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泰山從1996年19歲加盟中華職棒,從味全龍、興農牛、到統一獅,在中華職棒剛好打滿20年,拿下過3次全壘打王、2次安打王、4次打點王、1次年度MVP、與無數次的最佳十人+金手套獎。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上個週末,「森林王子」張泰山終於在球場上「引退」了,雖然家人、這些年一路支持他的球迷、昔日恩師徐生明的遺孀都到了現場,也不論他目前所屬的台中台灣人壽棒球隊年底是否會在其他比賽中再為他「盛大」舉辦一次「引退儀式」,他仍是在一個「業餘」棒球賽事的場上「引退」,不是那個造就他「森林王子」名號的中華職棒舞台上引退,難免不無遺憾。
張泰山從1996年19歲加盟中華職棒開始,就以手中的球棒,為自己打下名聲。從味全龍、興農牛、到統一獅,在中華職棒剛好打滿20年,拿下過3次全壘打王、2次安打王、4次打點王、1次年度MVP、與無數次的最佳十人+金手套獎,目前在生涯出賽數、打席數、安打、全壘打、打點、得分、二壘打等項目,他依舊是聯盟的紀錄保持人,也是目前中華職棒唯一同時擁有2千安、250轟、1300打點紀錄里程碑的選手,而他保持的生涯289轟紀錄,距離300轟只差了11支。
2015年球季結束,在統一獅球團與他個人對來年球季在球隊「角色」問題出現歧見,最終決定分道揚鑣,但其他3支球團也無意接手當時「已」39歲的這位中職最「資深」的選手,他在有些「非自願」的狀態下離開中華職棒。
這幾年下來,他不斷的在日本獨立聯盟、澳洲職棒、到回頭來加盟台灣的「業餘」球隊繼續擔任「選手」,即將滿42歲的他只是為了證明他自己「還能打」,但這位目前仍是中華職棒生涯全壘打王紀錄保持人,當年為何無法漂亮的以達成生涯300轟的成就,在中華職棒完美謝幕?
就在張泰山向選手生涯「正式」說再見的前一天,統一獅隊為泰山當年的隊友劉芙豪辦了一場熱鬧、有尊嚴、甚至屬於他自己style,好似個人演唱會般的引退儀式,球隊還與他個人自創品牌共同推出聯名商品。其實獅隊絕對有能力做得到如此漂亮的引退規格,當年張泰山的情況如何,當事人雙方都心裡明白,就不在此多加贅述。
看看2016年,台灣棒球的另一個icon陳金鋒,當時效力的球團Lamigo在該年季前就辦了一場記者會,由陳金鋒自己宣告該季打完就要退休的訊息。那年非常風光有許多廠商、活動、廣告,搭著「台灣巨砲」告別球員生涯的列車,就這樣熱鬧了一整年…雖然過程中有不少過度商業操作的痕跡,還有背號是否退休等「討論」,但瑕不掩瑜,陳金鋒算是在台灣球迷不捨但又珍惜的心情下,「光榮」引退。
我們常看到美國、日本職棒選手的引退儀式,大概就是簡單、溫馨,最多是家人或生涯重要的教練或隊友出席,引退當下是否華麗隆重似乎不是重點,但對退休選手的尊重,是絕對必要,如果是名人堂等級的明星選手,整個社會看待他的眼光更是特別。
重新檢視一下,我們是怎樣看待一個運動明星好了。
台灣的社會價值觀下產生的運動產業與文化,一直對「運動明星」缺乏一種合理的想像,所以我們常常看到明星選手「呆立」在一些公開活動的場合,時而成為「人形看板」,時而只被當成「吉祥物」的角色,這並不是我們的運動員書讀太少、口才不好、見不得大場面的問題,而是在那些往往以長官、廠商們為主角的場面下,運動明星選手失去了他原本在運動場上散發的能量與影響力,失去了屬於他原本明星特質的「主體性」。
一般社會的目光,往往將運動員所在的場域隔離成「運動場」與「其他一般場合」,運動明星的「社會地位」經常只被放在運動場上,缺乏一般社會地位的合理性,到了其他的位置與空間,他們往往只被定位為「知名運動選手」,而非所有人認可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重要人士。
他們能為這個社會帶來的影響,為何不能與政治人物的聲量等量齊觀?舉例來說,運動選手有時為了要發出聲響而選擇從政,但過程中卻只能勉強自己以不熟悉的政治語言與這個社會溝通,而不是原本運動場上帶給人們激勵人心的感動,那其實是帶給這個社會重要的能量。
