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環球音樂粉絲專頁。
「故園路/怎竟是不歸路?大地舊日江山/怎麼會變血海滔滔?故園路/怎竟是不歸路?驚問世間/怎麼盡是無間道。」《人間道》,是1989年由已故香港音樂人黃霑所創作,由張學友演唱,為1990年知名電影《倩女幽魂II:人間道》主題曲。這首經過三十年後依舊琅琅上口的經典歌曲,卻在一夕間遭中國音樂平台全面下架,外界猜測是因黃霑歌詞所影射敏感政治議題,也在這事件三十週年前夕,讓中共發動大規模的審查查封。
過沒多日的 4月12 日,常以諷刺極權為歌曲題材的爭議歌手李志,在被中共當局取消四川巡迴演唱會後,不只又被查封微博、微信公眾號,其所創作的《廣場》、《1990年的春天》,《人民不需要自由》等歌曲專輯,也遭網易雲、蝦米等音樂平台上全面下架。儼然這個當代廣富盛名的民謠歌手,只因渴望自由的言論發表,就消失在中國音樂界中,404查無此人。
這並非中共第一次發佈這樣的禁令,對多數關心影視音樂的人而言,這都已變成習以為常的作為。早在2011年限娛令頒佈時,中共的廣電總局也早頻頻對影視節目下手,2002年,全民熱捧的《流星花園》被下令停播;2006年,下令選秀節目選手必須年滿18歲,同時主持人必須張揚正向主旋律,更給當時造成火紅話題的選秀節目《超級女聲》,一記當頭棒喝。
而到了2007年,廣電禁令又圈出三個影視關鍵詞:選秀、三俗、主旋律,令文中規範各家衛視電視台在黃金檔期只可播放主旋律影視作品、選秀節目持續正能量,不可呈現親友抱頭痛哭、歌迷狂熱呼叫等場面和鏡頭。甚有節目因比賽環節設計簡陋、內容格調不佳,直接被廣電總局勒令停播。低俗、下流等涉及關於性生活的話題與節目,也一概不得登於能拓及普羅大眾的影視平台。
2011年,中共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興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加強控管同質性的電視節目播出結構,並強化能夠弘揚中華民族傳同文化等道德類節目的播出,這樣的限制令也在日後被稱為「限娛令」。「限娛令」涉及的範圍廣泛,也不定期開鍘、限制節目戲劇的走向播出。近年如嘻哈說窗被認為是傷風敗俗之示範,從而限制;歌唱節目也不少因未滿年紀限制,被迫退賽;偶像培育節目被要求加入來自「官方認可」的藝術家評審團坐鎮肯定;影音平台的嘻笑鬼畜視頻逐一被清查下架。更別說自從台灣318學運、香港雨傘運動爆發後,敏感政治議題甚囂塵上,也讓中共官方的列管藝人黑名單也越來越長、越禁越多,而影視音作品只要牽涉到這份名單上的任一藝人,那內容就必須修改,不然就永不得公開播出。
儘管限令每每頒佈,對於求新求變求財的影視工作者,都是一場必須歷經調整的磨難,而中共禁令的這一條線,也不是條非常明確的線,什麼時後會踩到他們無法接受的敏感點?什麼時候這顆禁令的未爆彈又會爆發?都成為影視作品內容在製作時必須考量的因素。
此種現象更在近年尤為明顯,好不容易甫於今年4 月4日上映,導演婁燁的最新作品《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也是通過種種審查機制,從獲取龍標、技術審查、到公映許可證,也加上婁燁曾因《頤和園》的政治牽涉,被勒令禁拍五年,《浮城謎事》更因電影檢查的吹毛求疵,讓婁燁憤得不署名承認為自己的作品。前面種種,使得再次於極富爭議的區域冼村拍攝的《風中有朵雨做雲》,獲取上映的過程離影片製作完成,花費整整兩年時間,才得以於院線公映。當然,電影全片依然看得出不少被總局刪改過的痕跡,其中也包括那若隱若現的陳冠希一角。
就算不是被政府盯上的麻煩人物,所有的影視內容一涉及政治,皆有可能被收回修改,這也是為什麼今年第69 屆柏林影展的熱議話題,就是來自中國電影的「技術問題」。當評審團主席茱麗葉.畢諾許公開於台上惋惜,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中國電影《一秒鐘》,因「技術問題」於放映前幾日退出取消展映,畢諾許更是強調希望還給電影的創作自由。這部由張藝謀執導的最新電影《一秒鐘》,雖主題聚焦在獻給電影的一封情書,卻因背景涉及中國文革場面,而被官方收回了龍標許可。另一部同樣也因「技術問題」退出放映的電影,是由曾國祥執導的《少年的你》,儘管《七月與安生》的口碑好評,《少年的你》也因據傳涉及到青少年戀愛等題材,未獲得電影總局的批准放映。
時至今日,所限制的範圍也越來越廣大,從原本只求宣揚主旋律的道德節目,到看似普通日常卻處處限制不可的法令,諸如宮鬥題材允予禁止、怪力亂神的穿越題材不得出現、亦不可宣揚青少年的愛戀行為,許多節目也因此被迫改名,不能再給予青年們未知的幻想,第一人稱(我是歌手)與偶像歌王等詞彙,也皆要求更改取代。甚至榮獲奧斯卡最佳剪輯的《波希米亞狂想曲》,也在中國剪去所有涉及同志的劇情。
所謂「限令」,不光只針對內容的題材生產,反而逐漸轉為對個人生活的監控,污點藝人的永不錄用、「一點不能少」的自我認同審查,到選秀節目上選手各式耳釘、髮色的規範,都得遵守令文上維護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視聽觀感。然而,種種的規範限制,回過頭看,都只是一場可笑、滅殺影視創作的畫地自限。
Pony,本名馬曼容,1995年生,熱愛香港的台北人,著有 PONY WORLD粉專與部落格。曾任金馬影展第三屆亞洲電影觀察團,喜愛各類影視聽活動,希望能以文字記錄一切自我觀察。文章散見於放映週報、娛樂重擊、釀電影、週刊編集、BIOS MONTHLY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