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蔚藍文化

【書摘】《禮祝下鄉》




一、東隆宮迎王的淵源與演變


東隆宮王爺祭典溯源


屏東縣東港鎮東隆宮主祀溫府千歲,每三年一次(逢丑、辰、未、戌年,與長興宮、慶安宮相同)舉行迎送王爺祭典,稱為「迎王平安祭典」(「東港迎王」)。其古早淵源不可盡考,但謝聰輝研究指出,根據高雄岡山通妙壇余家所保存(呂應翔抄集)的新園五朝王醮文檢抄本,道光元年(1821)新園街已有舉辦五朝王醮的歷史,啟建王醮的是當時位於鹽埔的東隆宮,與當時霍亂流行有關。東港當地流傳說東隆宮迎王祭典科儀是清代「唐山廣信府遊街道士」所傳授,廣信府在江西,指龍虎山天師派道士祖庭,清代臺灣基本上都是傳承龍虎山天師派系統的漳、泉籍正一或靈寶道士,因此「唐山廣信府遊街道士」應該理解為龍虎山天師派的福建籍道士。東隆宮既然最晚道光年間已有辦理王醮的歷史,則東隆宮最早的王府科儀跟道士傳授有關就連結的起來。不過,也有一種說法認為,「科儀方面,清領時期泉州遊街道士將原鄉科儀傳入東港,至今內司祀宴,則是由本地秀才整理明清以來的官方文獻而成」。


東隆宮王醮之後如何演變不明,清末光緒3年(1877)東隆宮被洪水沖毀,溫王爺的金身臨時寄祀在東港溪左岸的媽祖廟(今朝隆宮),經過8年才重建,為節省祭典開銷,迎王祭典利用農曆3月與媽祖遶境一起舉行。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日治時期東港迎王有時在秋天,有時在春天,1934及1937年則是在農曆3月媽祖壽辰之後舉行。朝隆宮為東港的媽祖廟,也是東港街區三大地方公廟(另兩座公廟為東隆宮與福安宮,福安宮主祀福德正神)之一,根據地方耆老的說法,早年東港迎王常緊接著媽祖聖誕(農曆3月23日)之後,因為需要靠辦理媽祖遶境活動期間募集來的緣金補貼,才有足夠經費接著辦迎王祭典。


大正4年(1915)西來庵事件也影響了東港迎王的舉行,據地方人士的說法,事件後總督府逐漸限制民間的宗教活動,當東港要舉行迎王時,不得已必須假借為媽祖慶生或為了祭拜土地公,甚至以支援神社祭典的名義,方能舉行迎王遶境活動。1937年丁丑科後中斷14年未辦,戰後到了1952年才利用雙十節慶典的名義恢復舉辦迎王祭典,之後東港迎王的時間遂固定在10月底前後舉行。


東港迎王的核心—從四縣同鄉會到七角頭


東隆宮主祀神為溫王爺(溫府千歲),其歲時重要祭典有四: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玉皇大帝聖誕)、7月底最後兩日中元普度、10月10日水僊(仙)尊王聖誕、11月初一溫府千歲聖誕,這是由東隆宮主辦的例行性祭祀活動。主神溫王爺聖誕自然是東隆宮最重要的祭典,固定由最早移民東港的四縣份同鄉會輪流出資演戲酬神,此習俗清代即已存在;東港何時開始舉行迎送客王性質的迎王活動已不可考,推測比迎王更早的溫王爺例年聖誕祭典為東港最早的公共性民間信仰活動,起初由四縣移民以原鄉團體為單位分日辦理演戲酬神,這是東港角頭的原型,其祭神演戲在日治初期媒體新聞曾有過報導。


四縣輪值日依序為農曆10月底同安同鄉會,11月初一晉惠(晉江、惠安)同鄉會,初二南安同鄉會,初三霞漳同鄉會。四縣同鄉會仍以原鄉的同鄉情誼為組織人群的工具,經歷長時間的演變,逐漸發展成目前的七角頭。我們亦可從同鄉會的籍貫瞭解早期東港居民主要來自泉州及漳州,泉州人的比例或勢力可能較漳州人大(同安位於九龍江北岸地區的居民語言風俗習慣與漳州龍溪、海澄相仿,很難說他們的自我認同是泉州人或漳州人)。雖然不清楚四縣份居民當年的活動範圍、在東港是否曾有特定空間的劃分(比較可能在現在的頂頭角、頂中街、下中街、下頭角附近),但目前四縣份同鄉會仍以神明會的形式存在,會員定期按縣份推舉爐主,隱藏在七角頭等聚落中參與東隆宮溫王爺的祭祀活動。


