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皮諾丘

國中教育會考,問題在哪裡?


經過這幾年的教育會考實施結果以及筆者在國中教育現場的觀察,教育會考的立意良善,但學生的壓力非但沒有減輕,所謂的標準參照也是疑雲重重。圖片來源:PIXABAY

5月19、20日的教育會考成績單即將於本週五(6月8日)公佈,在這之前,台師大心測中心在6月5日公布各科答對題數對照級分表。事實上,依據教育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為瞭解及確保國中畢業生學力品質,辦理教育會考作為我國國中畢業生學力檢定機制。教育會考藉由各科成績等級減少(分為3等級)來達到適度減低考試壓力的目的;並藉由標準參照的作法達到學力監控與提供具體學力訊息的目標。

各科將評量結果分為「精熟(A)」、「基礎(B)」及「待加強(C)」3個等級。整體而言,成績「精熟」表示學生精通熟習該科目國中階段所學習的知識與能力;「基礎」表示學生具備該科目國中階段之基本學力;「待加強」表示學生尚未具備該科目國中教育階段之基本學力。

經過這幾年的教育會考實施結果以及筆者在國中教育現場的觀察,教育會考的立意良善,但實際上學生的壓力非但沒有減輕,所謂的標準參照也是疑雲重重,啟人疑竇。

為什麼筆者說學生的壓力絲毫沒有減輕呢?這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做討論:

一,複雜的遊戲規則:全國15個學區,每個學區免試入學的計分方式,以及超額比序的規定都不一樣,有些縣市嚴謹,人際關係不佳當不成幹部或是體能較差的,就算會考拿了5A也進不了心中的第一志願;有些縣市的多元計分方式則過為寬鬆,學生當志工、努力記功嘉獎當幹部、參加各項競賽,結果三年後幾乎人人拿到滿分,白忙一場。此外,還有公平性的問題(某些有加分的競賽,報名費用根本不是弱勢家庭負擔的起),社經條件較差的家長根本無力也無心去了解這些遊戲規則,弱勢生想要靠教育翻身,愈來愈困難。

二,畸形的計分方式:根據106年教育會考各科能力等級加標示與答對題數對照表,在英聽與數學非選題全對的情況下,五科都拿B++的總答對題數最多是195題,五科都拿B的總答對題數最少是82題,也就是總答對題數相差113題的2個人,所拿到的會考積分竟然一樣。

再舉一個例子,假設甲拿4A++1B++,乙拿5A,甲的總答對題數一樣比乙還多,甲可能進不了第一志願,乙卻可以,這就是這個畸形的計分方式弔詭的地方,用籃球術語來比喻,乙可能拿了個大三元,得分籃板助攻各10,甲不擅於助攻,但甲一場可拿30分20個籃板,若用類似這種計分方式來篩選球員的話,甲會被拒於NBA的大門之外,專家學者所謂的三等級七標示,不用再分分計較,可大大減輕學生的壓力,但你們可知道,這幾年來有多少學生在這種畸形的計分方式下成了犧牲品。

三,名不符實的標準參照:如果我們解釋個別學生的測驗分數,是拿他的分數來和全體學生的分數作比較,則這種解釋測驗分數的方式便稱為「常模參照」。這是一種以「相對性比較」的觀點,來看待個別學生的測驗結果。段考成績排名、教育會考前身的基本學力測驗轉換成百分等級等,都是利用常模參照的方式來解釋分數。

至於標準參照基本上是採用「絕對比較」的觀點來看待個別學生的測驗結果。一般來說,醫師執照、會計師等證照考試,或是汽車駕駛執照考試等等,都不需要注意排名或是與別人的分數進行比較,需要的只是與某一個標準來進行比較,若考生的分數已經高過那個標準,那麼即可發給證書或是給駕照。

教育會考美其名為標準參照,其門檻分數應該在考前或考完隔天就應該公佈,但這些年來,會考中心總是拖到公佈成績前幾天才公布各科答對題數對照級分表,這種名不符實的標準參照,也讓人對教育會考的原意及公平性打了問號?

教改多年,老師不快樂,學生壓力沒有減輕,家長不信任,問題出在哪裡?認真看完本文,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作者為台南一中畢、台灣師大數學系畢,現職國中教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