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畢慕瑜

為什麼鄉民不相信?護航的道德與關係的政治


讓我們先給「護航文」下一個操作性的定義:它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之後的網路現象,主要替非國民黨的政治人物、發言與政策辯護,互相提醒彼此不要被國民黨騙了。圖片來源:公民覺醒:Big Citizen Is Watching You粉專

日前柯汎禧發表的文章〈為何進步價值無法說服鄉民?〉討論了從民進黨執政以來社會輿論急遽保守化的現象,並提出兩個原因。柯文認為,鄉民無法被說服是因為進步價值內部的結構。第一,進步價值的倡議者自己也生活在既有保守的結構中,使得倡議者難以逃避言行不一─也就是「自助餐」─的指控。第二,進步價值的論述往往以一種結構性的視角(etic viewpoint)來說明問題,因此難以獲得鄉民情感上的同理。

這個說法確實有一定的說服力,然而,除非我們可以證明進步論述的內在結構曾經經歷了重大的改變,否則就無法說明從2012年到2016年間,進步論述在網路上逐漸抬頭的過程:內部結構相同的論述,為何在某段時間漸漸被社會接受,又在這一兩年快速的被拋棄?從一個特殊的切點:護航文,我們可以動態地觀察這段過程底下政治部門與公民社會的關係,並提出鄉民相信或不相信進步價值的理由。

讓我們先給「護航文」下一個操作性的定義:它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之後的網路現象,主要替非國民黨的政治人物、發言與政策辯護,互相提醒彼此不要被國民黨騙了。寫護航文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要理解政府所提出的政策,並且對社會現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評價這些政策的有效性。接著你要了解網路上的批評然後回應。值得注意的是,發表護航文的「身分」─或是說,與被評論者的「關係」─在鄉民群體中是非常重要的,發文者的身分有時候比發文內容更能有效的引發群眾的支持。太陽花學運時,我們不難在網路上看到「反省文」─我2012年時是689,現在出來反省,自己當年不應該投給馬英九,用自己的身份號召鄉民反國民黨。相同的論述結構最近也不斷浮現,反過來號召鄉民反民進黨。或是強調自己的「中性身份」:我過去都不太關心政治,直到最近真的認為政府做得太爛了,才發文批評。

對這種「身分政治」的理解,搭配近日輿論翻轉的時間點,有助於我們了解進步價值被拋棄的關鍵原因。根據我自己非正式的觀察,「反民進黨」與「反進步價值」的論述大增,是在去年十二月之後,剛好就是民進黨推動《勞基法》修法的時間點(擅長data mining的朋友或許可以驗證一下我這份觀察正確與否)。我認為,在勞基法修法的過程中,民進黨一連串失當的政治操作,主動破壞了自己與公民社會的關係。不論是「在底下抗議的都是錄音帶」、「太陽花要崩潰了」的說詞,或是在修法過程中粗暴的政治操作,都把公民社會切割到政府的對立面。

此後,「被民進黨拒於門外」的共同經驗,就成為能夠引發鄉民共鳴的「身份」。從此之後,不但反民進黨的文章大增,原本積極替民進黨政策闢謠的網路寫手也更少發文了(即使是正確的政策)─既然你都主動把我拒於門外了,那麼你被抹黑也不干我的事情,為什麼我要勞心費力去替你澄清呢?當官方的解釋逐漸失去公信力,有公信力的中性網路寫手又趨向消極,在缺乏反制力量的情況之下,保守反動的造謠抹黑自然占據了更多的資訊空間。

放回「護航文」的身份政治脈絡底下來看這個過程,我們就能看到,進步論述之所以被鄉民拋棄,並不只是因為那些論述是進步論述。對鄉民來說,更重要的是「誰的」進步論述。例如林淑芬還是因為她個人在環境、勞權上的付出而持續受到鄉民肯認;吳音寧近日遭到惡劣抹黑時,雖然她持續被鄉民訕笑,但原本沉寂的公民寫手又開始替她解圍開脫。這些都是個人道德在政治互動過程的展現。

對我來說,這其實就是小黨,如時代力量,存在最重要的理由。當大黨因為錯誤的政治操作而失去鄉民的信任時,小黨在立法院的邊緣維持自身的道德性,也讓進步價值不至於全面失去鄉民的信心。這樣的互動模式或許不是我們所期待的公民社會。然而,這提醒了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承載道德的基本單位是個人。如果單純地寄望「以理服人」而忽略政治互動過程中的道德後果,只會讓群眾與進步價值漸行漸遠而已。

作者是人類學學徒,在泥巴裡仰望海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