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在《經濟學人》雜誌的網站上刊出了一篇最新的文章,分析談台海緊張情勢的急遽升高和美國在其中的角色。文章的結論非常耐人尋味:文章作者認為中共雖然對美國一連串親台的動作感到不安與憤怒,但中共是有信心美國不會為了台灣而出兵。因為苦於疫情肆虐、經濟下滑還有劍拔弩張大選的美國無力兼顧台灣安危;相形之下,控制住疫情,經濟已恢復成長也沒有選舉壓力的中共只要持續對台灣加壓武嚇,就能讓局勢的天平倒向自己這一邊。
這個觀察其實頗為片面,對中共、美國各自盤算的解讀都大有可以討論之處。而如果要直指當今再度升高對峙情勢的根源,抽絲剝繭的對照今昔的異同,汪浩博士剛出版的新書《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台灣的形塑》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因為汪博士透過仔細爬梳蔣故總統介石的日記和相應美國的外交檔案紀錄,為讀者提供一幅如外科手術般的精準圖像,呈現出今日海峽兩岸分立的政治、外交、軍事安排是如何在冷戰初期由蔣介石不屈不撓向美國力爭、甚至出言威脅後達到一個雙方均不滿意,但還是接受的modus vivendi。
這套架構的核心元素在美國決定和中共接觸、建交後還是維持了下來,所以在今日台海局勢隨時可能擦槍走火的當下,以汪博士精心重現的5、6零年代台美外交折衝為基礎來判讀接下來台、美、中三方角力的走向絕對是良好的起點,本文接下來會概述汪博士在本書前2/3的重要發現並討論這些對今日情勢的涵義為何。
本書除了第二十章是全書內容的總結外,汪博士以19個問題鋪陳了兩岸關係演進的軸線和美國在後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其實到第13個問題⟨蔣介石錯失「兩個中國」並存的機會嗎?⟩為止,兩岸加上美國三方互動的戰略外交架構已經成形,之後的發展只是對此架構的修正。
汪博士以一種很明快的手法,抓出蔣介石日記中他真正想要的,以及當美國把他往另一個方向拉時,他的憤恨不滿和幾經思索後的被迫妥協;另一個對稱的主軸是美國政府面對這位自己可能隨時失去代表全中國合法性而處心積慮拉美國當墊背的獨裁者的種種要求,出於台灣身為冷戰前線盟友戰略價值的無奈而在好言相勸與疾言厲色之前擺盪。
從汪博士的鋪陳中,我們可以看到:(1)中、英、美聯合發表的《開羅宣言》法律效力不足,所以其內容在《中日和約》中沒有完整重現,埋下了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種子。
(2)在蔣介石被迫退守台灣,雖然已經聽從美方建議,任命自由派的開明人士吳國禎為省主席,但面對美方對台灣地位採觀望態度,他決定主動出擊,不顧中華民國憲法程序,自己「復行視事」,幸好韓戰爆發,杜魯門政府才一改對蔣統治台灣的事實僅表尊重但不打算支持的袖手旁觀態度,而改提出「台海中立化政策」和「台灣地位未定論」,並開始和中華民國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上全面「共同管理台灣」。
(3)在「古寧頭大捷」前後,透過和美方的反覆磋商,蔣先是想撤守金門,但又改變主意決定堅守,同時也接受美國限制他從金門進攻大陸。而蔣在1950年7月對於金門是否要防守的問題完全是基於軍事戰略理由,根本沒有考慮到所謂放棄外島就切斷了台灣與中國的歷史性連繫。這段時間和美方達到的默契,後來都成為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實質內容。
(4)美國第七艦隊在韓戰爆發後巡防台灣海峽,引發蘇聯代替中共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美國侵略台灣」的控訴,美國希望趁此機會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在聯合國討論,誘發中蘇共反對,蔣一開始擔心此舉會影響台灣的國家地位而堅決反對,還在日記中痛斥主張不用否決權處理此議案的外交部長葉公超,但思考後領略到美國讓台灣問題中立化和國際化可杜絕中共侵台之野心後決定接受。
(5)美國國務院希望「台灣問題案」能在聯合國討論並尋求一個美國希望是和平的解決方案,但在中共出兵朝鮮後,降低了美國處理台灣問題的急迫性,也迫使美國放棄推動台灣人民自決或拖管,從而損害中華民國國際地位。
