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不只四面楚歌的習近平,還有牌嗎?
其應對這場史無前例人禍之粗暴與厚顏的後果已經一一浮現,像廻力鏢一樣開始打回自己身上,又碰巧遇到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很可能已經無法繼續掌權,讓中共又多一個和美國正面衝突的戰場。
趙君朔
Apr 27, 2020


新常態下政府應有的疫情紓困方針:以高雄市為例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打亂原本的生活秩序。每個人都在問,甚麼時候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甚麼時候商家可以正常行銷、做生意,大家可以安心上街、消費?
李明軒
Apr 19, 2020


【書摘】《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
認同、利益與價值不會自發促成集體行動者的形成,更遑論是在政治層面組織起能夠推動解放性社會轉型的集體行動者。人雖然總是擁有和別人相同的認同、利益與價值,但這些東西並不需要轉譯為型態一致的集體組織。
春山出版
Apr 17, 2020


賀軍/數位新創神話破滅?「中國星巴克」瑞幸咖啡的造假醜聞
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的中國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NASDAQ:LK),於美東時間4月2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自爆財務造假,指經內部調查發現,公司於2019年偽造業績22億人民幣(約合新台幣95億)。此嚴重醜聞使得瑞幸咖啡當日蒸發近50億美元
鳴人堂
Apr 9, 2020


賀軍/疫情如迴力鏢?中國褐皮書:首季經濟「令人瞠目」
繼2月底發布疫情爆發後首份中國經濟報告之後,美國研究機構「中國褐皮書國際」(CBB International LLC)3月24日再度發布中國經濟報告《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強調疫情傷害中國首季經濟之嚴峻「令人瞠目」(eye-popping)。
鳴人堂
Mar 28, 2020


疫情蔓延,需要葉克膜式的經濟救援
武漢肺炎疫情下,台灣各行各業,尤其與人的移動息息相關的餐飲、娛樂、旅遊、交通等服務業營運情況悽慘。台灣對於武漢疫情的防制,因為超前部署得宜,在世界各國中是防疫的優等生。而對於疫情所帶來的百業蕭條,政府也很早就開始對策,三月十三日立法院三讀通過600億武漢肺炎特別預算
郭永興
Mar 16, 2020


紓困必須要有社會經濟視野
近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下,行政院火速提出六百億的紓困預算,而立法院也在朝野合作下通過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希望對遭到肺炎所引發的經濟衝擊有初步的緩解。
鄭力軒
Feb 27, 2020


武漢肺炎將帶來強烈經濟寒流
中國如此掩蓋事實,只求升官的顢頇共黨官僚文化,跟只能有歌舞昇平一片繁華景象的媒體控制,不僅害了中國人民無防備的暴露在新型肺炎的威脅下,也讓各國措手不及,疫情竄流到世界各地。
郭永興
Feb 5, 2020


政黨都是輸家,人民有智慧──2020大選雜感(下)
民主政治固需順應民意,但絕不能只會討好人民,而必須也要有領導的一面,否則我們不需要有國家領袖。還好,民主雖不見得是最佳的制度,卻有一項別的制度不及的優點,具備了自我改錯的更正能力。天佑台灣,在高雄先出過疹子了,我們才未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湯志傑
Jan 21, 2020

台股萬點錢都被外國賺走!前國民黨大掌櫃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本月18日新聞提到,前國民黨掌管黨產、國民黨投管會的劉泰英先生,在參加台灣綜合研究院辦的論壇時表示,台灣股市上12000點,「錢都被外國人、有錢人賺走了,所以人民無感」。昔日掌握國民黨投管會,在資本市場賺錢幫國民黨選舉找錢的人,今天有此番言論,真是時空錯亂、嚴重與社會脫節。
黃麒儒
Dec 19, 2019

兩個外送員之死──平台經濟的不平等
近日因食物外送員之死,引發社會輿論熱議。勞動部職安署針對foodpanda及Uber Eats這兩家最大食物外送平台發動專案勞檢,並認定外送員與外送平台之間之間為僱傭關係。
食物外送員與平台之間的模糊法律關係,似乎可以終結。不過,雇主責任逃脫大作戰才剛剛開始。
張烽益
Oct 15, 2019


【書摘】《正解!中國經濟數據:破解官方統計,掌握大陸經濟真相》
熱錢進來,中國資金卻偷偷外逃
中國政府的確想要保護自身的經濟發展,
因為過去快速的成長和外表看起來的強大,
其實都建立在脆弱的體質上。
早安財經
May 17, 2019


遊走法律邊緣,符合國際規範?自貿區的灰色地帶,台灣承受得了嗎?
據媒體報導,高雄市長正在大力宣傳建立自貿區/自經區,以解決龐大債務,一夕間自貿區彷彿變成發大財顯學。目前全球大約有3000到5000個自貿區,以自由貿易區(FTZ)、出口加工區(EPZ)、自由港或經濟特區為名,這些特區有助於吸收外資、交易便利,得以刺激經濟成長殆無疑義。
徐子軒
May 16, 2019


「經濟、人口、國際定位」──日本從平成到令和更迫切面對的挑戰
接近三分之一個世紀的平成時代,隨著明仁天皇的退位正式劃下句點,五月一日起日本正式進入以德仁天皇為國家元首、年號「令和」的新時代。
張智程
May 1, 2019

民主大反擊的號角何時響起(上)?
威權體系在缺乏民意回饋與透過民主政治來修正問題的情況下,即使一開始選擇了比較高明的經濟政策轉向,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常會遇到搞砸、脫軌的情況但無法矯正,這就是為什麼不少研究都發現獨裁體制下經濟成長率的波動明顯較大。
趙君朔
Apr 14,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