另一個例子,運動員在國際舞台上以優異成績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把打響台灣的名聲,這不是在政治現實上面對外交困境的最佳國際宣傳嗎?筆者過去在美國採訪王建民、郭泓志、胡金龍等選手在美國大聯盟奮鬥的過程時,不需要理會「奧會模式」的美國大聯盟或媒體,以這些選手來自「台灣」,大螢幕上或電視上出現的是國旗與台灣的地理位置;明星賽週的未來之星明星賽,代表世界隊出賽的台灣選手,帽沿與球衣上繡的是國旗而不是奧會旗,比起永無止境的金錢競賽依舊搶不贏的小國盟友,勉強接受的「中華台北」與奧會旗,培養一個運動選手站上那樣的舞台,不是最好的外交謀略嗎?尤其,棒球好像是我們的國球…
想起王建民從2005年到2008年在洋基最佳狀態的那段時間,全台灣在棒球季的每5天就有一個共同目標:看著他贏球!那是不分藍綠、不分你我的共識,記得那幾年的政治口水戰似乎比現在少了些,大家日子過得再辛苦,都有一份心靈寄託在那裡,不管他的勝負有沒有影響股市,但的確會是一種安定的力量!
這不就是運動的魔力?這些魔力來自於運動選手與參與他們成功過程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幾年,我們不但有過王建民、曾雅妮、謝淑薇、戴姿穎、郭婞淳、許淑淨等站上世界頂尖舞台發光發熱的運動選手,去年台北世大運到今年雅加達─巨港亞運,我們看到世界主流運動田徑、體操等等,我們也有鄭兆村、楊俊瀚、陳傑、陳奎儒、李智凱、唐嘉鴻等選手以世界級水準成績站上頒獎臺拿牌,籃球、排球等團體運動也有比以往更好的成績,這些都在激勵著感覺日子好像愈過愈難過的台灣人民的心,而且未來,可能還有更多…
這樣來看,台灣的運動產業未來的藍圖是什麼?
運動選手的好表現,不再只是國家資源的挹注就能看到成果,美國、日本、歐洲等傳統體育強國,不斷累積發展造就的運動文化深植人心,民間的參與才是主要的方向,重點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如何看待運動這件事。
台灣運動文化一直以來是較顛簸與粗糙的發展過程。從早期的「萬事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運動選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些傳統觀念開始,到義務教育的體育課往往只是應付與點綴,然後就是與國族主義綁在一起的過程等等,都限制了運動文化在一般人心中紮根的可能,很難是每個人生活與人生的一部分。
1990年台灣有了第一個本土的職業運動:中華職棒,接下來曾經有過夭折的職業籃球,把運動本身當成職業這件事,慢慢有了一點萌芽的機會。但發展快30年了,該是把老闆vs.員工的心態拋在一邊了,紀錄與比賽永遠是牽動運動迷進場的重點,運動明星則是成就這一切的主角,這是球團與選手需要共勉之的一個方向,不再是誰只是拿薪水為誰打球而已,而是在運動場上與場下的一切表現,都會牽動著人心。
如何造就有更多想像的運動產業?在新的網路傳播方式不斷演進下,除了傳統的運動品牌或其他代言與球迷以及「消費者」的互動,運動明星、經典運動賽事或事件,有沒有可能類似影視產業中的IP概念,運動明星能否成為一個可多工發展的IP?
想像一下,這幾年一直在被「勸進」(教練)與「勸退」(選手)的拉扯中,另一個中職看板人物「恰恰」彭政閔,目前是仍然繼續屹立在球場的打擊區,但其實已進入退休倒數的他,不久的未來,值得一場什麼樣的引退場面?
而我同時關心的,是這些icon引退過後,還能發生什麼影響力?那才是運動明星真正的價值。
生涯最終打席轟滿貫砲! 張泰山掩面落淚。影片來源:年代新聞 YouTube 頻道
作者目前擔任自由撰稿人、體育台兼職主播、自由接案活動執行等等。過去曾於TVIS、東森育樂台、民視新聞台、年代電視台等電視台體育記者與主播,蘋果日報體育中心記者。台、美、日、韓等國職棒皆有轉播經驗;另外轉播過世界杯足球賽、籃球與其他項目及大型賽會等運動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