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結束前,趁著赴日參加G20峰會並順道訪韓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一則發文:「在我訪韓之際,若金(正恩)委員長看到我的推文,我希望能在邊界地區/DMZ跟他見面,只是想跟他握握手和打個招呼(?)!」沒想到,才過兩天,就真的「美夢成真」。
川普和金正恩在軍事分界線握手。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6月30日,川普與南韓總統文在寅舉行峰會後,兩人前往DMZ(非軍事區),而北韓領袖金正恩就在軍事分界線另一頭等候川普,兩人握了手。川普也跨越軍事分界線,成為史上首位踏上北韓領土的美國總統,韓朝美三國元首更實現首次共同會晤。川金兩人原本只是計畫幾分鐘寒暄,卻閉門長談了50多分鐘。
說是「美夢」,其實幾天前,「川普可能前往DMZ與金會面」的臆測,就已在我們外媒記者圈傳開,但不少記者都斷定「不可能發生」;那若真說是計畫好的,卻也能看到川金在DMZ見面過程中,現場記者與韓美朝三方外交人員的倉卒模樣,甚至還能聽到有人喊著「接下來該往哪走?」顯示真的沒怎麼鋪陳準備。
金正恩說道:「大家都在問,這是否為事先講好的見面,但連我自己都很驚訝,我也是到今天下午,正式提案要見面的事,我也是到下午很晚才獲知的。」不管如何,就算倉卒突然,相信美朝雙方心底都還是存在默契,因為川金都是狂人領袖,必會有不按牌理出牌的破格互動。
值得注意的是,川金在DMZ的會面,周遭未像以往能看到,隨時有荷槍實彈的軍人、警備員或元首隨扈保安。兩人的會晤,存在著些許默契也好,或是充滿更多突然也好,坦誠相見的場景,已誇示出美朝關係,雖然在談判上還沒尋得具體的交集,卻已卸下相當程度的敵對感。
閱聽大眾得要理解,川普、文在寅先後就任美、韓總統後,與北韓當局及金正恩展開的對話。這場「政治秀」不論有無實質進展,都可以交互演出好多次,而只要「秀」映照在鎂光燈前,都能為三位領袖獲得注目,甚至提高自己聲望。
光是去年,文、金就舉行3次峰會,川、金也會晤過1次;今年2月底,川、金在越南河內舉行新一輪峰會,以破局作收,雙方有些許唇槍舌戰,而北韓也在5月試射中短程飛彈,試探的意味濃厚。
這段期間,素來強調自己外交業績有成的川普總統,面臨峰會破局,飽受批判。隨著美國大選將近,川金三度「夢幻相會」閃電成行,美朝也確定確立在2─3週內,重啟實務協商。讓川普總統又有能吹捧與強調自己達成過去「歐巴馬做不到」的偉業,將能鞏固原本可能游離的保守選民,贏回支持。
同樣好處,也會發生在文在寅總統身上。過去,進步派的文總統被批評將太多心力擺在改善與北韓的關係,南韓內部則是經濟不見起色,還要被保守派批評對北韓讓步求全。
現在,三國元首破天荒同時見面,讓談判重返軌道。南韓在川金河內二度峰會無果後,角色看似被邊緣化的「仲裁者」角色,如今又因川金三會,重新得到能見度。而強調「親美」的南韓保守派,對進步派政府處理北韓問題的批判或數落,短期內看來,說服力也不再那麼強。
對金正恩來說,無論先前破局還是當今重逢,影響都不會太大。第一是因為美國不會立刻解除國際制裁,所以短期內不會有「得」。「破局」能讓他繼續耍任性、使脾氣;「重逢」則可讓他在國內,透過宣傳系統塑造達成外交進展並樹立威信。
剛才提過,這樣的會晤能交互演出好幾次,接下來可預測的是實務協商後的美朝或韓朝第4度峰會。有人可能會認為已無新鮮感,但只要峰會換個地方,比如說金正恩造訪南韓甚至美國,就又能被塑造成重大突破,甚至是充滿噱頭。
關鍵在於僵局如何突破。其實上回越南河內的二次川金會,嚴格來說是「破局」而非「破裂」,因為美朝並未完全撕破臉,而是在無法尋得交集下,進入一定時間的沉澱期。
若綜合上回川金會「破局無果」後,美朝雙方的公開說法,川普指出北韓提案要美國解除制裁,但不為他所接受;北韓外長李勇浩則表示,並非要求「全面」,而是其中「部分」幾項制裁,他也強調,若北韓放棄寧邊核設施,但美國未給予相應補償,北韓就無法再參與協商。
川普現在維持對北韓問題處理「不求快」的立場,願意給北韓思考時間,而非咄咄進逼。若觀察川普總統近來發言就可發現,比起過往的指責批判,他近來更善於柔性強調「北韓若棄核,驚人經濟潛力即可獲發揮」。但於此同時,他仍不輕易解除對北韓的制裁,他主張北韓既然要放棄核武,就得「狠快」解決。
而北韓強調的是「階段性」去核。談好一個階段自己放棄什麼,並能得到什麼。落實後有了經驗與互信,就能再進行下階段的「捨與得」。鬆綁制裁、給予經濟援助或政權維繫的保障,都是可行的「回報」。
川金兩人「破局後重逢」,握手又閉門長談50分鐘,當下必有作秀意味,這是政治上不可避免的,卻也可能代表沉澱後,美朝都有意、甚至已備好不同應對方案,施展於談判上。
越南河內二次川金會的破局收場,雙方應該都清楚認知到,彼此想要和不想要哪些東西。如今川金破天荒於DMZ再次握手,並確定要重啟實務協商,事情不會就此順遂,這只是建構於經驗與更深厚的關係基礎上,另一波角力的開始。
作者為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