東港七角頭的出現,應與東港市街在日治時期的高度發展與在地化有關,其位置基本上沿著延平路由北而南分布,依序為頂頭角、頂中街、下中街、安海街、下頭角、崙仔頂,最後加入的埔仔角則位於頂中街的東側,係1925年代替已退出東港祭典的小琉球而加入。在七角頭中,下頭角和東港街在1895年前後文獻已出現,透過臺灣堡圖,亦可知當時的「東港街」大約就是沿著河畔的市街,北起今日頂頭角,南至海邊崙仔頂的範圍,其中的下頭角應是當地較早形成在地認同的社區,其後東港街內也在廟會活動中分化、壯大成數個角頭,與下頭角分庭抗禮。


從目前所見資料,戰後恢復辦理迎王祭典以來,初期「遷船遶境」範圍僅限於七角頭所在的延平街範圍,1990年代先擴大經中山路遶往鎮公所,後來又增加從鎮海宮往汕尾新舊嘉蓮宮,範圍雖然增加,但從2018年戊戌科遷船遶境活動過程,可觀察到王船經過時進行「替身祭解」儀式的範圍仍以七角頭的居民為主,顯然在迎王祭典中,東港街的七角頭始終是核心地域。


「東港迎王」原來並非東隆宮的例行重要祭典項目,而是以東港街七個角頭的居民為核心,推舉一位大總理作為代表人主責辦理,東隆宮僅為協辦角色;到1973年(癸丑科)為止,大總理負責組織規劃執行祭典活動,迎王大小事務與經費收支運用均獨立於東隆宮廟務之外,之後鑒於大總理制已難以應付逐漸擴大與複雜的迎王祭典,1976年(丙辰科)起才改由東隆宮廟方以祭典委員會名義主辦。


雖然大總理負責制已經不存在,但是到目前仍有一些舊制運作遺留的痕跡。例如,每次平安祭典,東隆宮要向大總理收取一筆「代辦費」,此乃因過去大總理主導制時期,總攬一切活動收支,東隆宮作為協辦單位向大總理收取代辦費用是合理的,後來改成東隆宮主辦,廟會期間收入盡歸廟方,大總理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再向大總理收代辦費並不合理。不過現行辦法仍是如此,以2018年戊戌科為例,大總理須支付東隆宮代收轉付的開銷大約是72萬元,包括:


(1)中元普度費用每年6萬元,三年共18萬元(大總理任職三年)。

(2)迎王平安祭典費用30萬,含第一天敬王,對千歲爺接風洗塵(也是滿漢全席),以及平日的早晚祀王供品購置費用。

(3)大總理轎租金1萬6千元,用以重新整修粉刷,更新裝設燈光設備等。

(4)建造王船捐款10萬元,

(5)最後一天送王前的宴王費用12萬元。


又如,七角頭轎班以抽籤方式分別負責在祭典期間扛五位千歲、中軍元帥、溫王爺共七頂神轎,抽到東隆宮主神溫王爺轎的角頭轎班在祭典期間前後八天出勤的基本費用(主要是飲食花費)由東隆宮負責,其他六個角頭則是轎班會要自己張羅。凡此均可見早年東隆宮只負責溫王爺轎班會的開銷而居於「協辦」的角色。


無名有實的王醮(王船法會)


戰後初期東港迎王的相關科儀比較簡單,起初只請一般的紅頭小法做簡單儀式,後來隨著經濟能力提升、參與人數增加,規模也逐漸擴大,由簡而繁。從1979年己未科的東港迎王影片上,可見請水(海邊請王)時仍由紅頭小法在請王壇上為千歲令開光,但遷船遶境前的王船開水路儀式已由道士執行,可以想見遷船遶境結束若有和瘟科儀也須請道士作法。1982年壬戌科首次在「平安祭典專輯」(祭典手冊)中出現兩天的「王船法會」。一般廟宇若有如此規模的迎送王爺祭典,多半以王醮方式進行,但東隆宮迄今為止始終維持兩天王船法會名目,缺乏建醮完整形式,不過執行法會的道長,在各項科儀進行中仍以「二朝王醮」名義唱頌。一般王醮的傳統是必有道壇科儀,但不一定有王府科儀,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則是有王府及王府科儀,也設立道壇進行王醮科儀,但對外只稱王船法會,道壇與王府各行其事,兩者在王府內科儀部分完全沒有交集。


