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林志潔

受壓迫者的反抗與團結──黑命關天(BLM)的省思

2020年5月25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亞波里市,美國非裔人士佛洛伊德(George Floyd),在手無寸鐵下被白人警察壓制於地,用膝部重壓其頸部近九分鐘。在此過中,程佛洛德不斷大喊「我不能呼吸」(I can’t breathe!),但壓制他與旁觀的白人警察卻無動於衷,最終導致佛洛德窒息死亡。

「黑人的命也是命」風潮燒遍全美各地。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雖然幾位員警均被革職和起訴,但警察濫權且歧視性執法問題存在已久,早在2013年因為類似事件而產生「黑命關天」或稱「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 BLM)的人權運動,如今又再次受到關注。BLM認為美國的種族歧視長年存在,大眾應正視黑人權利和生命遭到貶抑的不幸事實,強化平等的意識、起而改革。6月25日是佛洛伊德遭鎖喉致死的滿一個月,黑命關天的示威抗議,蔓延至歐洲、澳洲、亞洲等地,一場去中心化、累積已久的能量爆發,憤怒來勢洶洶,對隨之而來的美國大選必會產生重大影響,牽動全球局勢。

依據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的數據顯示,美國黑人被監禁的比率是白人的5倍,而雖然兩者均有毒品問題,但黑人因毒品罪名被判刑的比率是白人的6倍以上。而美國的醫療數據也顯示,黑人母親在產嬰時的死亡率是白人的兩倍多。卡瑞納.伯格費爾特(Carina Bergfeldt)在他的書籍《死前七天:關於罪行與死刑背後的故事》指出:從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演講〈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到2018年50 年來,美國政府的大監禁主義,使得監獄裡白人囚犯翻升8倍,但黑人囚犯則是增加了14倍。

從2018年回溯五年,美國有60%的死刑犯是黑人,而黑人僅佔美國總人口數15%。在1960年黑人民權運動的背景,黑人面對的是嚴苛的種族隔離政策和3K黨的暴力威脅,然而對照今日國家合法武力和執法的結果,並沒有給黑人帶來更多的保障,反而讓黑人面對更強大的壓迫與不公義。

就在疫情與黑命關天的抗議浪潮中,幾個因為種族而牽動的其他社會對立問題,卻也同時浮上檯面。

首先是美國華裔因為是否要支持黑命關天運動、產生了劇烈的辯論,《紐約時報》中文網稱此論辯是「美國華人歷史上罕見的大規模、公開、直接的思想交鋒、對今後華人在美國的自我定位和參政維權的大方向可能起到深遠的影響」。

辯論起於耶魯大學英語系三年級學生黃艾琳的發表了〈「我們和非裔站在一起」,耶魯華裔學生寫給爸媽和華人社區的公開信〉,這封由20多位耶魯和其他大學學生共同具名的信指出亞裔普遍存在對黑人歧視,缺乏對黑人遭受的系統性不公的同情,對黑人在美國民權運動上浴血奮戰為亞裔和其他少數族裔爭取來的權益缺乏投桃報李的感激之心。

但兩天後,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的第一代華裔移民凌飛在他的微信公眾號「吹號角的凌飛」上發表了〈我們和美國民眾站在一起!——回耶魯華裔學生「和非裔站在一起」公開信〉,信中指責黃艾琳對父母移民來到美國、在逆境中打拚為子女掙來美好生活缺乏感恩;抹殺華人在美國民權運動中的貢獻,把所有功績歸於黑人,面對優秀亞裔在「逆向歧視」中遭受的無理打壓視而不見,卻同情心爆棚支持「並非弱勢」的黑人,且漠視法治,對示威中的打砸搶燒不予譴責。

此信一出,許多第二代華裔青年站出來發聲力挺黃艾琳,呼籲華人和非裔站在一起,反擊系統性歧視,結果引來更多父母輩華人以公開信回應指出,華人努力工作、遵紀守法換來美好生活是在法制秩序下靠勤奮去爭取得來……此辯論至今方興未艾。(紐時中文網)榮筱箐記者對此有深入分析,詳見〈你和非裔站在一起?兩代華人的種族歧視大辯論〉。

無獨有偶,六月美國加州的亞裔,也面臨前所未有的種族問題挑戰,備受爭議的ACA─5法案近日已在加州眾議會獲高票通過,預計將在11月進行公投,該法案牽動加州種族問題,值得高度關注。