(6)在1951年,美國為了避免在對日和約中明定台灣應交還給中國而失去派遣第七艦隊保台與在聯合國將台灣問題國際化的根據,說服台灣接受了《舊金山和約》對台澎歸屬的處理和措辭,而蔣及其政府對於美國操縱台澎地位未定的目的一清二楚,也接受與配合。生死關頭,只有如此才有助於第七艦隊留在台灣海峽幫中華民國政府保命,其他都是假的。
(7)同年在中華民國和美國商討《舊金山合約》時,美國要求合約中要明訂僅適用中華民國有效控制下的領土,還要求中華民國不參加多邊和約,只在多邊和約正式簽字後,再和日本訂雙邊條約。中華民國政府對這兩點均大表不滿,只希望請美國命令日本來台簽約,但美方強調促成中日和約的前提在中華民國政府承認此時實施合約條款將無力拘束整個中國。
在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於1951年9月1號對記者談話時的公開施壓下,蔣不得不指示讓步,最後由外交部提出如下的措辭:「關係中華民國部分,本約適用於現在其控制下或將來在其控制下之全部領土」。
(8)1954年9月,解放軍對金門展開大規模炮擊,美英磋商後決定由第三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台灣海峽停火案」,同時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伯遜也接受駐臺大使藍欽的建議,說服國務卿杜勒斯和中華民國需要簽署雙邊條約來抵消「紐案」可能對中華民國的負面影響。之後羅伯遜飛來台北說服蔣接受此提議,在兩人的商談中,蔣同意雙方的條約對於包含外島與否,可不做明確的規定,並和美方達成兩個諒解:一是共匪如來攻外島,美方願予全力之支持。二是我方在決定反攻大陸前,同意與美方洽商。至此,蔣介石把自己的底牌揭開了,即他願意承諾,未得美方同意他不會發動軍事行動反攻大陸,也對條約的適用範圍一樣亮出底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從法律上將國共內戰而延伸的台海危機國際化,同時,確保了美國與中華民國實質上共同管理台灣的國防和經濟。
(9)在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機期間國務卿杜勒斯來台想逼蔣介石從金馬撤退,經過三日長談,雙方各讓一步,蔣在杜提出的「聯合公報」草案中增加兩點:甲、金馬與台澎防務有密切關聯。乙、光復大陸的主要武器為三民主義之實行,而並非憑藉武力,不料,駐美大使葉公超將「非憑藉武力」翻成「不使用武力」,蔣之後只好宣示「光復大陸主要武器為三民主義之實施,不憑藉武力為反攻復國之主要途徑」,暗示放棄武力反攻大陸的基本國策。
(10/11)因為中華民國一開始堅決主張否決外蒙入聯案使得中華民國本身的會籍也有被檢視的危險,美國國務院原本想說服中華民國政府接受在聯合國的「兩個中國」解決方案,蔣介石對此堅決反對,後經過中情局駐台北站長克萊恩透過私交和總統國家安全助理麥克.彭岱擔任台北、白宮的非正式秘密溝通管道才找出妥協方案:美國打消兩個中國方案,改將中華民國代表權案在表決後成為重要問題案,讓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多留了十年,從台美交涉的角度看,蔣介石在戰術上是成功的,贏了甘迺迪政府,但在外交戰略上是錯誤的。
從汪浩博士提出的這十一個問題,配上他自己精心研究檔案找出的事情始末,我們可以明顯看到,蔣的最高目標是維持自己壟斷中華民國法統的代表性,進而名正言順的統治台灣把台灣當成光復大陸的復興基地,而且屢屢想要靠美國來幫他完成自己在內戰中反敗為勝的大夢。
但美國很清楚不願成為被台灣所用的一門巨炮,而只是想把台灣限制在防止共產黨滲透、侵略的冷戰“前線堡壘,而不論蔣百般抗拒這種安排,在不具有足夠實力的情況下,只好一步步妥協,又不願公開對台灣人民説清楚這些安排,最後更因為對法統的堅持讓台灣被逐出聯合國,成為國際孤兒,也未能在尼克森、季辛吉秘密接觸中共前「超前部署」,讓台灣今天還和中共因為主權爭議糾纏不清,長年處在武力威脅之下,到今天變本加厲。
雖然說歷史沒有重來的機會,但透過汪博士的銳眼我們終於能了解這種武裝衝突被壓制、但台灣地位掛著中華民國的招牌懸在空中的困境是誰一手造成的。
作者有個雲霄飛車式的人生,曾很輕鬆的進了不太好進的美國學校博士班,以為自己會是華文社會科學界的明日之星,又因為一個烏龍,更「輕鬆」的被踢出來,開始闖盪亞洲江湖,到處求人下單,到目前為止的心得是「我32歲以前到底活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