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is site was designed with the
.com
website builder. Create your website today.
Start Now
THINK TANK, THINK FOR TAIWAN.
部落格
焦點精選
專欄作家
講古特區
歡迎投稿
More...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
國際傳播不等於大外宣
近日公共電視籌備「國際影音平台」(又名「國際數位傳播計畫」)引起爭議,許多人在討論此事時使用中共「大外宣」一詞。然而翻閱公視內部相關文件並沒找到這詞彙,可見是以訛傳訛,或為求聳動而刻意為之,一方面也顯示仍有人不清楚中共大外宣與國際傳播之差異。 雖然昨日文化部宣布終止給公視的「國
羅慧雯
Jul 30, 2020
公堂難判,迷霧不穿——從《疑霧公堂》談歷史改編劇的嘗試與艱難
「內容力」自去年出版書籍、連續劇《憤怒的菩薩》開始,儼然成為台灣當前「非虛構」戲劇的重要團隊。《憤怒》、《疑霧》兩部戲同樣具備懸疑、偵探的元素,不過《疑霧》轉而讓螢幕前的觀眾擔任偵探的角色,從林戴氏、林應時、凌定國、李祥四個角色的證詞,陸續拼湊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當然,以不同人物
藍士博
Jan 18, 2019
整併推出《公共媒體法》,所為何來?
其實公共電視成立20年來,曾經有4度修法,但都只是小修,或修改其中一條(例如:2004年6月和2009年6月)、或兩條(2001年10月)、三條(2009年12月),但這些小修並無助於改善公視的治理困境,也沒有激起太多公共媒體的相關討論。這次文化部的《公媒法》草案可說是這20年來
羅慧雯
Oct 25,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