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矚目的NBA總冠軍賽終於分出高下,由Stephen Curry領軍的金州勇士隊橫掃了LeBron James帶領的克里夫蘭騎士隊,勇士隊成功衛冕了總冠軍,而勇士隊的Kevin Durant則連續第二年獲選為總冠軍賽最有價值球員。
巧合的是,這兩隊剛好也包辦了聯盟最高薪的兩位球員,Curry今年的薪資大約是3,468萬美元(下同),而James則是3,328萬元,至於兩年前降薪加入勇士隊Durant的薪水大約是2,500萬元,不過今年夏天將成為自由球員的即將簽下另一份豐厚的頂級合約。
相形之下,WNBA球員的薪水真是少得可憐,去年和前年得到WNBA最有價值球員獎的Sylvia Fowles和NnekaOgwumike年薪分別只有約10.9萬和9.5萬元。整體而言,WNBA球員的平均年薪大約是71,635元,遠遠不及NBA球員的平均年薪575.2萬元。
從2016年球季開始,WNBA推出一系列「看我打球」(Watch Me Work)的宣傳活動,透過鏡頭呈現Brittney Griner、Maya Moore、Candace Parker和Sue Bird等球星的辛苦訓練過程。圖片來源:WNBA臉書粉專
當然,和已經有超過70年歷史的NBA相比,WNBA的歷史只有21年,前者每年可以賺進74億元,而後者的營收相對不透明,不過即便經過調整,WNBA球員的待遇和NBA球員相比依然顯不相當。根據NBA球員和聯盟簽訂的集體勞資協議,全體球員的薪資固定在聯盟營收的50%左右,然而根據《富比士》網站的粗略估計,WNBA球員的薪資大約只佔了聯盟營收的25%。
1996年創立的WNBA也曾經歷過一段慘澹歲月,聯盟剛開打時曾吸引了許多球迷,但隨著新鮮感慢慢消退,球迷入場率也慢慢下降,球隊的經營權也因為不賺錢而轉手,聯盟創始的八支球隊中有一半已經不見。
但隨著曾在公職和民營企業工作的Lisa Borders在2016年接任聯盟總裁以來,她靈活地運用社群媒體,讓球員就社會議題大膽地發表意見,塑造球員的球星地位,並且調整賽制增加對抗精彩度,現在WNBA開始吸引更多球迷注意,2017年球季平均每場比賽有7,716位球迷進場,儘管比不上NBA的17,987人,但已經創下五年來的新紀錄,比賽轉播的收視率也創下新高。
所以許多球員覺得,該是改善薪資不平等問題的時候了。
WNBA球員和聯盟間的集體勞資協議最快要到2018年球季結束後,就有機會重啟談判,而球員工會已經表示薪資問題將會是談判重點之一。
「我期待看看在我任內能做出什麼改變。」球員工會主席Ogwumike說:「聯盟應該要嚴肅以對,NBA比我們領先50年。有位那樣的大哥可以效法,看看他們怎麼處理問題,那對我們也有幫助。我只在乎加強球員的經驗,而那正是其中一部分。」
男女運動員薪資不平等的問題,不只發生在職業籃球界。從去年起,這個問題就在足球界引起許多討論,阿根廷、奈及利亞、荷蘭、丹麥和瑞典等國家的女足球員致力提升他們的薪資,挪威女足已經得到和男足球員相同的薪資,美國女足也在去年透過談判得到和男足球員相等的薪資,儘管並不相同,但已大幅改善了她們的地位。
WNBA也努力和其他女性運動組織串連,今年五月,她們和加拿大女子曲棍球聯盟、美國網球協會、美國職業女子快速壘球聯賽等八個聯盟一起合作,試著幫助彼此得到更多資源,吸引更多運動迷支持,她們稱這聯盟為「SheIs」。
「每位聯盟主席都同意要參加彼此的賽事。」Borders說:「女性要先支持女性,才能叫別人支持你。我會買票去看加拿大的曲棍球比賽或快速壘球賽。」
NBA總裁Adam Silver過去曾為了提高WNBA的票房而苦惱,他提出將WNBA球季由夏天改到冬天開打的想法,除此之外,他也希望改變WNBA無法吸引年輕女性球迷的問題。但追根究柢,WNBA球員的薪資不平等可能是根源之一。
為了賺得足夠的薪資和增加曝光度,WNBA全部144位球員中,有90位利用休賽期到海外打球,她們的足跡遍及南韓、中國、俄羅斯、以色列、土耳其和澳洲等許多國家。當NBA球員可以利用暑假好好休息或加強球技時,WNBA的球員得要繼續打球。
近乎全年無休的比賽對球員身體是一大負擔,更會影響她們在場上的表現。如果WNBA球員能獲得更符合身價的薪資,她們將能在場上繳出更優秀的成績,能吸引更多球迷入場,對聯盟的收益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這將會成為一種良好的示範。
從2016年球季開始,WNBA推出一系列「看我打球」(Watch Me Work)的宣傳活動,透過鏡頭呈現Brittney Griner、Maya Moore、Candace Parker和Sue Bird等球星的辛苦訓練過程,希望激勵更多女孩立志成為職業籃球員,並在當時造成一陣熱潮。
「那個小女孩的夢想和世代落差,展現了在我們之前的女性的成就。」亞特蘭大美夢隊後衛Layshia Clarendon說:「那也展現了現在,女孩們可以看著WNBA長大,說出『現在我有一個可以打球的地方。』」
但如果要吸引更多女孩投身職業籃球,薪資不平等的問題或許得要先解決才行。
作者本業和運動無關,因為在波士頓讀書而體會到運動如何成為一種文化,從林書豪身上發現到運動員背後的故事,大部份時候比球賽本身更有趣,所以努力想寫出不同於一般的運動故事。