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賴怡忠

台海中線與中國對台灰色地帶衝突戰的新重點


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



在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克9月17日─9月19日訪台期間,中國在9月18日與19日先後派出18架次、19架次的軍機騷擾台灣,並有多架飛機越過台海中線,並且9月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彬在記者會上表示台海中線不存在。顯示此次中國戰機的作為不是軍方單獨的冒進行為,而是從軍事威嚇後輔以外交宣示支撐的系統性步步進逼。


這是中共對台灰色地帶衝突戰的一部分。雖然灰色地帶衝突基本上顯示對方現階段還沒有全面開戰的意圖,但卻是利用戰爭未滿的高衝突情境,搶奪戰略制高點,一方面為日後的軍事做為做準備,同時也透過切香腸的方式蠶食台灣的國防與外交的戰略縱深。


當中國透過外交部對外宣稱不承認台海中線,顯示這是中方最新的挑釁作為,預設了日後台海緊張情勢將會進一步升高。對此台灣如果因為擔心擦槍走火而忍讓再三,只會讓對方食髓知味軟土深掘到台灣因退無可退而必須反擊,屆時一旦台灣被迫要發生衝突,不僅其場景會使我方處於不利境地,同時台灣也可能因此背負開第一槍而被國際究責,或者是挑釁的中方反而因此閃避了誘發衝突的責任。因此如何掌握合理的平衡點,並給予當面應敵的我方人員足夠的自衛權,並預防上述情況的發生,相信這是國防部之後提出「自衛反擊權」,並修改內部對敵反應程序的考量之一。


中國從2016年開始軍機沿著防空識別區擾台


蔡英文在2016年首次當選總統,中國先是在520以未完成的答卷把蔡總統釋出的善意全面推翻,更從九月開始軍機就有抵進台灣防空識別區的飛行,當年十月底更出現中國軍機繞行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行為。根據國防部出版之國防報告書顯示,之後從那時起中方軍機的擾台行動,基本上都是環繞台灣的防空識別區。除了在2019年3月31日中國兩架殲11戰機越過台海中線並在中線以東飛行十多分鐘外,其他的騷擾多沒有進入海峽中線以東的防空識別區,而是選擇在防空識別區的邊線繞行。


但到了今年,在蔡總統高票連任,國民黨被打趴在地上,以及之後武漢肺炎疫情肆虐時,中國越線的次數反而越來越多。今年2月11日(殲11)先來一次,接著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來台時,解放軍空軍在8月10日(殲11、殲10)也越線。因此這次國務次卿來台的中國越線侵擾作為,被外界視為是中國對美國官員來台不滿的以軍事恫嚇宣洩其政治不滿。


但要注意的是,相對於去年三月、今年的二月與八月的越線發生地點,多在接近台海中線尾端的澎湖西南區域,基本上是在台海中線的末端,但是9月18日與9月19日的侵擾卻有相當比例發生在面對桃園、新竹、台中等台海中線當面區域,而且相對於過去的戰機多是以殲10、殲11等現役主力戰機,9月18日與9月19日的越線侵擾卻有高比例的中方第一線最先進之殲16戰機參與。


更重要的是,去年與今年八月以前的越線侵擾,除了都發生在台海中線末端接近東沙島的西南區域外,突入我國防空識別區的狀況並不那麼嚴重,可是從9月20日之後,雖然中國降到1-2架次,以運8等為主的飛機,但其突入我國防空識別區的狀況卻非常深入。感覺中方似乎有意在9月19日美國務次卿訪台回國後,逕自要蠶食我國西南防空識別區的空域,進一步壓迫我國的空防反應空間,也順勢對我國的東沙島空海支援帶來更大壓力。


1999前台灣控制全部台海


台海中線不是國際法畫的線,不具有國際法意義,主要是台灣面對來自中國的當面威脅之用。這條在1950年代由美國第十三航空軍駐台分遣隊司令戴維斯所畫的線,又稱為戴維斯線。但因台灣空軍冷戰期間享有台海空優,我國空軍並沒有被限制只能在台海以東活動。事實上一直到1999年,我國空軍基本上可以使用整個台海,惟戰機巡航不進入中國海岸十五海浬以內以免觸發緊張,而偵察機則可以較深入。在兩國論出現後,因應中國大量出動飛機逼向台海,美國柯林頓政府開始要求台灣軍機不越過台海中線以便為當時的緊張情勢降溫。之後中線以西就變成中國軍機可輕易使用的範圍。