迎王平安祭典以「請水」、「迎王遶境」、「遷船遶境」、「送王」,外加王府科儀與王船法會為主軸構成,正式名義不用「王醮」,東港有些當地人並強調迎王平安祭典與瘟神信仰無關,雖然東隆宮的王船法會實質上不脫王醮儀軌,各項迎送王儀節也充滿驅瘟逐疫內涵。


二、迎王平安祭典的組織運作


根據有限的文獻,我們雖然知道日治時期就由大總理主導迎王祭典的執行,但是有關大總理的產生與祭典的運作方式,仍要到戰後才比較清晰。戰後首次恢復舉辦東港迎王祭典是在民國41年(1952)壬辰科,當時以抽籤制產生大總理,每三年由大總理以平安祭典籌備處名義全權負責迎王活動。但兩科之後,在地方角頭反對下,民國47年(1958)戊戌科改採輪流制,由七角頭選出的頭人輪流擔任大總理,不過2000年庚辰科再度改回抽籤制迄今。


協辦成主辦—「東隆宮祭典委員會」的成立


戰後初期20餘年東港祭典籌辦組織的變化,應該與東隆宮的廟務發展和祭典規模的擴大有密切關係。戰後各地善信前來東港東隆宮參拜者日漸增多,無論平日香火或迎王祭典都有越加興旺的趨勢,廟方於是在地方頭人林庚申負責廟務時,先收回金香販售的利益,改組東隆宮的管理組織,將過去的管理人制度改為管理委員會。民國65年(1976)丙辰科林庚申的兒子林雲騰接任管委會主委,鑒於大總理制已難以應付逐漸擴大與複雜的迎王祭典,故成立「東隆宮祭典委員會」,林雲騰擔任主任委員,設4位副主任委員(其中之一為丙辰科大總理張正),另有委員60名。


從此東港迎王改由東隆宮廟方以祭典委員會名義主辦,即使是在1984年東隆宮管理委員會改組為「財團法人臺灣省屏東縣東港東隆宮董事會」之後,每次東港迎王仍以「東隆宮祭典委員會」名義辦理。2018年戊戌科舉辦時,東隆宮董事會包括董事長在內共有董事15名,監事4名(其中一人為常務監事),而祭典委員會除了主任委員1名(由東隆宮董事長擔任),副主任委員3名之外,另有總幹事、公關主任各1名,委員154名,涵蓋地方政商名流,東隆宮董監事成員也都是祭典委員會的成員。2018年戊戌科迎王平安祭典手冊中列有「顧問」(個人)及「顧問團」(商號或漁船)共1,606人(家、艘),顧問與迎王組織運作無關,而是與捐獻有關,凡捐款一萬元以上者就列名戊戌科顧問,所以東隆宮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等也都列在祭典委員會顧問之列,雖然祭典委員會主委、副主委同時又是祭典委員會顧問實在不合邏輯。


迎王平安祭典雖然改由廟方主導辦理,但中軍爺安座、進表、請水、祀王、宴王、送王等各項重要儀式,大總理仍按舊例以祭典代表人身分擔任主祭者角色。早期要競爭大總理還有資格限制,年紀必須超過60歲,夫妻(元配)健在等等,才能登記。後來改成住東港十年以上,夫婦同時健在就可以。每次迎王結束,七角頭即抽籤選出下次迎王祭典各轎班要負責扛抬的神明,之後再由抽中負責大千歲轎的角頭推選出大總理。戰後迄今歷科大總理均由競標產生,有意者在「招標」時寫下願意捐獻提供本角頭的標金數額(標金全歸該角頭使用,大總理須交廟方的代辦經費另計,不含在標金內),以價高者得標。2018年戊戌科埔仔角負責大千歲轎,大總理職務只有許振生先生一人投標,標金為399萬9,999元。


