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月,NBA球星 Paul George 被交易到奧克拉荷馬市雷霆隊,當他離開當地機場時,很驚訝地看到數以千計的球迷站在門邊歡迎他的到來,那就是雷霆隊球迷的熱情,而在George參加當晚的歡迎派對之前,雷霆隊總管Sam Presti帶他去了一個特別的地方—奧克哈荷馬市國家紀念園區與博物館(Oklahoma City National Memorial & Museum)。
2017年7月, Paul George 與家人在館長Kari Watkins陪同下參觀奧克哈荷馬市國家紀念園區與博物館。
1995年四月,Timothy McVeign開著一輛載有炸彈的卡車來到當地一座聯邦辦公大樓的停車場,巨大的炸彈在兩分鐘後爆炸,造成168人死亡,超過680人受傷,312棟建築物受創,86輛車損毀,全部損失高達6.52億美元,這是911事件前,美國本土所遭受最嚴重的恐怖攻擊事件。五年後,聯邦大樓舊址成了紀念博物館,永久紀念這個讓奧克拉荷馬市當地人永難忘懷的悲劇。
1995年4月19日早晨,Timothy McVeign開著載有炸彈的卡車進入 Alfred P. Murrah 聯邦辦公大樓停車場引爆,造成數百人傷亡,大樓1/3毀損,爆風波及鄰近數百棟建築。圖為事件後一週,仍在持續清理、搜救的工作人員。圖片來源:FEMA via 維基共享資源(PD)
「那是很棒的情緒轉換,因為你馬上可以理解奧克拉荷馬市的市民承受了多大的代價。」George在接受訪問時說:「那樣努力工作、幫助身旁的人,付出你的所有──那連結了球隊、當地社群和這段歷史。」
但不只是Paul George,在Presti的要求下,每個加入雷霆隊的球員和隊職員都會來到這座博物館親自感受,有些人來過七、八次,有些人日後會帶著家人再度來參觀,也有人每次來都會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淚。
2008年當雷霆隊從西雅圖搬到奧克拉荷馬市時(那時他們還叫做超音速隊),博物館館長Kari Watkins告訴Presti說:「如果你們要把『奧克拉荷馬市』穿在胸前,你得要知道這裡的歷史。」
那是Presti第一次踏入這座博物館,此後數年他又來了無數次,甚至當上了博物館的理事之一,他最愛選在夜幕低垂時走進來,因為在寧靜的環境更能感受到這場悲劇帶來的心靈震撼。
夜色下的奧克哈荷馬市國家紀念園區與博物館。圖片來源:美國空軍 507th Air Refueling Wing 網站(PD)
儘管聽來讓人悲傷,但對很多當地人來說,那場爆炸反而讓奧克拉荷馬市的市民更加團結,那天下午捐血站出現長長的人龍,來自各地捐獻的食物和飲水塞滿了倉庫,當地商家則捐出工作手套和手電筒電池,這種精神日後被當地人稱為「奧克拉荷馬市標準」(Oklahoma Standard),並且成為另一項Presti所率領的當地活動名稱。
在此之前,人們對於奧克拉荷馬市只有模糊的印象,甚至不知道這是一座城市,但在那之後,每當說起奧克拉荷馬市,人們就會想起那件爆炸案,直到雷霆隊的到來,並且從一支墊底球隊慢慢成長為NBA勁旅,現在當地的人們可以抬起頭,驕傲地和別人說自己來自奧克拉荷馬市。
巧合的是,雷霆隊主場就在奧克哈荷馬市國家紀念博物館南方不到一英哩遠處,兩棟建築物同在一條羅賓遜大道(Robinson Avenue)上,「我愛我們就在羅賓遜大道兩端這件事。在這一端,發生了非常糟糕的事,在另一端就是雷霆隊。在兩地之間,我們找到了最好的自己。」Watkins說。
在聯盟中,Presti總是以精明的腦袋和決斷的作風著稱,但當提到這段令人悲傷的歷史時,他還是會難以自己地紅了眼眶,每當有新球員加入時,Presti總是會要他看看觀眾席裡的萬名球迷,因為每個坐在那裡的人,他的人生或多或少都因為那起爆炸案而改變。
2015年,雷霆隊總管Sam Presti在奧克拉荷馬市爆炸案20週年紀念儀式上致詞。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雷霆隊只是個小市場球隊,不是五光十色的媒體焦點或風光明媚的西岸大城,而NBA畢竟是個商業掛帥的聯盟,球員總會因此來來去去,但可以確定的是,每個曾經披上奧克拉荷馬市雷霆隊球衣的球員,心裡都會和這座城市的人們有一些連結。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在一年之後,Paul George會選擇留在奧克拉荷馬市,而不是像他曾經宣稱的,改入洛杉磯湖人隊。他們打出的優異戰績,還有雷霆隊的文化可能是主因,但他和這座城市的人民之間所建立起的連結,應也是原因之一。
2019年,Paul George仍舊披著奧克拉荷馬市雷霆隊球衣上場。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參觀這座博物館,幫助我了解到不只是這座城市,還有這州的文化。奧克拉荷馬市的人們,不管他們認不認識我,我感覺如果自己需要任何幫助,有任何問題需要解答,他們都會在身邊。陪伴在彼此身邊,我感覺他們深深體驗了這點。」George說。
就像那天他在博物館對導覽人員所說的:「我已經感覺自己是奧克拉荷馬市人了。」
作者本業和運動無關,因為在波士頓讀書而體會到運動如何成為一種文化,從林書豪身上發現到運動員背後的故事,大部份時候比球賽本身更有趣,所以努力想寫出不同於一般的運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