有人說因李前總統的兩國論發言,導致我方台海戰略縱深喪失大半 。但正是從1997─1999間面對美國配合中國收回香港而提出比照香港五十年不變的「中程協議」,以及預計中國在台灣開第三次辜汪會時可能會順勢提出統一協議逼台灣進行城下之盟的談判,李前總統必須先預備好台灣立場以便兩岸談判真的被迫展開,因此才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換句話說,會有這樣的發言,美國的第二任柯林頓政府也要負很大責任。但美國柯林頓政府官員不僅不承認,更反向指控李前總統為麻煩製造者,更單方面要求台灣退讓,要台北承受華府糊塗外交的誤失。


當中國握有台海中線以西後,在2007時就利用台灣無法進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狀況,先硬是畫出一條M503航線並提交ICAO備查,後經我強烈抗議,這條線並未啟用,直到馬政府在2015年希望其距離台海中線稍遠一些,就同意中國使用。接著中國在2018年一月又進一步擴張,沿著南北向的M503航道又搞出三條東西向的支線。這三條支線與之後中國軍機侵擾台海的方向與位置接近。當年我國空軍擔心中國軍機藉由民航機掩護以侵擾台灣的疑慮,越來越無法忽視。


中國公告不承認台海中線的意涵


台海中線位於台灣海峽的國際公水域上,不是台灣的領空分界線,是我國專門對中國的防務線,也不是針對其他國家的一般防衛,更不具國際法意涵。這使得台海中線的角色既十分重要(國防),但又十分模糊(位於公海)。如果要問到台灣的防空識別區,當時所畫的區域還延伸到中國內部的福建、浙江等地,但這塊區域現在已經不符防務現實。對當前的警戒還是以台海中線為主。


當中國由外交部出面,對外說不承認台海中線時,應是有意要進一步將台海變成中國的內水,台灣海峽內海化有關。中國一向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為由,說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是中國的內海。北京做完這個宣布後,我們應該預期日後中國會持續不斷頻繁越界,透過這些行動製造台海中線不存在的國際印象,同時還可能會輔以其他操作,例如加上北京對南海九段線的主張,就能把台海與南海連在一起,還使其與東海防空識別區產生複合作用,強化其在東海防空識別區涵蓋範圍內的「維權」能力,一旦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之域內維權」能夠因此制度化並多做幾次,對日本在釣魚台的防務必定產生極大壓力,也會讓駐沖繩美軍受到更大威脅。


此外,當國務次卿克拉克回美後,中國軍機對台的侵擾行動就重新回到集中在台海中線末端,在澎湖西南角的海域。其每次行動地點都剛好在台灣與東沙之間,中國出動的也是反潛與偵查飛機。


基本上,反潛機除了監偵蒐查外,可能也是想要透過其持續的存在,試圖將美國可能在該區域的潛艦部署驅趕出去。如果是這樣,那意味著中國從2016年頻繁的嘗試至今,可能認為要突出第一島鏈的最佳途徑是沿著巴士海峽。如是這樣,我國東沙島的戰略位置就變得無比重要,對中國更可能是如鯁在喉。


北京現在的所作所為幾乎都是意圖降低在東沙島海域任何中國以外軍隊的存在感,特別是利用該區域位於台海中線與非台海中線的模糊地帶,多次進行深度突穿該區域的作業,以此逐步逼迫台灣防空識別區的實質領域向內退縮。這些發展會更需要嚴密關注。


有人懷疑之後中國是否會以自由航行為由,逕自在台海中線以東,在更接近台灣領海的海域航行,甚至以無害通過為由,進入台灣領海呢?這些可能性當然不能排除。但中國如果搞無害通過,豈不表示中國承認台灣主權(所以才會擺出無害通過的動作)。如果中國以自由航行為由在台海中線以東活動,那麼中國就更沒有理由反對美國在中國沿岸領海鄰接區的自由航行任務,目前看起來中國還不會這麼做。


