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徐子軒

政府有錢才能發紅包?新加坡政府想的跟你不一樣!


年初,蔡政府拋出紅包風向球,構思將政府歲計盈餘發放給弱勢族群。消息一出,果不其然引起在野黨與部分民眾撻伐,有人質疑有錢為何不拿來還債、有人批評此乃買票綁樁之舉、亦有人吶喊應優先退稅給我。


每種觀點都有其道理、有其立場,也不乏相關討論。本文想提供一種比較,作為思考台灣未來的方向。


說起發紅包的鄰國,最有名當屬新加坡。新加坡在2006、2008、2011、2018年,都曾發給民眾金額不等的紅包(SG Bonus)。讀者或者認為新加坡是富國,發紅包只是剛好而已。這種判斷完全錯誤,新加坡固然有錢,但不是錢多到想發就發,甚至有時候還要「舉債」來發。


新加坡的國民紅包(SG Bonus)行之有年,並無排富,但並非只有財政盈餘時才發放。圖為新加坡夜景。圖片來源:Someformofhuman@維基共享資源(CC BY-SA 3.0)


像是2006年政府預算呈現赤字,總理李顯龍仍持與民分享經濟紅利為由,硬是要發。且星國紅包沒有排富條款,只有領多領少,薪資高就領得少。又如2018年星國享有高盈餘,政府除了發錢,還決定將盈餘用在鐵路基礎建設與老人津貼等福利,如果換作台灣,不難想像結果。


有讀者可能覺得,新加坡有錢沒負債,台灣沒錢又負債累累。這種判斷更是令人發噱,對於國際經濟稍有認識者,應該知道新加坡是高負債國,台灣則是低負債國。這裡說的是政府債務,以2017年數字觀之,新加坡的負債佔GDP比為110%、台灣為35%、希臘則是181%。


那麼新加坡看似負債累累,是否遲早希臘化呢?要理解這個問題,必須先搞懂債的意義。普通人聽到債,避之唯恐不及,國家當然也是如此,但那是資不抵債的狀況。一個擁有強勁資產負債表的國家,並不怕負債,因為它有足夠的資產沖銷,所以不能只看負債而不談資產的概念。


知名的貝萊德公司研究顯示,在2018年的主權風險指數(BlackRock Sovereign Risk Index)排行裡,新加坡是第一名,也就是全世界財政最安全的國家。第二到第五都是北歐國家,第六名是台灣,勝於加拿大、紐澳等先進國家。新加坡與台灣的優劣勢大致相同,都擁有較可持續發展的財政空間、表現較差的財政部門。


不管是否認為台灣財政部門遠遜於新加坡,毫無疑問的是,雙方的淨資產狀況都被國際機構所認可。其他如穆迪(Moody's)、S&P、惠譽(Fitch)三巨頭個別推出的主權評等,也都是類似的結果,新加坡擁有最高等級,台灣則是略遜一籌,但都具備償債能力。


國家的資產負債表可以從所謂的國際投資部位(NIIP)分析。以2017年資料觀之,新加坡資債相抵,還剩一兆多新幣,等於該國當年度GDP的248%;再看2017全球十大盈餘經濟體,新加坡排名第八,經常帳盈餘約為610億美元,在在都指出新加坡是淨債權國,與其他真正的負債國相比安全許多。


台灣的情形大同小異。截至2017年,台灣的NIIP為1.1兆美元,約為當年GDP的200%,台灣是世界第五大NIIP經濟體、新加坡則是第八;在十大盈餘經濟體排行中,「中國台灣省」亦是世界第五,約為829億美元。換言之,台灣不是沒錢,而是有錢不敢花或不捨花。


從總體的角度而言,臺灣其實有充足的國家財富可以進行財政擴張,真正需要憂慮的並不是負債,而是資金過剩。圖片來源:Chensiyuan@維基共享資源(CC BY-SA 4.0)


要知道,國家與個人不同,個人帳戶有盈餘是好事,但對國家來說則未必。除了代表對美順差、可能會激起川普的憤怒外,在內部反映的是消費不足、儲蓄上升、熱錢湧入等現象。例如人民不敢花錢、只敢存錢,內需不振唯有大量外銷,出口越多進口越少,經常帳當然會有盈餘。


當然,台灣基於國際地位特殊,一旦經濟出了問題需要融資,並無會員資格向世界銀行或IMF求援,或者要先承認一個中國才借得到錢。為避免這些情形,政府希望債越少越好,事實上無論何黨執政,政府債務都控制在法定範圍內,且都為內債,但是這種小心翼翼,也正是經濟遲遲無法有起色的原因之一。


反觀新加坡,其政府採取的是一種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它並不怕赤字增大、債務變多,相反地,它更希望能刺激需求,活絡整個國家經濟,重點就是錢進得來、錢出得去,新加坡發大財。如此便可理解,為何新加坡政府有盈餘也發錢、有赤字也發錢,均是為了提振國內消費,讓錢能夠一直流動。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並不是只知花錢,存錢也很厲害,2017年資料顯示,新加坡儲蓄率佔46%,居世界第四。星國政府將盈餘拿來發錢、蓋建設的另一個用意,就是希望能引蛇出洞,藉刺激消費,讓這些儲蓄拿來投資或做其他用途,都比放在銀行好。


台灣的儲蓄率也不低,佔GDP32%,世界第19。但台灣的消費狀況比新加坡只有更慘,如果人民不願花錢,政府就該透過精算,發錢給人民花。更進一步來說,台灣既然有足夠資產,其實應仿效新加坡,鬆綁預算法規,讓盈餘不是只能用來還債,而是做更有效的資源分配。




作者目前旅居泰國,從事個人與企業地緣政治經濟風險評估服務,文章常見於《轉角國際》、《端傳媒》等網媒,也長期供稿於《蘋果日報》、《卓越雜誌》等紙媒。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