說承襲了長期歷史中銀行在層級結構中所構築出的核心地位。圖片來源:IMDb



由於日本畏懼經濟體系遭到外國掌控,積極構築壁壘阻擋外資、而非吸引外資才是主流的經濟政策思維。因此,戰後日本金融政策的首要目標,就是如何動員國內資金促成資本形成,進一步帶動經濟成長。日本經濟學者村上泰亮稱之為「發展主義金融體系」(開発主義金融システム)。這個體系有幾個特徵。


首先,由於金融制度的目標是促進資本形成而不是單純提供金融中介,日本政府以低利率的政策鼓勵企業借貸擴張,再以俗稱「護航船隊行政」(護送船団行政)的方式,確保所有金融業者的生存。如此一來,銀行就可以積極地借貸,促成較高的投資率。


第二,銀行與企業間具有深厚且穩定的關係。企業原則上主要跟一家固定的銀行借貸,稱為主力銀行メインバンク)制度。而主力銀行不僅止於根據擔保品被動地回應企業的資金需求,在穩定的關係下也積極放款支持甚至共同擬訂成長策略,形成遠比單純借貸更為深厚的連結關係。


第三,日本財閥在美國佔領期被解散之後,形成由交叉持股網絡所組成的系列,而相對上受到美國占領當局政策影響較小的銀行則成為集團交叉持股中心。因此,日本的銀行跟企業不僅有放貸關係,也有複雜的股權關係。所以,這個體系有時也被稱為系列金融。


第四,銀行也常常實際參與企業的經營,特別對於經營不善或存在經營風險的企業,銀行常常派遣董事到董事會監督甚至直接介入企業經營。經濟學者青木昌彥即認為,日本企業由於董事會是由執行實際業務的經理人所掌控,企業治理所不可或缺的監督角色是由銀行擔綱。近年來最受矚目的日劇《半澤直樹》,雖然背景設定是2000年之後重組的銀行體系,但劇中所刻劃銀行員相較於一般企業較高的社會與經濟地位,可以說承襲了長期歷史中銀行在層級結構中所構築出的核心地位。


在1990年代爆發危機之前,金融體系普遍被視為日本高速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柱。在銀行、國家與企業的穩定關係下,日本企業得以在相對較少的自有資金下進行長期的策略布局,不必像美國企業受股東短期利潤要求的干擾,而可以快速在國際市場中擴張取得重要成果。而國家也透過銀行以及其他機制形成長期經濟戰略,促成產業升級。而在高度金融管制、低度發展的股市以及相對低度國際化的金融環境下,銀行對企業具有相當的監管與控制能力。而在國家控制外匯、利率乃至金融業大小經營規範之下又對銀行有足夠的監督能力。降低了類似系統極易產生的尋租問題。


然而隨著經濟體系逐漸成熟,以及1980年代所展開的金融自由化以及國際化,日本金融體系的缺陷逐漸浮現出來。日本具全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逐漸握有豐沛資金,也有能力從海外金融市場籌資,不再需要跟日本的銀行借貸,在失去重要的客戶後,日本的銀行將放款主力轉向不動產業與營建業。傳統以促進投資而非強化紀律的金融政策,並未隨著經濟體系的成熟而轉彎,政府管控銀行的權力又隨著金融自由化而下降。


特別在1985年簽訂《廣場協定》後更帶來巨大的改變。雖然一開始協定的目的是改變美日間的貿易條件,但隨著大幅升值帶動熱錢流入日本,加上日銀為了避免出口減緩造成的經濟衝擊而持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大量資金湧入房地產與股市推升了房價與股價。傳統上鼓勵借貸的金融體系在泡沫經濟過程中產生了推波助瀾的效果。政府對於銀行放款缺少足夠的監管,而企業則可以透過主力銀行輕易取得大量資金進行炒作,膨脹的股價與房價推升了預期,又回頭來促成銀行更多的放款,形成了惡性循環。


而日本銀行在持有資產價格膨脹情況下一下子躍居全球前幾大銀行。這個時期在「日本第一」的信心下,日本上下明顯輕忽了泡沫經濟的潛在風險,公私部門遲遲沒有做出相應的行動。曾經以長期策略與技術升級聞名的日本經濟體系,在新的金融環境下,一變成為催生金融投機的無責任體系,更進一步膨脹了經濟泡沫,終究到無法收拾的局面。這個機制持續在泡沫破裂後產生負面影響。


一開始,日本各界多半認為所遭遇的是短期的景氣波動,只要靜待景氣回穩資產價格就會回到原來水準,而延續既有的作法。但隨著股價房價持續崩落,企業的負債與銀行的壞帳越來越大,逐漸衍生出系統性的危機。隨著景氣遲遲無法回復,過去企業與銀行間的穩固連帶反而成了營運不善企業的安全瓣。銀行持續借貸資金給營運不善但關係良好的企業續命,而相對的其他企業資金取得日益困難。


小泉純一郎上台後加速銀行重組,包括瑞穗、三井住友以及三菱東京UFJ等幾家大型銀行。傳統的主力銀行、系列金融等非正式制度雖然沒有全面性瓦解,但影響力也大不如前。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給了搖搖欲墜的體系致命一擊,住專、北海道拓殖銀行以及山一證劵相繼破產,日本金融體系也進入了重組的新階段。2000年小泉純一郎上台後加速銀行重組的過程,日本的大型銀行重組成包括瑞穗、三井住友以及三菱東京UFJ等幾家大型銀行。傳統的主力銀行、系列金融等非正式制度雖然沒有全面性瓦解,但影響力也大不如前。金融廳跟財務省的切割強化了金融監理的力度,日本的金融體制也逐漸脫離發展主義金融體系而走向歷史的終點。


隨著世界經歷了2008年金融海嘯2010年代的歐債危機以及近日對中國金融體系日益加深的疑懼,日本的經驗重新也成為討論的議題。台灣受全球經濟影響甚深,對於各個金融體系過往的危機與未來可能的風險,也有必要仔細地探究。




作者1974年生,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悠遊於學海之間,篤信學門,方法,理論派別只是方便法門,不需執著。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