所謂的ACA─5法案是為了廢除之前的209修正案,209修正案是在1996年通過的加州憲法修正案,禁止該州基於種族,性別、膚色、民族或原籍而在公共就業,公共教育或公共承包等方面,歧視或給予任何個人或團體以優惠待遇。ACA5希望廢除209號提案,取代以族裔人口的配額比例為依據,在未來加州公立大學的錄取、就業和政府機構的承攬契約等方面,均依照配額來錄取和發包。

加州亞裔族群對於是否支持ACA5看法截然不同,支持者與提出法案者的看法類似,認為只有透過種族的優惠待遇(affirmative action),才是根本多元化社群的作法。但反對者的憂心是此法案若通過,首當其衝就是一向成績優良的亞裔學生。

依據這兩年的加州人口普查,加州人口組大約為白人7成(白人與拉丁美洲西班牙裔各約一半)、15%亞裔、13.8%其他種族、5.8%非裔美國人,而以UCLA的官網統計,白人占28.8%,亞裔占25.2%、拉丁美洲西班牙裔占19.1%、非裔占3.34%。所以,一旦ACA5法通過,強制依照種族比例來做配額,白人學生占比將達到6成以上,黑人會增加到5.8%,但亞裔會從原來的25.2%被嚴重削減到15%。

雖然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早在多年前的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v. Bakke, 438 U.S. 265(1978)中認為直接以比例分配入學許可是違反憲法的,但許多人依然擔心一旦ACA5法通過後,大學雖表面上不以配額錄取,但實質上必將種族列入入學因素而造成「逆向歧視」,使亞裔面臨更不利的入學門檻(兩年前學生公平錄取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簡稱SFFA狀告哈佛大學內部有系統的排擠亞裔學生,就是一例)。

以上這些爭議,與疫情肆虐時是否爭執應否重啟經濟的階級對立,都有一樣的根本問題,就是系統性的壓迫外加資本主義在全球化下的道德破產,使得各種分裂趨於極端。

ACA5法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有理由,但這個法案最大的問題其實不在於黑人從亞裔手中搶走入學的資源,這個法案最大的盲點在於僅以種族作為唯一指標,沒有理解到公立大學族群多元化的式微,是因為白人優越主義與貧富差距的擴大,這些多重的結構性因素,不是單純以入學許可分配制可以解決的。

表面入學許可的發放比例,並無法改變弱勢族群的困境,因為即使獲得入學許可,美國大學的學費高昂、加州各大學學區的租屋和生活費驚人,學生根本無力負荷。同樣的,白人優越主義和貧富階級差異,也是黑命關天裡頭華裔大辯論的癥結點,因為這一代年輕人所面臨的競爭和階級不正義,是上一個世代或全球化初初萌芽時期,難以想像的沉重枷鎖,而弱弱相殘絕對不是可行的解方。

保羅.柯利爾(Paul Collier)在《社會向左,資本向右:新世代的階級與貧富裂痕,尋找修復的終極解方》(The Future of Capitalism)一書中,深刻反省了當代資本主義的道德淪喪,聚利者跨國形成龐大的利益集團,欠缺對國家社會與在地社群共有互惠的認同感,是造成對立和分裂的原因。暴動是不被傾聽者的語言,當其他群體面臨壓迫起而反抗時,唯有團結起來改變系統性的歧視,重新建立資本主義淪喪的基本價值,從政府、社群到個人去落實互惠責任網才有改變的可能。

美國的白人優越主義是國家的歷史共業,如果不能徹底反省,這個國家為此將償付的苦果來日依然代價龐大。但台灣應該如何面對BLM與其他少數族群的受到的壓迫?我認為兩位在加州柏克萊攻讀博士的香港青年學者陳啟睿、周永康說的很好:「如何使他人長遠持續地關心香港、站在抗爭者這邊?除了利益相交,香港人也要自問,當他人危難到臨時,我們有無嘗試給予他人多一點理解、關心與援助?大時代中,中美對壘叫陣,香港人需要走出金融港口,去結交自由世界的抗爭盟友,前提是不以自己為中心,真的看見世界中其它的苦難。」(見〈如何理解 Black Lives Matters?暴動是不被傾聽者的語言〉)

誠哉斯言!亦可給從苦難走來的台灣人民深刻的警醒。

其他參考資料:

作者為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