但以中國在去年(2019)六月就曾有事前未通知澳大利亞,以三艘軍艦七百多官兵直接衝進雪梨港搞大肆採購的前例,當時澳大利亞總理為了息事寧人還說這種事對其他人可能是「驚喜」,但澳大利亞認為這不是「意外」 。因此我們實在很難知道這個對自己高度沒信心的政府會做出什麼瘋狂事。


最可能的,還是中國力圖將台灣海峽內海化,起碼先盡量阻止其他國家在台海航行。中國可能阻止不了美國,但其不懈的壓力如果是一對一對上日本、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就不無可能會成功。基本上,台灣海峽的中國內國化作為,北京不一定要以種種理由透過航行台海中線以東來達成,而是讓其他國家選擇不走台灣海峽。


有軍事分析家說,要當心中國的調虎離山之計,現在故意在西南大肆活動以吸引我軍主力,以便對位在東北部台灣的政治與軍事中心區域進行偷襲,讓我猝不及防。如果是要這樣做,表示中國就是在計劃大規模入侵行動,則事前應會有很多跡象可以察覺,這不是可以簡單神不知鬼不覺就能完成。


回顧一下,從2016年九月以來,中國先是搞軍機在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周邊搞侵擾,接著開始是其包括航母在內的軍艦以遠海長訓為名在台海周邊的繞行。在2019年三月出現在台海中線西南邊就先做出突穿中線的動作,到了今年以來則出現多次相同區域的中線突穿,或是在更西南地帶的中線以外地區,搞對防空識別區的深度突穿動作。9月18─19日兩天則是看到中國直接在台海中線的中間地帶以迴紋針式飛行方式挑戰並突入台海中線。之後直接公開宣示台海中線不存在,赤裸裸挑戰現狀。


現在中國突穿防空識別區次數甚為頻繁,未來可能會以相同頻率突穿台海中線。本質上,中國的這些軍事作為不像是進行大規模作戰的序曲,更像是搞戰爭未滿,但屬於高強度、高張力的一系列灰色地帶衝突行為,透過切香腸方式鞏固先前的成果以取得新的有利位置,為下一波的施壓做準備。


面對這種戰爭未滿,但卻高度挑釁與隱含高暴力的灰色地帶衝突作為,台灣的訊息即時揭露,以透明化來面對,是對的策略。因為中國的確配合其軍機擾台,同時對外釋放不少真假參半訊息,以混淆與減弱我國民心士氣及對政府的信任感,例如先前說台灣擊落中共蘇愷35戰機,或是台灣兩架IDF遭六架中共軍機包圍無法脫身等,都是以真偽難辨的新聞意圖引發國際錯誤認知,再配合中方軍事壓力,以造成國際對台灣的誤解,對內宣傳台灣挑釁中國的謊言,並離間我國人民與政府,以及與彼此的關係。


因此我們對先前一向對台灣採鷹派立場的《環球時報》,於八月中下旬忽然提出台海各方都不要開第一槍的主張,就會有不同的分析。當時大家懷疑是否中國因包括美國衛生部長來台以及其他台美合作事件等,使中國在面臨巨大壓力下而有意示弱求和,但現在看起來,《環時》在8月18日的社評更像是為解放軍之後頻繁越線挑釁的灰色地帶衝突作為,先幫其搶占道德制高點,約制台灣的自衛能力與防衛選項,為之後定義誰是台海現狀破壞者的論述操作,預先鋪陳。


雖然台海出現大規模戰爭機會不高,但是這些訊號現在就必須要處理,台海中線虛無化的主張我們更不能惦惦不講話,不能讓對方認為可以對台灣切腸切到斷。而且這些切香腸式的戰果累積,也有助於中國日後在發動對台戰爭前就取得優勢。


因此國防部有關自衛反擊權的宣示不僅必須,還可以透過消除對方的錯誤期待以降低兩邊擦槍走火的風險,是有助於維持台海和平。至於一些鬼叫這會升高擦槍走火風險,要國防部降溫以避免「千萬人頭落地」的呼籲,最好把口水送給中國,只要中國軍機不要沒事就過來騷擾,自然就不會擦槍走火了。




作者為讀錯書,入錯行,生錯時代的政治邊緣人​​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