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is site was designed with the
.com
website builder. Create your website today.
Start Now
THINK TANK, THINK FOR TAIWAN.
部落格
焦點精選
專欄作家
講古特區
歡迎投稿
More...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
從辛丑條約到架漏牽補
歷史教育的目的 記得小時候我們的教科書對於義和團的記述是負面的。從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到辛丑條約賠款,這些事件都被當做是中國滿清政府昧於世界局勢,敵視近代進步主義的結果。如果説歷史學是要讓讀歷史的人可以從中得到教訓,那麽我想當年我所讀的中學歷史課本在相當的程度上是教給了我們...
李弘祺
Mar 29, 2021
林運鴻/教育該服務國家或國民?從「歷史課綱」爭議思考台灣人文教育
近日有媒體報導,根據108課綱,「歷史教育」變得面目全非。八年級的「中國史」被改為「東亞史」,課本也不再提三國、魏晉南北朝。依照慣例,許多保守派的名嘴、藝人、教師再次對此怒火填膺,他們認為這樣的改動是「簡化到令人髮指」、「可悲的仇中課本」、「到底在搞什麼?」。
鳴人堂
Sep 19, 2020
大人的國家認同問題請自己解決,不要再找中學歷史科的麻煩了!
近日,歷史教科書的爭議又躍上媒體版面,翻來覆去的爭議焦點說是「三國、唐代以前的政權交替全刪光簡化到令人髮指」、「中國史大幅縮水」、「可悲的仇中課本」等,其實背後反映的迷思在於誤以為這些古代政權是「連續不斷的朝代」,而且,這些都是「我國的歷史」,所以有任何的刪減就是「去中國化」。
黃惠貞
Sep 11,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