東港迎王核心團體及組織


東港迎王原先有三個核心組織:七角頭轎班、內書(書辦,即禮生,其組織稱振文堂,過去常稱為「內司」,通稱內班,頭戴清代官帽,身穿白長袍,黑馬褂)、班役(班頭,亦稱軍牢、皂隸,其組織為振武堂,通稱外班,頭戴竹編鏤空高帽,有紅黑色兩種,服裝近期都穿藏青色長袍),三者成員主要為七角頭居民,或七角頭及附近角頭廟、鸞堂的鸞生。轎班主要負責外場(請水、遶境、遷船、送王),內書、班役負責協助王府內外儀式進行(遶境時王府內所有神明均外出,大部分內書及班役也參加遶境),七角頭轎班各有轎班會(每一角頭至今各自擁有轎班爐,甚至自建會館,爐主三年一任),內書及班頭也各有類似神明會組織,也是每三年桮選更換爐主。


轎班、振文堂、振武堂雖以溫王爺為「主公」,但早期迎王三者並不直接隸屬東隆宮,東隆宮主要是提供祭典場地,外加以溫王爺名義進行某些儀式,協助祭典順利進行。李豐楙教授在1991年調查研究時,稱「振文堂(內書)為通曉儀禮文疏的耆老、仕紳所組成,約有27位,……其中有些本就具有鸞堂中鸞生扶鸞、宣教的身分」,根據《2018戊戌正科東港東隆宮迎王平安祭典專輯》資料,司典組(內書)分兩組,成員增加至36位,基本上是家族世襲制。振武堂外班人員名單未見載於迎王平安祭典專輯中,據了解人數大約150名左右,內書、外班都屬於發願為王爺服務的志工性質。


根據東隆宮一份(判斷是)1937年留下的「迎神法會用員及處所備忘錄」,恭請代天巡狩遶境時,「公衙所用人員」包括:「駕前司12名、駕前外司12名、司辦員12名、衙童12名、司辦房員6名、茶房員3名、廚房員3名,補快(按:班頭)分內外補快,以甲子數分配人員」,不易理解班頭到底多少人,從駕前司到廚房員共60名,最後一句「甲子數」若意為六十,則當年王府補快(外班、班頭)也是60名,目前則增加為兩倍半人數。


各項儀式進行時,需要傳統嗩吶鼓吹鑼鼓營造氣氛,較大型或隆重的場合更需講究清音雅樂,東港迎王早期只能臨時僱請吹班,東隆宮的大漢樂團一直到1983(民國72)年才創立,直屬東隆宮,成為迎王祭典第四個核心組織,目前有老、中、青、少年團員兩百多人,請王、遶境、祀王、宴王等儀式均需借重他們,臺灣少有宮廟能維持類似的龐大組織。大漢樂團也有自己的祀神(同時奉祀西秦王爺與田都元帥)與三年一交接的爐主制度。


換言之,東港迎王期間可見的各個核心團體,包括四縣份同鄉會、七角頭轎班會、振文堂內書、振武堂班役(東港人稱「班頭」)、大漢樂團,性質都是神明會,各有香火爐,定期桮選爐主主持該團體的事務,與大總理及東隆宮廟方共同參與祭典的籌辦與執行工作。


七角頭轎班的服裝顏色每科配合所扛的神轎決定,每科都要重新抽籤,所以經常更換,但神明的代表顏色固定,輪值扛大千歲轎的轎班服為黃色,二千歲轎淺粉紅色,三千歲轎黑色,四千歲轎綠色,五千歲轎紫灰色,中軍爺轎白色,溫府千歲轎深藍色。


早期服裝各轎班會須自己張羅準備,通常上衣按照服裝顏色由轎班自行購置,長褲則未統一,一般多穿灰、黑色,2006年起每科祭典統一由東隆宮提供各轎班服裝兩套,上衣下褲顏色統一。


一般建醮過程參與祭祀儀式的主要人員是各種名稱的會首、斗燈首,東隆宮迎王祭典因不採建醮模式,因此無主會名義,負責參與祭祀儀式的主要是輪值大千歲轎角頭所選出的大總理、內總理、外總理,以及其他六個角頭轎班會代表的各一位副總理,在祭祀儀式中相當於主會首,也凸顯迎王祭典是以七角頭為核心的公共事務。




作者為臺南市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任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歷任科技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主任,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臺灣史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史、臺灣社會經濟史、閩臺民間信仰。

 

書名:《禮祝下鄉》

作者:謝國興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時間:2021年1月

Yorumla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