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們過中秋節一樣,南韓也有秋夕假期,而且比農曆春節還盛大,今年從9月22日放到9月26日,長達5天;報紙全不出刊,但連休前最後一天,一篇報紙專欄刊登出來後,引發熱議與瘋狂轉載,而且直到連假結束,這篇專欄的標題,還成為時下流行語。
細看節慶家族團聚時的各種提質,會發現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在無形中,對被提問人造成傷害,原因在提問的出發點,是建立在人對結果好壞的主觀判斷上,但問的人或被問的人之間,並不一定有共識或交集。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主攻政治思想的首爾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英敏,在21日出刊的《京鄉新聞》撰寫了一篇名為〈這是什麼?〉的文章,內容的情境,是秋夕連假,大家紛紛回鄉─親戚家人聚在一起,而長輩通常會詢問「你最近在做什麼?」、「何時就業?」、「何時結婚?」、「何時要生個孫子來給我抱?」
這樣的提問,美其名是「關心」,實際上在眾人都在眼前的情況下,就會有相互較勁的火藥味;而就算提問者並非有心,不滿於現狀的父母或其他親人,也可能會嘮叨一下「你看〇〇〇都這樣了,你再不趕快就來不及了」、「XXXXXX這麼成功,你是不是該努力一些?」帶給被詢問的當事人無比壓力。
「比起『我是誰』、『國家是什麼』等有關事物本體的提問,人們對『我在做什麼』、『國家正在執行什麼樣的政策?』等人的近況與行為,更為關心;但當有威脅自身存在定義的特異情事發生時,人們才會不得不一再丟出根本性的提問。」金教授寫道。
他舉自己一位平常言行情緒都不太有起伏的科學家朋友,當作故事開端。這位朋友的妻子是藝術家,將丈夫讀大學時寫給她的情書,弄成藝術作品展示出來。
金教授看到這位科學家朋友,當時在信上,以姓名中一個字來稱呼對方,肉麻程度讓他難以置信;向藝術家妻子詢問,得到的回答,是這位科學家朋友所寫的沒錯。
幾天後,遇到這位不苟言笑的科學家,金教授向他問道:「聽說那信真是你寫的?」這位科學家情緒開始出現波動,說自己在展示會上,看到當時情書內容與字詞表現,也甚感衝擊;而當金教授持續追問為何當時會在信上會使用如此油膩的字眼,想要逗這位科學家朋友時,他終於崩潰,抓住金教授高聲嘶吼:
「你就當那時寫信的我,和現在的我是不同人,別再問我為什麼了!」
金教授認為,當時的提問,剛好就是處於牽涉到事物本體的危機狀況,才會造成朋友情緒波動。他寫道:「為否定掉不想接受的過去,而把自己既存的本體性給破壞掉,以合為一體的人格與經驗傳承來活下去的原則也放棄了…而每逢秋夕,聚在一起的親戚們,也像這樣對你的近況抱持過度關心」。
金教授認為,他所認識的那冷靜科學家,已不再是過去那位會寫肉麻情書的青年,而現在的自己、親人和中秋節,也都跟以往不會是一樣的。
「所以,當親戚以節慶為由,固執地對你問東問西,那就丟出他們平常不會面對的根本性提問…若親人說:『是因為中秋節才特別這樣問的』,那就回答:『中秋節是什麼?』;媽媽問你:『到底何時要結婚』,你就回:『結婚是什麼?』,若媽媽又對此說道:『他是瘋了嗎?』,你就再回:『神智正常又是甚麼?』…若又有人反問道:『家人連問這個都不行嗎?』就回他:『那家人又是什麼?』」
最後,金教授則以「專欄又是什麼呢?」的幽默一問,作為結局。
《這是什麼?》文章一出,立刻引起巨大迴響,還真有人嘗試在回家團圓時,面對長輩們疲勞轟炸般的提問,如此回答,結果讓對方無法招架,成功避開一連串為自己帶來莫大負擔的「關心」或「比較」,讓人甚感痛快。
「〇〇〇是什麼呢」這句頗有探詢哲學意境的提問,迅速在網路上傳播開來,成為秋夕連假被人們廣泛使用的流行語。
而若細看在節慶家族團聚時的這種提質,會發現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在無形中,對被提問人造成傷害,原因在提問的出發點,是建立在人對結果好壞的主觀判斷上,但這樣的主觀判斷,在問的人或被問的人之間,並不一定有共識或交集,甚至會讓「競爭」的意識油然而生,反而脫離親人間「關懷」的本意。
問的人聽到回答後,聽到他認為好的結果,會產生出「不錯唷」、「好棒喔」的反應,但周遭可能情況條件不好的人會聽在耳裡,卻又覺得不是滋味;而當得到「不太順利」的答覆時,人又常會寄予膚淺的同情或擔憂。
一年見一次,卻都是同樣的問話,問的人通常也難靠自身實力改變對方,所以提問是好意或刻意,都造成沉重負擔,這樣的對話,實際上並無意義。
在台灣,每到除夕夜或回娘家,許多人也會抱怨家人親戚們只會不斷追問私事,今年過年,遇到同樣情況時,不妨試試看吧!
作者是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